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读本(慈善读本)

由网友(£殘殺者)分享简介:图手札息书名:慈悲读原(始中版)总参谋:范宝俊总筹谋:陈伟志总主编:李玉林 钟承泉现实主编:李金凤小教版主编:弛国熟始中版主编:马临丽出书社:中国社会出书社目次主题勾当(1)存眷另外一个世界——世界需求慈悲【综合勾当一】觅找比您强小的人【综合勾当二】建造慈悲舆图主题勾当(2)不人是1座孤岛——慈悲是每一个人的义务【综合活...

图书信息

书名:慈善读本(初中版)

慈善读本 总主编 慈善读本进校园 不摊派

总顾问:范宝俊

总策划:陈伟志

总主编:李玉林 钟启泉

实际主编:李金凤

小学版主编:张国生

初中版主编:马临丽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目录

主题活动(一)关注另一个世界

——世界需要慈善

【综合活动1】寻找比你弱小的人

【综合活动2】制作慈善地图

主题活动(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

【综合活动1】看不见的世界

【综合活动2】饥饿艺术家

【综合活动3】我的右手

……

慈善读本:我的编写思想和小学版内容简介

小学版主编 张国生

编写思想

我编写慈善教材的思想,可以用下面9个关键词表示。

创新

各种思想教育课本的弊病太多,致使学生对“政治课”厌恶至极,有强烈逆反心理。我们的慈善教材应当创新,应当用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选编,为中国的思想教育教材开创一条新路。要打破以往“政治说教式”、“道理灌输式”、“好人好事集”、“系列知识”、“系列话题”等模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

根据我从事教育工作42年的经验和认识,思想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这样教育者不露教育的痕迹,学生也没有逆反心理。

活动

以上所说的“玩”,其实是活动。我认为,在寓教于乐的诸多模式中,首选活动式。这符合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活动为纲”的要求。我的教育生涯中组织过大量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阅读、写作、辩论、讲演、观察、调查、采访、编辑、游览、游艺、展览、演出、竞赛、探究、实践……我的课文教学(包括课件)都辅以活动。集42年之经验和认识,我认为在活动中实施思想教育,最有效,最有趣,最少逆反心理,还最能发展思维,发展创造力。《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强调“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所以我设计的总体方案坚持“以活动为纲”。每个单元都是一类活动,每类活动又分几个小活动。

生活

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一联系,境界立刻大开;不和生活联系,必然死气沉沉,兴味索然。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的课程标准都强调“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我认为这本慈善教材也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这本教材一定要设计得有趣,让学生喜欢,能吸引住他们,否则一切目标都无法实现。我们要适应中小学生的兴趣特点,适应他们的感情,选他们喜欢的作品,设计他们喜欢的活动,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活动设计要新颖、富有创意。教材形式上要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部分内容采用卡通版),并配音频、视频。

感染

思想教育的诀窍在于感染,而不是灌输。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拖拉机手失去了双腿和左臂,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但他的妻子却用自己的爱使他重新站了起来。学生听了这个故事,自然会被这位伟大女性的精神所感动,但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千万不要对学生说:来吧,我们来谈谈对这个为自己的亲人奋斗了十年的妇女有什么看法……如果这样来结束自己的谈话,就会把已经取得的一切效果破坏掉。”

思想教育应具有渗透性、隐含性的特点。要尽量不露“教育”的痕迹,尤其不要进行政治说教和道德说教。要尽量“寓教于乐”,将教育化为学生喜欢的活动,例如玩耍,唱歌,看图,讲故事,做游戏(智力游戏、娱乐游戏),角色扮演、探究问题……有时候甚至要“隐藏”教育目的,或采用“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法:例如明明是为了进行思想教育,却故意说是组织玩耍,提高智力水平,培养创造力……

例如小学第一单元,我想用爱心歌曲感染学生,但不能透露这个教育目的,却说是为了调剂枯燥的生活,为了增加积累,为了提高说话与作文能力,还用学生日记的形式讲一通作文的“诀窍”。

