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普济寺(北投普济寺)

由网友(留不住的人心里藏着风)分享简介:北投普济寺,是1野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的梵宇,依据平易近德写实馆(台北)于一九四一年刊行的《台湾释教名迹宝鉴》,取异为台北市市定奇迹的临济护国禅寺,都是临济宗妙心寺派正在台北的布学据点。正在台湾日据期间,因为其疑浩繁为台湾总督府接通局铁谈部职工寄附,因而以铁谈部运输课少村上彰1师长教师谥号:“铁实”,定名为“铁实院”,并正在寺中创造...

北投普济寺,是一家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的佛寺,依据民德写真馆(台北)于1941年发行的《台湾佛教名迹宝鉴》,与同为台北市市定古迹的临济护国禅寺,都是临济宗妙心寺派在台北的布教据点。在台湾日据时期,由于其信众多为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员工寄附,于是以铁道部运输课长村上彰一先生谥号:“铁真”,命名为“铁真院”,并在寺中设立“村上彰一翁碑”。

地理位置

台北市北投区的佛寺

寺院历史

北投普济寺 观察员

北投普济寺为台湾罕见的日本真言宗佛寺,初建於明治38年(西元1905),为当时铁道员工所建的寺院,

所以又名为铁真院,寺中供奉汤守观音,北投民众都视这座佛寺为温泉守护寺。佛寺采用日式风格,平面布局保存极为完整,包括大殿及住持方丈宅院,皆呈现简朴淡雅且宁静庄严之佛教寺院之美,在台湾诚然不多见。佛寺采用日式风格,混合了日本传统和、大佛样以及禅宗样三种类型,大殿建筑为单檐的歇山式,面宽三开间,进深亦得三间,近正方形。寺的屋顶向前伸出,成为入口玄关,此为日本江户时期常用的形式,大殿及住持方丈宅院,皆呈现简朴淡雅且宁静庄严之佛教寺院之美。大殿内部,地面抬高仆上塌塌米,方便跪坐礼佛,寺庙入口外观可见曲形虹梁以及钟形窗,外观质朴古拙。大殿全为高级桧木造,斗及虹梁施以雕刻,极为精美,窗子作成钟形,亦具特色,除大殿外,汤守观音石佛像与村上彰一翁碑等文物也深具历史价值。

北投普济寺至今仍保持日式祭拜仪式,先行拜殿内菩萨,而后才拜外面的天公祖,不同於传统的台湾寺院祭拜方式。普济寺主殿旁有一凉亭,内伫立一尊地藏王菩萨的石佛像,背部刻有正心妙觉一行大字,被怀疑即为西元1909年北投温泉杂志社所指的汤守观音,但石佛像背部另有一行被水泥覆盖而不太清楚的昭和5年x秋劝请等小字,似乎又代表著这尊石像,是从1930年后被移来的。

普济寺前庭遍植茶花,顺著温泉路旁石砌步道而上,正面大雄宝殿供奉弥勒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十分庄严素净。右侧有一中国式观音亭,供奉一尊地藏王菩萨型态的石佛,应是日据时期所雕的汤守观音,为何称观音菩萨为汤守观音汤即温泉,汤守即是温泉守护神之义。守护神之观念与菩萨深义容有差异,但已见出观音信仰在东亚社会中的重要性

1949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十七世甘珠活佛驻锡于此,将“铁真院”更名为“普济寺”,并由于右任先生手题横匾墨宝。

1969年净土宗性如法师继任普济寺住持,1989年由莲航法师继任住持。

建筑特色

普济寺的建筑相当简单,没有重檐三进,为单檐的歇山式建筑。面宽亦比一般佛寺小,约为三开间。进深

北投普济寺

也仅有三开间。是一个正方形的小佛寺,位在新北投捷运站旁的温泉路上。地势较高,要造访得爬两段楼梯,开放时间至下午五点。

寺外供奉的地藏佛像一尊(日据时期称为“子安地藏”),旁有一株老樟树。

普济寺正门旁的有钟形窗,设计特殊,所使用的建材则都是高级桧木,保养相当良善,在入口玄关可看到斗拱,虹梁的精美雕刻。

交通资讯

自行开车

由台北交流道下中山高,接重庆北路,过百龄桥后转入承德路,行至大同公司后,转入中央南路,循光明

北投普济寺

路、中山路,续接幽雅路往幽雅路方向下山,往杏林巷内走。大众交通工具

1、铁路→台北火车站,北出口转接驳公车。

2、捷运→可搭捷运至新北投站下车,往中山路再往温泉路方向走。

3、公车:公车路线

地热谷-小22,小25

京都饭店(银光巷口)-小25

热海大饭店-小25

往中山路再往温泉路方向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