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崖兔(云崖兔)

由网友(怀揣少年梦.)分享简介:云崖兔,4川省单流县特产,中国国度地舆标记产物。单流县3星镇群众养兔的汗青积厚流光,养兔名目前后被列进天下科协“金桥工程”以及结合国学文组织扶贫名目,充实哄骗富厚的荒山荒坡资材,当场与材修围栏,斗胆搁养云崖兔,乐成摸索出无私害“野兔家养”新模式,被中央电望台7频谈《致富经》栏目向天下丘陵地域报导拉广。云崖兔个别适中,抗顺...

云崖兔,四川省双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云崖兔图片

双流县三星镇群众养兔的历史源远流长,养兔项目先后被列入全国科协“金桥工程”和联合国教文组织扶贫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就地取材建围栏,大胆放养云崖兔,成功探索出无公害“家兔野养”新模式,被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致富经》栏目向全国丘陵地区报道推广。云崖兔个体适中,抗逆性强,肉质鲜嫩,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氨基酸。

2010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云崖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云崖兔

批准时间

2010年12月29日

品质特点

肉质洁白,细嫩爽口,无明显膻味

产地名称

四川省双流县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动物界

审批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0年第165号

产品特点

云崖兔,是成都市天府新区三星街道(原双流三星镇)的著名特产,是以比利时兔、齐卡兔为父本和四川白兔、四川麻兔为母本的杂交一代。具有个体适中、抗逆力强,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氨基酸等特点。

云崖兔采用标准化笼养养殖和家兔野养的方式饲养,它们喜欢吃的食物包括蒲公英、车前草、野芹菜等。这些独特的习性使得云崖兔的风味与其它地区的兔子有很大区别,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指的是高蛋白、高磷脂、高消化率,营养丰富;三低则是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吃多了也不长肉。所以,云崖兔的兔肉也被称为“美容肉”、“保健肉”。

云崖兔

产地环境

双流县位于川西平原东南边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32℃,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为5.4℃,全年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越,生长了丰富的植被,养殖区域森林覆盖率达41.5%,适合农作物及牲畜的生长。养殖区域为深丘地区,土壤富含磷、钾、钙、铁等矿物质,适合天然饲草生长和优质人工牧草种植。[1]

云崖兔在龙泉山脉中段西南边山坡区域养殖,土壤以侏罗系地层为主、白垩系次之,土壤类型以黄壤为主,质地微碱性(pH值7.08—7.88),土层厚度40—95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2—1.8%,全氮0.16%,富含磷、钾、钙、铁等矿物质。云崖兔前期为笼养,后期为山坡放养,云崖兔喜欢吃的许多既是优质牧草又是中药,如蒲公英、车前草、野芹菜等。这些独特的习性使得云崖兔与周边和其它地区的兔子有了很大的区别,其鲜嫩细腻的肉质受到市民的宠爱。[1]

历史渊源

1987年,双流县三星镇养兔项目被农牧渔业部列入“丰收计划”。

1989年,该项目验收合格。

1999年,双流县三星镇卧云村在外打工的村民郭大成返乡回家承包土地种枇杷,考虑到兔子当年就能见效,于是就买了20只兔子来养,由于疏忽了对兔子的管理,使本来长势很好的兔子开始生病。不忍心再看到死兔子的惨相,他们干脆就把兔子放生了。结果,放到山上的兔子经过自然淘汰,一些能够适应环境的兔子存活下来,并且具有了野兔子的相貌和品性,能够自己在山上安居乐业。虽然满山都是兔子但是没办法逮到,根本不能带来收益,夫妻两个也尝试过把兔子逮回笼子里继续养殖,结果那些兔子又开始绝食斗争,于是他们放弃了养兔子的念头。

2000年春天,郭大成的朋友来家里玩,因为没有好招待的项目,于是就想到了山上的兔子。捕杀烹饪,朋友吃后,赞叹兔子味道和一般兔肉不一样,好吃。这件事情提醒了郭大成,他开始把山头圈起来,放养兔子,因为它们生长在卧云村山崖上,所以取名云崖兔。这种自然养殖方式得到了三星镇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当三星云崖兔发展成了一项产业的时候,卧云村也就悄悄的改变成了云崖村。

2000年,双流县三星镇养兔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专项扶贫项目。

双流地理

200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云崖”商标。[1]

生产情况

2010年,云崖兔主产区三星镇年出栏2万只以上的规模户40户,年出栏5000只以上的规模户80户,全镇养兔户达到3000多户,年出栏云崖兔150多万只。通过双流县50余户营销专业户以鲜活农产品形式,将云崖兔销往成都,年销售量在160——280万只;同时在成都、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双流特色农产品专销点,年销售礼品盒包装的云崖兔产品20余万盒。

2011年,三星镇年出栏2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到了40家,养兔户超过了3000家,全镇年出栏云崖兔150万只。

产品荣誉

2002年,双流县被授予为“云崖兔之乡”称号。

2005年4月,云崖兔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检测为无公害农产品。

2007年,双流县获得四川省畜牧食品局颁发的“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1]

2009年,双流县获中国科协和财政部颁发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1]

2010年,双流县三星镇养兔协会获得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成都市先进示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

云崖兔

2010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云崖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云崖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双流县三星镇、永兴镇、大林镇、籍田镇、煎茶镇、合江镇、太平镇等7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以比利时兔、齐卡兔为父本,四川白兔、四川麻兔为母本的杂交一代。

(二)放养环境

在保护范围内的丘陵区,选择坡度在15度以上、环境安静、山泉丰富、植被以艾蒿、蒲公英、车前草、野芹菜为优势种的草场为放养地。

云崖兔

(三)饲养管理

1.舍内笼养:初生至17日龄,母乳喂养,饲养密度小于10只/个产仔箱(42厘米×25厘米×13厘米),17日龄至30日龄,随母兔在母兔笼内饲养,诱食补饲;30日龄至70日龄标准化笼养,饲养密度3至4只/个笼位(60厘米×60厘米×45厘米)。

2.野外放养:70日龄至120日龄野外放养,放养密度200至300只/公顷。

3.饮水:饮用当地的山泉水。

4.耳标管理:由保护范围内的种兔场提供杂交一代兔,并进行耳标标识。

5.出栏要求:100至120日龄或体重1.6千克至2.2千克的带有耳标的活体兔。

6.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活体兔毛色为麻黄色或白色,其肉煮熟后肉质洁白,细嫩爽口,无明显膻味。

2.理化指标:脂肪含量≤2.3%。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云崖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双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云崖兔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参考资料

1.云崖兔 · 国家知识产权局(引用日期:2018-09-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