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店镇(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下辖镇)

由网友(假人假事假回忆)分享简介:朱店镇,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西部,东邻盘安城,南交弛野川归族自治县,西连万泉镇,北靠火洛镇、卧龙城,工具少一一.五私里,南北严一三私里,总面积一零六平方私里。镇当局地点地距县乡一六私里,泾甘私路竖脱而过。中文名朱店镇水车站平凉站所属国度中国所属地域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西部面积七九.一二平方公里人嘴三八七一九人(二零一八...

朱店镇,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西部,东邻盘安乡,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连万泉镇,北靠水洛镇、卧龙乡,东西长11.5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06平方公里。

中省媒体看平凉 乡村游,如何擦亮 金字招牌 平凉各县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纪实

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6公里,泾甘公路横穿而过。

中文名

朱店镇

火车站

平凉站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西部

面积

79.12平方千米

人口

38719人(2018年)

特色产业

洋芋

方言

中原官话(陇中片)

机场

庄浪机场

外文名

Zhudian Town

下辖地区

21个行政村、136个社

车牌代码

甘L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933

邮政区码

744600

行政类别

地理位置

庄浪县西南部

耕地面积

57640亩

政府驻地

朱家店

地理环境

庄浪朱店镇农田

朱店镇位于庄浪县西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3公里,东邻盘安乡,南接张川县,西依万泉镇,北靠水洛镇,泾甘公路和北川公路横穿全境,朱店大桥贯通南北,东西长11.5公里,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7640亩,人均1.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共辖21个行政村,136个社,38719人(2018年),有镇属机关事业单位14个。

朱店镇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和,无霜期时间长,雨量充沛,特别适合发展现代农业。川区基本实现了果园化,标准化果园面积达到3.3万亩,其中挂果园面积达到5600亩,平均亩产达到6000公斤,三合村杨柳坪1642亩标准化果园取得了国家GAP认证。果园间作洋芋、黄豆、蔬菜共2.35万亩。南山、北山两个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基地面积达到2.5万亩,亩产可达到800公斤左右。

朱店镇商贸流通活跃,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现有各类民营企业625户,从业人员6500余人,百万元以上规模民营企业13家,主要有:庄浪县金锁生猪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占地150亩,总投资2500万元,有仔猪繁育和育肥两个标准化生产基地,饲养父母代种猪1200头,年可提供商品仔猪2.5万头;庄浪县海森牛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34亩,总投资710万元,年饲养量3000头,出栏育肥牛2000头,提供种牛80头,冻配1600次配售服务,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庄浪县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占地面积45亩,总投资630万元,公司年收购洋芋3.5万吨,加工精淀粉5000吨,加工粉条5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030万元,创利税137万元。建成两个5000吨果品气调库,推动我镇果品产业向纵深发展。

朱店镇文化发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热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真诚期待我们一起携手共进,互惠互利,共谋发展。

行政区划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城乡分类名称
620825102200220朱河村委会
620825102201220小湾村委会
620825102202122西街村委会
620825102203122中街村委会
620825102204121东街村委会
展开表格

地理气候

地处水洛河下游,大庙山主峰屹立在东南部,形成一川一山两面坡地形。平均海拔1507米,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达150天左右,年总降水量为68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2%。

经济指标

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年产值1700万元,经济作物主要以蔬菜、果品为主,年产值达2050万元左右,养殖业以生猪、羊只等为主,年产值达1500万元,工业以粉条、砖瓦、草编等加工为主,年产值达5000万元左右。

基础设施

建成北部人饮上水工程两处,解决了全镇2万多人的吃水困难;有300千伏地级变电所,村村通电;村级道路24条,村村通汽车;建成中学1所、小学20多所,村部30个,有地方上学和村级办事;并有中心卫生院和40多个村级及个体卫生诊所,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建成了西关综合市场、东街果菜市场和小康开发区,并配套了亮化、绿化工程,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乡镇企业

全镇现有各类企业624户,从业人员4500人,主要有三合工业小区、东街小城镇建设小康屋、西街综合市场,恒通养猪场、新春专用化肥厂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以及规模较大的草编,淀粉加工,砖瓦厂等大型民营企业,其中有遍布东西南北的的土加工特产洋芋粉条、镇属内有粉条厂67家、年加工洋芋2.6万吨,年生产粉条在5000吨以上,出售各省市,因此有“粉条长廊”之誉名,从业人员2100人;砖瓦厂15户,年产值达到405万元,利税25万元;草编加工16户,年加工草编3500包,产值465万元,从业人员265人,全镇现有工商、服务等个体户540户,从业人员3462人,年创利税2030万元。

农业示范区

2005年在示范区共实施果蔬套种面积4720亩,其中果瓜套种1000亩,总产值260万元,平均亩产值2600元(苹果2100元,西瓜500元);果豆套种1000亩,总产值250万元,平均亩产值2500元(苹果2100元,豆类400元);果菜套种2720亩,总产值650万元,平均亩240元(苹果2000元,蔬菜400元);总产值达到1160万元,平均亩产达到2457元,是粮食作物的3倍。农业科技示范的增产效果,使农民得到实惠。一个果蔬套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立体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基本形成。

突出园区、区域构建

朱店镇党委按照“产业相联、地域相近”的原则,在综合调研、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园区抓产业”的农业产业开发思路,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建成了以毛柳村为中心的北川现代农业园区、以宏达粉业为龙头的马铃薯产业园区和以茂源果品为中心的非公企业园区。产业园区建成了,产业协会也不断涌现,如何以党建促发展,把产业园区做大做强,从而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园区发展的有机结合,成为摆在朱店镇党委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011年初,镇党委紧密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实际和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提出了“突出园区、区域构建”产业化党建新格局的基层党建模式,依托三大园区,着眼于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以“镇党委—园区党组织—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为基本框架,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创新领导服务机制,科学构建适合园区党建工作开展的组织管理体系,精心打造园区区域产业化党建核心品牌,把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直接延伸到产业发展链上,走出一条基层党建与园区建设互融互动、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从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蔬菜示范基地

为了加快我镇蔬菜产业发展的步伐,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西街、小湾两村建成千亩露天蔬菜示范基地,在河北村建成百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主要种植有油菜、香菜、西红柿、辣椒、生菜、茼蒿等蔬菜品种。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划,我们按照现代农业园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在蔬菜经济带发展设施蔬菜100亩。在用地上,我们先由村委会与农户统一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再由村委会转包给经营户,既解决了大棚种植户的土地问题,又为基地的统一管理提供了保障。二是抓机制。在大棚建设上,我们采取“谁经营、谁搭建、谁受益”的办法,由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自行搭建,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蔬菜种类,自付盈亏,共搭建标准化蔬菜大棚150座。同时为了调动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镇上筹资10万元,对种植露天蔬菜的农户每亩补助30元,对种植大棚蔬菜的每座棚补助200元。三是抓服务。在大棚搭建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邀请县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深入蔬菜基地,就大棚搭建、种植及后续管理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指导400多人(次)。四是抓配套。为了便于大棚的管理和蔬菜运输,开通产业路2公里,配套灌溉渠2100米,并解决了产业用电问题。

蔬菜基地的建成,既丰富了全县无公害蔬菜的供应,又实现了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两个蔬菜基地共实现销售收入270万元,纯收入140万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