这套教材也不能追求知识的系统性。慈善教材,主要不是向学生传授慈善知识,而是进行感染,树立他们的爱心,因此不能有太多的理念、术语,不能将教材“德目化”。特别是小学,要以活动、歌曲、图画、游戏、故事、童话、扮演、探究等等的活动为主。

自主

要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要鼓励他们提问、质疑、探究、创造。这不但符合课标精神,也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当代学生早已不习惯于当学习的配角和老师的奴隶。课标提出,“要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

合作

一是在教材中注重“合作学习”——这是新课标的新理念。二是编写教材,也要注重合作。编写人员,应有一个团队,团队既应有高等院校的学者,更应有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教育思想先进的、掌握思想教育科学与艺术的教师。应注意,这样的教师并不多。多的是庸师,教材编写千万不能找庸师。

探究

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人类最重要、最可贵的能力,也是中国教育的软肋。每个单元都应有探究与实践活动的设计。选文是有限的,但探究的内容是无限的。要给学生留出质疑、查阅、探究、创造的空间。

导读

我们的课本可能没有时间让老师去“上”,而可能只供学生“读”。这样,“课本”实际上是“读本”。那么,有一部分本该由老师“讲”和“导”的东西,应当写入课本,是为“导读”。

我全文阅读过《美国语文》(中学部分),“导”得很好。课文前有“导”的内容(背景知识、作者介绍等),用于培养兴趣;课后有语文训练,其中“导”得最好的是“点子库”,都是富有创意的探究和实践活动。香港的教材也有这个特点。我们应当仿效和借鉴。

“导”好,是教师教学艺术之所在。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我理解,“激发、唤醒和鼓舞”就是“导”的艺术。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当教师的人并不掌握这种艺术,那就更要写好“导读”。“导读”要写好比较难,而且这是目前国内各种课本的缺陷,但愿我们能有所创造。

内容简介

全书按活动形式分为六部分:爱心之歌、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童话、爱心剧场、爱心行动。

爱心之歌

乐教,是我国古来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因为唱歌能给人带来巨大快感,因为“人少小时,未有不好歌舞者”(古代教育家陆世仪语)。古希腊诗人缪苏斯甚至说过:“对于凡人来说,最快乐的是唱歌。”我们曾在几所小学进行过调查:喜欢听歌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全体同学举起了手。如果有乐队伴奏,唱歌就更能产生巨大快感。所以全国城乡到处都有提供这种艺术消费的卡拉OK歌厅、生意兴隆。家用卡拉OK设备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艺术享受的方便。

这个单元,我们利用小学生爱听歌和唱歌的心理,组织了5项与歌曲有关的活动:

1.欣赏爱心歌曲(爱的奉献、手拉手)

2.搜集爱心歌词

3.爱心合唱团

4.爱心歌曲大联唱

5.爱心卡拉OK比赛

这些活动都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后面我们还附录了9首爱心歌词,歌词涉及古今和中外,目的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染,启发他们树立爱心。

为了强化歌曲的感染作用,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小资料”,例如:《爱的奉献》我们提供:

【小资料】这首歌的巨大力量

2008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举行《爱的奉献》慈善募捐义演。“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著名歌星韦唯阿姨深情地演唱了《爱的奉献》,其他明星也演唱表达爱心的歌曲,加上三位灾区孩子的哭诉,荧屏前几乎所有的观众都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时,台上与台下联成一体,泪水与爱心一起飞扬。

《爱的奉献》让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到晚会结束,共收到捐款15.14亿元。中国从来没有哪次募捐活动募集到这么多资金。

【歌曲反响】一篇小学生作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听到这旋律,总有种东西在心头激荡。在饥饿和贫穷并没有消除的世界,在因天灾和人祸经常出现灾民的国家,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奉献你的爱心吧——不需要多少时间,也无需太大精力,更不必倾囊相助。你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让一个消沉的民工走出阴影;你轻而易举的一伸手,就能让一个绝望的残疾人收获希望;你微不足道的一点钱,就能让一个辍学的贫困生重返课堂……

