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茶博物馆(位于湖南益阳的博物馆)

由网友(早睡晚起)分享简介:中国白茶专物馆,位于“白茶之城”湖南省损阴市安化县,是安化县实行绿色突起,鼎力大举拉入茶旅文1体化成长的沉要文明游览名目,座落正在县乡东面、资江南岸的黄沙坪古茶市。中国白茶专物馆占高空积约一零亩,总投资四零零零多万元,主楼及地库房共一零层,低三九米,裙楼两层,修建面积六二五零平方米,接纳中国传统楼阁式修建气势派头,设计合理,工艺...

中国黑茶博物馆,位于“黑茶之乡”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是安化县实施绿色崛起,大力推进茶旅文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文化旅游项目,坐落在县城东面、资江南岸的黄沙坪古茶市。

安化东坪 中国黑茶博物馆

中国黑茶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亩,总投资4000多万元,主楼及地库房共10层,高39米,裙楼两层,建筑面积6250平方米,采用中国传统楼阁式建筑风格,设计合理,工艺精湛,造型宏伟,风景优美。中国黑茶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黑茶专题展示博物馆,融收藏展示和观光旅游于一体,是中国黑茶之乡的标志性建筑,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题写馆名,2012年9月破土动工,2015年10月向市民免费开放。

中国黑茶博物馆是了解黑茶、读懂安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品茗论道、登临遣兴,展示安化人文历史和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

中文名

中国黑茶博物馆

外文名

China Black tea Museum

竣工时间

2015年10月

类别

专题博物馆

地址

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

展览陈列

中国黑茶博物馆

中国黑茶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展览厅、专题陈列厅、临时展览厅、多功能演播厅、文物库房、贵宾接待室、文物摄影室、安全监控室、观众服务部等设施。主楼一至三楼为陈列展厅,面积约2100平方米。一楼以《神韵安化》为主题,展示安化山水风光;二楼以《黑茶飘香》为主题,展示安化黑茶历史文化;三楼以《岁月留痕》为主题,展示安化人文历史。四楼是集茶产品展示、茶艺表演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另有两个临时展厅举办各类展览。

特色馆藏

安化县文物管理所经过多年的征集,现有馆藏文物5037件,其中珍贵文物458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407件);所藏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文物为茶文物和牌匾石刻文物,其中有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80件、一般文物800多件。目前我们拟定要征收的此类文物达1000多件,特别是茶文物。我们计划将征收安化茶厂、白沙溪茶厂和全县各大茶行内保存有关茶叶从采摘、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各类制作工具及民间与茶有关的实物、碑刻等,如安化茶厂保存有清未以来的各类茶叶生产工具及茶叶样品等、白沙溪茶厂有千两茶制作的原始工具、唐市古镇有二十余块各时期制定的茶叶规章碑刻。

历史文化

黑茶之乡

安化古称“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详地;有着独特的民俗民风,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安化黑茶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安化县素有“茶乡”之称,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便有“渠江薄片其色如铁”的记载,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了;元明时期“云雾茶”、“芙蓉茶”驰名中外,成为朝廷贡品;明嘉靖年间安化黑茶取代四川茶远销西北诸省;明万历年间朝庭颁布《安化黑茶章程》,正式定安化黑茶为运销西北的官茶;清咸丰年间欧美各国茶商有“无安化字号不买”之说;民国时期长沙、武汉等地茶商都悬挂“安化名茶”招牌以招徕生意;近年来安化黑茶更是风行海内外,有“安化黑茶,中国独有,中国黑茶,安化独尊”之美誉。

安化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为安化所独有,是中国“六大茶类”(绿、黑、红、黄、青)中的一类茶。它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特有的大叶群品种茶鲜叶为原料,经过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是边疆牧民每天必不可少的生命之饮,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昔日“以茶治边”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稳定和安宁,今日又成了维护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由于黑茶独特的制作工艺,使黑茶具有降糖降脂,减肥消食的特殊功效,是现代城市人群亚健康状态下的绿色保健饮品;同时,黑茶又是六大茶类中唯一可以长期存放的茶,且越陈越香,功能作用越强;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体。2008年安化黑茶千两茶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文安化

安化,地处湘中腹地,位于资水中游,山水形胜,风光旖旎。雪峰山千山竞秀,雄奇险峻,气象万千;资江水蜿蜒东去,山川萦回,溪谷纵横;雪峰湖山中有湖,湖中有山;安化岩奇洞幽,鬼斧神工;安化林海茫茫,松涛阵阵……

山是安化的傲骨,造就了安化人的大气与豪放;水是安化的柔情,赋予了安化人的灵动与聪慧。安化,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两万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经三苗拓荒,楚人经略,苗瑶耕耘,北宋以降,疆域甫定,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如银河星汉,闪耀着璀璨光芒。

安化梯田宛如天上瑶池,人间仙境。安化茶乡古镇车水马龙,茶香四溢;安化茶马古道,斜阳古树,幽谷清风,见证了马背上的奇珍,谱写了安化茶业的辉煌;安化风雨廊桥天工巧夺,是镶嵌在溪谷之上的明珠,是安化永恒的符号……

安化独特的地理环境铸造了安化人勤劳质朴、开拓创新的精神;神秘的梅山文化赋予了安化人敢做敢当、崇文尚武的秉性。明清以来,人文蔚起。孔圣庙殿宇巍峨,培英堂画栋雕梁;印心石屋犹在,黄氏书迹留香。民国以来,革命风起云涌,实业救国兴邦,学子蒸蒸日上,体育四海名扬……

安化,安化,归安德化!安于斯,化于斯!让我们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推进“3+2”发展战略,致力绿色崛起,为全面建成绿色安化、生态安化、小康安化而努力奋斗!

馆藏文物

截至2020年5月,藏品数量2,128(件套)。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13日,入选国家文物局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1]

参考资料

1.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 ·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9-1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