佐藤晃一(多摩美术大学教授)

由网友(森系女王)分享简介:佐藤摆1(さとう こういち),男,多摩美术大教传授。一九四四年出熟于日原群马县低崎市,一九六九年结业于东京艺术大教望觉艺术设计业余,结业落伍进日原闻名的化妆品私司--资熟堂私司告白宣传部,两年后脱离资熟堂,成为自力的自由设计师。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七年正在东京艺术大教设计业余任客座讲师,现为社团法人日原立体设计野理事,多摩...

佐藤晃一(さとう こういち),男,多摩美术大学教授。1944年出生于日本群马县高崎市,1969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视觉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日本著名的化妆品公司--资生堂公司广告宣传部,两年后离开资生堂,成为独立的自由设计师。1982年至1987年在东京艺术大学设计专业任客座讲师,现为社团法人日本平面设计家理事,多摩美术大学教授,东京ADC会员。获得过包括布尔诺图形设计奖、华沙招贴海报奖、捷克海报设计奖、莫斯科招贴设计奖等众多的大奖。

外文名

さとう こういち

出生日期

1944年

出生地

群马县高崎市

毕业院校

东京艺术大学

职业

教师

主要成就

图形设计奖、华沙招贴海报奖

职称

教授

艺术风格

佐藤晃一 多摩美术大学课程毕业展海报2006 堆糖,美好生活研究所

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他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了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以民族风格为中心,得到了国际设计界的认同,使他多次受到美国各大学邀请,举办日本文化和设计讲演。同时获得了包括布尔诺图形设计奖、华沙招贴海报奖、捷克海报设计奖、莫斯科招贴设计奖等众多的大奖。

佐藤晃一是双脚踏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延长线上,继田中一光等老一代平面设计师之后走上设计舞台的新一代平面设计师。70年代的日本,工业化高速发展,使得大批的、各具特性的新素材诞生,素材的特性对艺术造型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意义,素材的特征又使得相应的技术和技巧得以产生。印刷技术从活版开始转向胶版,使微妙色阶调的渐变表现成为可能,佐藤晃一的成名作《新音乐媒体》即产生于此时。在色彩、形体与光三者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既不完全归入西方古典传统的光线照射法,也不归入东方传统的几乎抛尽光源,只求色彩与体积的表现法,而是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古典派和印象派的光表现在色渐变手法中融为一体。