为了提高同学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我们还采用了一些启发措施,例如,为什么搜集爱心歌曲?我们解释:为了调剂大家的生活,让大家乐一乐——同学们作业太多了,学得太苦了,生活太单调了。同时,搜集爱心歌曲还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口才和作文能力。这是故意“隐藏”教育目的,不露教育痕迹,或采用“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法,达到教育感染目的。而且这样说,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能说到他们心里。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我们还设计了简单的思考题并附答案。例如欣赏《手拉手》时:“手拉手”是什么意思?请看下面的“说文解字”——友:

友,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都像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

朋友,就是在困难的时候伸出一双手。

爱心图片

这个单元设计了四项活动:

1.搜集爱心图片

2.展览爱心图片

3.拿起你的相机

4.儿童画创作

为什么采用图片的形式?图画,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人人都读得懂(盲人例外),包括不识字的人。图画比文字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也更感人。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视觉的冲击力比文字强85%。例如我们在看书时,眼睛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图片吸引。好的图片,给人心灵的冲击、震撼,甚至会终生难以忘记。

这个单元主要是利用感人的,催人泪下的图片感染学生,树立他们的爱心。而图片分为两类:

1.贫困生活

2.爱心行动

这些图片多为名家摄影,例如谢海龙、王博等。

单元前面,我们设计了一个“导读”:

秃鹰与女孩拍摄者:(南非)凯文·卡特

南非记者凯文·卡特来到战乱、贫穷、饥饿的苏丹采访。一天,他看到这样一幅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小女孩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这个奄奄一息的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凯文·卡特抢拍下这一镜头。1993年3月2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这幅照片,其他媒体纷纷转载,很快将照片传遍世界。每当有慈善组织募捐,都拿这张照片进行宣传,为饥民募集到无数的善款。

那么,我们不是也可以仿照这种形式,办一个“爱心图片展”,激起更多人的爱心吗?

好,说干就干!

爱心故事

这个单元只有两项活动:

1.爱心故事大王

2.爱心故事库

前者附录了5个儿童故事:

1.不让蝴蝶被刺伤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为了妹妹(美)大卫·尼得哈门何国强译

3.慈善不是钱,是心

4.卖水行善

5.11岁的慈善家

后者附录了3个故事:

1.范蠡散金

2.范仲淹的义田、义庄和义学

3.比天使更靓丽的女人

这些故事都极富感染力。

为什么用故事的形式感染?因为故事,人人爱听,小孩子尤甚。我们曾到上海两所小学的五年级搞过调查:哪些同学爱听故事?同学们百分之百地举起了手,无一例外。

这个单元,我们这样导入:

讲故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春秋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他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谁要是敢来劝阻我,我就砍掉他的脑袋!”一个年轻的侍卫官想劝阻吴王,却又不敢。于是他找机会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吴王听了恍然大悟,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鹬蚌相争”是战国谋士苏代给赵惠王讲的一则故事。当时赵国正在攻打燕国,苏代认为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惠王听了,便中止了这场战争。

一个故事制止了一场战争,救了两个国家。讲故事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爱心故事”中的活动,都是教你讲故事。

爱心童话

这个单元也是只有两项活动:

一是读童话,选了3个大童话家的4篇作品,都是很有趣的:

1.格林童话两则(金鹅、两枚硬币)

2.王尔德《巨人的花园》

3.E·B·怀特《夏洛的网》

二是写童话。让小学生写童话本来是很难的,也没什么兴趣,但我们设法使它变得有趣,并且化难为易——利用十分热播的、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进行启发:

1.灰太狼极想吃到羊,但成年的羊不好抓到,于是他联合红太狼和贝克汉狼把目标瞄向了大肥羊小学的学生,何况小羊的肉是那么嫩,那么香!那么大肥羊小学的同学们将面临怎样的危险?最聪明勇敢的喜羊羊在校长慢羊羊的支持下,将怎样带领小羊们化险为夷?

2.大肥羊学校也有一些困难羊,例如孤儿羊、残疾羊、贫困羊……他们有怎样不同的困难情况?喜羊羊和班长暖羊羊怎样组织同学们救助他们?

