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暨相关文献中英文本(欧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暨相关文献中英文本)

由网友(不正经的草莓)分享简介:图手札息出书社: 中国国民私安大教出书社; 第一版 (二零零三年一月一日)外文书名: A Study on EU judici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Cases and Chinese-English Texts of Related Documents丛书名: 中国国民大教国际刑法研究所文...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初论

外文书名: A Study on EU judici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Cases and Chinese-English Texts of Related Documents

丛书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文库

平装: 53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开本: 32

ISBN: 7810872559, 9787810872553

条形码: 9787810872553

尺寸: 20.8 x 14.6 x 2.4 cm

重量: 522 g

作者简介

赵秉志,男,1956年生,河南南阳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1988年3月获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赴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等多种全国性学术职务。长期以来,赵秉志致力于中国刑法改革,中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方面的的刑法问题,以及国际犯罪和国际刑法问题的研究,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主编及合著书籍100余部,个人著述达500余万字。论著曾十多次获得国家级、部委级或院校的奖励。他还主持或参与主持了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及与香港、日本、法国的合作研究项目20多项。由于教学科研成绩斐然,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奖”;1993年10月起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律贴”;1995年被中国法学会评定为“全国十名杰出青年法学家”之一;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在中外报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新中国刑法学研究50年之回顾与前瞻《刑法论丛》第4卷(2000.9)?刑事司法正义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6期;犯罪过失理论若干争议问题研究《法学家》2000年第5期;关于祖国大陆与香港建立刑事司法互助关系的研讨《现代法学》2000年第2—3期;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中共同犯罪制度之比较研究《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中国内地与香港刑事管辖权冲突研究《法学家》1999年第6期;海峡两岸职务侵占罪比较研究《政法论坛》1999年第6期等。个人撰著、与人合著(合编、合译)、主编专业书籍近200种,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改革开放中的刑法理论与实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等。?

高铭暄,1928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1951的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攻读研究生并于1953年毕业。?

高铭暄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法学教授、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

内容简介

本书《欧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暨相关文献中英文本》是赵秉志教授主持的中高欧高教合作项目“欧盟国家惩治跨国犯罪的刑事司法协助研究”的最终成果。

当今世界,欧盟国家已成为全球稳定、发展与繁荣的中坚力量之一,日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欧盟国家在现代国际社会文明、法治建设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方面的成就与贡献也颇为引人注目。中国作为迅速进步的发展中大国,加强与欧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显然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进步。而法治与法学的交流与合作无疑是中国和欧盟均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因而中欧高教合作项目也理所当然地把法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媒体评论

书评

总 序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顺乎现代社会发展进步之潮流,在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之同时,注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立法日益健全,司法不断完善,法学欣欣向荣,使国家逐渐步入现代法治之轨道,从而有力地维护和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在中国社会继续发展进步的历程中,社会主义法治必将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法治的发展完善离不开法学的引导和推进,因而国家有必要进一步重视法学,尤其是法学的外向型研究亟待加强,刑法学领域亦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是以外向型刑法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机构。该所建立于1993年10月,由本人任所长,法学博士赵秉志教授任副所长。在研究力量上,以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的教授和博士生为基本队伍,同时聘任、定向联系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刑法专家、学者。其学术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国际犯罪与国际刑法,比较刑法,外国刑法,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刑法问题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力图通过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活动以及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努力促进和繁荣我国在外向型刑法学领域的研究,以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发展中加强刑事法制建设的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文库”是以开拓和繁荣外向型刑法学研究为主旨的一种学术载体形式。“文库”拟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专任和特约研究人员在国际刑法、比较刑法、外国刑法、台港澳刑法问题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可以是专题研究、综合研究,可以是国外、境外法典、著作的译作或介述研究之作,还可以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研究项目。其中,研究性著作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译著、介述书籍和工具书、资料书等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们希望能通过以文库形式的逐步积累,为我国刑法学的发展脚踏实地地做一点事,为法治之昌盛和社会之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是为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

高铭暄 谨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教授

1995年8月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编?专题研究

欧盟成员国间引渡制度研究

一、欧盟成员国间引渡制度的法律渊源

二可引渡的犯罪

三、引渡的原则

四、引渡的程序

五、结语

《移交被判刑人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研究

一、《移交被判刑人公约》概述

二、移交被判刑人的原则

三、移交被判刑人的程序及其规则

四、《移交被判刑人公约》之附加议定书

《惩治恐怖主义的欧洲公约》研究——兼与其他制止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比较

一、《惩治恐怖主义的欧洲公约》概述

二、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非政治化”?

三、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四、恐怖主义犯罪案件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第二编?公约暨相关文献(中译文本)

欧洲引渡公约(1957年12月13日订于巴黎)

欧洲刑事司法协助公约(1959年4月20日订于斯特拉斯堡)

关于刑事判决国际效力的欧洲公约(1970年5月28日订于海牙)

欧洲刑事诉讼移管公约(1972年5月15日订于斯特拉斯堡)

欧洲引渡公约附加议定书(1975年10月15日订于斯特拉斯堡)

惩治恐怖主义的欧洲公约(1977年1月27日订于斯特拉斯堡)

《惩治恐怖主义的欧洲公约》解释报告

关于提供外国法资料的欧洲公约的附加议定书(1978年3月15日订于斯特拉斯堡)

……

第三编?公约暨相关文献(英文有效法律文本)

附录?赴欧洲一个月访问研究小结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