大事年表

海报作品

1944年,群马县商崎市出生。

1961年,决心成为平面设计师,开始自学,临摹马克思·比尔的作品。

1965年,考入东京艺术大学工艺系。

1968年,去田中一光事务所当助手。

1969年,毕业作品粘贴画被用在“LIFE”杂志上,题为“拉、拉、拉LIFE”。东京艺术大学工艺系视觉设计专业毕业。

1974年,“新·音乐·媒体”海报邀请展(涩谷商厦)。成为东京YMCA设计研究所的讲师。

1975年,第2届个人展“有关盒子”(银座·岗部画廊)。和太田澈也一起担任西武剧场“剧场”杂志的设计。承担“现代服饰流行趋势”(京都)的广告制作。

1979年,参加欧洲国际设计会议,担任报告杂志的责任人。“GRAPHIS”No.205特集介绍。

1980年,日本文化设计会议中特邀展出品。参加“创造的迷宫”展(西武美术馆)。

1982年,担任东京艺术大学设计专业客座讲师。在月刊“音乐杂志”上连载文章。

1983年,全国商品海报展中获通产大臣奖。承担第38届国民体育大会的海报设计。

1985年,作品集“SEVEN”日美同时出版(GRAPHIC社)。在东京和五十岚威畅举办双人联展。ADC最高奖。任“年鉴·日本平面设计”的装帧设计。

1999年,任静冈“世界茶艺节”的CI总设计。在群马高崎市美术馆举办“佐藤晃一海报展”。

获奖记录

1970 每日设计广奖特选奖第二名

1983 全国圆绿海报展通产大臣奖

1985 东京ADC最高奖

1990 第38届每日设计奖

1991世界最美书装设计(德国)日本代表

1994 东京ADC原弘奖 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特别奖

1995 比利时国际海报双年展金奖 德国交流设计展最高奖

1996 华沙海报双年展艺术家协会奖

1997 捷克海报设计双年展最高奖

1998 华沙海报双年展铜奖 莫斯科海报双年展金峰奖

主要作品

薰风、富士连作·春、富士连作·夏、富士连作·秋、富士连作·亲年、富士连作·冬、JAGDA海报展、东京暖帘会、传说的盒子、满月的盒子、音乐会《新音乐媒体》海报、电影《豪姬》海报、唱片封套、日日是好日——阳、舞台剧《死之团》海报、五十岁威畅·佐藤晃一展、茶美会·然、电影《利休》海报、’91千菜国民文化节、现代舞海报、音乐舞台剧海报、绿之声、标志《横级坚组》、戏剧《大地的乳房》海报、戏剧《樱纪东文章》海报、新作海报10人展、现代海报展、森泽、高崎艺术短期大学、松下电话、蔚蓝色、第1回国民文化节文艺大会、(株)大洋印刷、草月会开创70周年、草月会开创70周年、早上好,月亮、名古屋国际设计中心、为了海报的习作、舞台剧《白色森林》、第66回小泉国际学生照明设计大奖赛、“醉月”系列作品展、请柬、纸铺·竹尾、香港三越百货店、椭圆音乐会、杂志《日本的女性美》、杂志《川岛织物》、杂志《草月》、《东京ADC年鉴》、《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作品集》、“吉祥鹿”问候卡、江户东京博物馆标志等。

艺术评论

在色彩、形体与光三者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既不完全归入西方古典的光线照射法,也不归入东方传统的几乎抛尽光源,

作品封面

只求色彩与体积的表现法,而是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古典派与印象派的光表现在色渐变手法中融为一体。在色渐变的隐隐约约依然清晰肯定的形体、弱化了的明暗和相对强化了的色彩,构成了佐藤晃一作品的基本特征,三者融而合一,自然和谐,开出了一块融合东西方的新天地。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说过:最好的色彩美有赖于多样性的、正确而且巧妙的统一。佐藤晃一作品的色彩可以说大都具有这一品质,造成分离感和张力,具有戏剧性。未来派画家曾在有名的《未来派宣言》中,特别提出过补色主义的口号。佐藤晃一用补色对比,却往往又不用它作基调或主调,而且作为和声种的一组高音,作为大统调中的一个局部统调出现,因此,他总是把补色对比和灰调统一起来,形成色渐变,造成既有冲突的因素,又有过渡与统调,既有分离的张力,亦有色彩的组合排列与细微刻划。

佐藤晃一作品设计表现有很多跳跃的地方,像日本的一种短诗--俳句,语法、字句、节奏凝练而跳跃的含蓄,在没有着笔的空白处,会感到非常的魅力。那是纯日本、纯感性的世界,这种超越理智的艺术世界,无疑是直接继承了王朝文学的精神。设计师使用的语言、节奏和设计师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章法节奏,应该是一致的,佐藤晃一也不例外。

他的作品是用纯净的日本语法节奏构成的,没有那种努力而不通脱的翻译文本的腔调,西洋设计语法底子深藏不露。如同翻译小说,好的翻译本,人们会接受,象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汝龙翻译的契珂夫,李健吾翻译的福楼拜,而过分有翻译腔调的,人们就会受不了。钱钟书写的《围城》,他英文节奏在,魅力当然就在了。

日本文化早年直接受中国的影响,俳句亦可以说是中国古诗词中词的另一种演变形式。诗词表现首先重韵律,有平声和仄声之分,平声长仄声短,相辅相成,形成节奏,使语言有精神,节奏具有直接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倘若整句全是平声或全是仄声,节奏就乱了。在中国京剧表演中打单皮的若打错了节奏,台上翻跳的武生甚至会跌死,设计表现中其实也有如此的险境。

后现代的声色光影里,一切该消解的都已经消解,一切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面对的未来世界是可预见的窄小,古典传统与流行时尚的经验合而为一,又不断地分裂为似真似幻的片断映像,佐藤晃一无疑是掌握这其间二律逆反关系的,这乃使他的视野超越了顾影自怜的局限。

对形式的极致讲究反映了要表达的所谓的内容,强化内容的形式,正是最终要讲述的内容。形式的日益翻新,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新思想与新精神,设计师没有能力去创造他们所在的环境,他们只能创造贴身的梦境,各人就住在各人的梦里,作品里的梦境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

佐藤晃一的古典,是一种姿态,是一个美丽的手势,他用新鲜的嘴唇呓语着一种老区的声音,抑扬顿挫。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