我们还为同学们写童话设计了一个开头:

漆黑的夜晚。

草原上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的飒飒风声。

大肥羊小学。

小羊们都睡着了。

忽然,六点绿莹莹的光出现在远处,并迅速向大肥羊小学移动,就像六点漂移的鬼火——那是灰太狼、红太狼和贝克汉狼的眼睛。

今晚,他们将对大肥羊小学发动一次突袭……

爱心剧场

这个单元设计了5项与表演有关的活动:

1.看图表演

2.即兴表演

3.大剧作家

4.演儿童剧

5.我当评委

我们这样引导:

“表演”这种形式,你一定玩过——想当年,你和小朋友过家家时,你给布娃娃看病打针时,就开始表演了,而你让小朋友们坐好听你“讲课”时,你就不但是演员,而且是编剧和导演了。

“爱心剧场”还安排了一些改编剧本、表演儿童剧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但活跃生活,而且增长才干——说不定你真会成为名演员,名导演,名编剧哪!我们还为你请了一位大导演,下面请你听他导演……让学生表演的作品有两类:1.世界名作节选2.时下热点作品

爱心行动

这个单元包括6项内容:

1.行动序曲

2.行动建议

3.阅读材料

4.两个行动方案

5.九项爱心行动

6.我该怎样行动?

其中的“行动序曲”是这样的:

一位神学院的教授为未来的牧师讲课。在讲《圣经》里“乐善好施”这一段时,教授安排学生试讲。他要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别的教室向其他人宣讲。每次宣讲完毕后,要在10分钟内赶到另一个教室继续宣讲。活动开始后,学生们都急匆匆的在各个教室之间穿梭。

每一位学生在教室之间来回赶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走廊,走廊上坐着一个乞丐——是教授故意安排的。全部讲演结束后,教授对结果大为不满。因为这些未来的牧师没有一个停下来,给乞丐哪怕一点施舍。

讲课结束时,教授说:

真正的善良不是眼泪,而是伸过去一双充满爱心的手。

有许多贫困儿童、残疾儿童处在困难中,需要你伸出“充满爱心的手”。

“阅读材料”是两个儿童名作:

1.阿尔沃斯(美)《快乐便士》

2.杨红樱《非常男生》(节选)

目的是启发同学们树立爱心,付出爱心行动。其中杨红樱的小说是时下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作品,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杨红樱以版税2500万名列第一。我们从《非常男生》中节选了最有启发意义的三节,还设计了一个“搜索阅读”:

《非常男生》还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

1.为了帮助梅小雅的妈妈开店,吴缅和冉东阳决定拿出自己的一千多元压岁钱去炒股,把他变成几千元——吴缅的小舅舅已经把一万元炒成十万元了。他们带钱来到了“君安证券交易所”……

他们雄心勃勃的炒股计划计划能实现吗?答案在“雄心勃勃”那一节。

2.“肥猫”非常善吃,体重60多公斤,还用一种“巧妙”办法偷喝女生的饮料。他和夏雪儿是一对同桌冤家,两人不但划了“立体三八线”,而且还签订了“三八线公约”。肥猫最喜欢欺负和捉弄夏雪儿,当然夏雪儿也名正言顺地报复他。但有一天放学时下大雨,肥猫有伞而夏雪儿没有,要不要把伞借给夏雪儿?要不要当男子汉大丈夫?

肥猫的办法可真够奇特!——请看“调皮捣蛋的肥猫”。

3.豆芽儿天天晚上都要“画地图”,可为他晒床单的,却是肥猫,以至同学们误认为“地图”是肥猫画的。这里面有什么奥秘?为了不让豆芽儿画地图,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天天夜里有人站岗,叫他起来上卫生间。但女孩子深更半夜去敲男生宿舍的门,将会遇到怎样的尴尬?

在进行了一系列启发之后,我们在“我的爱心行动”中这样结束:

好了,看了这么多材料,该你付出爱心行动了。记住:真正的善良不是眼泪,而是伸过去的一双充满爱心的手。

还有这样一则“说文解字”:

这个字中共有三只手:甲骨文写作,像一只手拉另一只手。小篆加了一只手作偏旁,写成,表示援助。楷书改作“援”。

援,就是在困难的时候伸手拉上一把。

2010年11月3日初稿

2012年2月1日最后修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