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华(作家)

由网友(給妳壹點甜甜)分享简介:汤雪华,出熟于一九一五年,原名计华夏,曾用笔名汤仙华、汤华夏、弛珞、小珞、西方珞等,浙江嘉擅县西塘镇人,结业于湖州湖郡女中,代表做品有《正在病院中》。中文名汤雪华别号汤仙华性别女出诞辰期一九一五归天日期一九九二-零七⑵五国籍中国出熟地浙江嘉擅县西塘镇出熟国度中国人物先容汤雪华年少前后掉来怙恃以及独一的姐姐,幸患上姐姐正在紧江...

汤雪华,出生于1915年,本名计中原,曾用笔名汤仙华、汤中原、张珞、小珞、东方珞等,浙江嘉善县西塘镇人,毕业于湖州湖郡女中,代表作品有《在医院中》。

中文名

汤雪华

别名

汤仙华

性别

出生日期

1915

去世日期

1992-07-25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嘉善县西塘镇

出生国家

中国

人物介绍

艺术设计学院2010年团委 学生会干部

汤雪华幼年先后失去父母和唯一的姐姐,幸得姐姐在松江景贤女中的任课教师胡山源帮助,被一位汤姓牧师认为养女,得以读书成材,并认胡山源为寄父。1935年因肺病复发,肄业于湖州湖郡女中。病中在胡山源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处女作《在医院中》经由胡山源推荐,于1940年发表在上海《健康家庭》杂志上,从此开始将近十年的文字生涯。其作品不断发表于《万象》、《春秋》、《小说月报》、《紫罗兰》、《大众》、《茶话》、《申报·春秋》、《中央日报·文综》等知名刊物,在文坛引起了相当的反响。短篇小说《山乡》曾入选1944年12月谭正璧编选的《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她被评价为“作品特别多,而且好的也多,取材又广普,笔调也老练,有些文章,竟然不像是一个年轻的女作家写的”。代表作有《郭老太爷的烦闷》、《死灰》、《红烧猪头和小蹄膀》、《烦恼丝》、《墙门里的一天》以及长篇小说《亚当的子孙》等。

1946年,汤雪华来沪参加胡山源的寿诞聚会,结识托派领袖彭述之的助手籍云龙,于1948年初结婚,次年生下独子,就此告别文坛。

1952年12月,籍云龙被捕并判处无期徒刑。汤雪华在一家私营棉织小厂做工,生计艰难。1958年为避免作为“反属”遣送山区,她忍痛和丈夫离婚,从此两相隔绝。“大跃进”浪潮中,她随厂内迁江西九江,多次被评为九江市一级劳动模范。“文革”开始后,时在苏州工艺美专读书的儿子赴苏北插队。经过艰苦努力,1973年,她退休回到苏州,儿子也重伴左右,并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

1992年7月25日,晚年苦尽甘来的汤雪华因病去世。

汤雪华小姐是我们最熟悉也最佩服的一位女作家。我对于她的作品,向来只有三个批评:第一个批评是“好”,第二个批评还是“好”,第三个批评仍旧是“好”。只是站在小姐的立场上,未免觉得她太大胆太泼辣,拿话剧演员中的孙景路来比她,真是再恰当不过。其实,在生活中,她是一位“摩登的林黛玉”,因为人生经验比较的丰富,见到的不平也多一点,又常生病,所以思想中脱不了悲观的成分,常常做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来,虽然今年也还不过二十八九岁。我见过她的照相,知道她不胖;可惜从来没有机会和她谈上一谈,不知道她的口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