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套利(高收益、高风险的套利方式)

由网友(第九个失踪的梦)分享简介:正在期指市场上作空,正在股票市场上构修拟合三零零指数的成份股,赚与此中的价好,这类被动型的套利便是贝塔套利。那末正在如今贝塔套利空间愈来愈小的状态下,另有什么差要领吗?那便是更自动的、也更磨练操做者判别威力的阿我法套利。中文名阿我法套利外文名Alpha arbitrage所属教科金融教、投资教合用范畴股票、期货、金融、证券、...

在期指市场上做空,在股票市场上构建拟合300指数的成份股,赚取其中的价差,这种被动型的套利就是贝塔套利。那么在如今贝塔套利空间越来越小的状况下,还有什么好方法吗?这就是更主动的、也更考验操作者判断能力的阿尔法套利。

中文名

阿尔法套利

外文名

Alpha arbitrage

所属学科

金融学、投资学

适用领域

股票、期货、金融、证券、投资

策略简介

定义数字货币量化套利标准,阿尔法套利宝平台2.0正式上线

阿尔法套利也称阿尔法策略,是指指数期货与具有阿尔法值的证券产品之间进行反向对冲套利,也就是做多具有阿尔法值的证券产品,做空指数期货,实现回避系统性风险下的超越市场指数的阿尔法收益。为实现阿尔法套利,选择或构建证券产品是关键。首先,兼具折价率与超额收益阿尔法的证券产品是进行阿尔法套利交易的首选,包括具有折价率,并能超越市场指数的认购权证,封闭式基金等。其次,具有超额收益阿尔法的证券产品是进行阿尔法套利交易的次选,主要包括开放式股票基金、股票、行业指数产品。

它在套利中属于典型的高收益、高风险套利方式。此种套利仅适合有能力挑选出具有稳定阿尔法证券产品的投资者,投资者在做阿尔法套利的时候应该与市场驱动因子监测体系结合起来分析。

William Sharpe在1964年其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首次提出,并指出投资者在市场中交易面临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系统风险可以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的证券市场线方程E(ri)=rF+β(rM-rF)被定义,其中 β=Cov(ri,rM)/Var(rM)是衡量证券或有效组合承担系统风险水平的指数。

资产收益除了因承受系统性风险所享有的贝塔收益,另一部分是因承受非系统性风险所享有的阿尔法收益。如果投资经理找到一组具有超额收益阿尔法的投资证券组合,为了回避大盘下跌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做多具有阿尔法值的证券产品,做空指数期货,即可赚取实现回避系统性风险下的超越市场指数的阿尔法收益。

基本定义

阿尔法套利就是高于经β调整后的预期收益率的超额收益率,其最初是由William Sharpe在1964年其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首次提出,并指出投资者在市场中交易面临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公式表达如下:

E(Rp)=Rf+β*(Rm-Rf)

其中 β=Cov(Ri,Rm)/Var(Rm),E(Rp)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E(Rm)表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CAPM模型主要表示单个证券或投资组合同系统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也即是单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之和。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认为,在有效的市场里,只有承担系统风险才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补偿,非系统风险无法获得补偿,所以一种证券的预期收益主要由其β值决定。β值越高的证券,预期收益就越高,β值越低的证券,预期收益就越低。

经验表明,由于新兴市场的有效性较弱,专业投资者容易在这种市场利用专业管理、积极操作、资金规模等优势获得较高的阿尔法收益,从而跑赢大市。

常用的阿尔法套利策略

能够产生阿尔法收益大致有两种产品:一种是诸如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依靠自身产品设计就能够获得阿尔法,另一种是通过产品组合获取阿尔法,各类机构往往通过股票、基金、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不同的资产类别构成的组合。第一种方法较为简单,一般投资者都可以实现;第二种方法则要求投资者具有较高的研究分析能力,在国外市场普遍应用于对冲基金之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扩展、石油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爆发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险急剧增加。为了规避、转移和分散风险,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期货期权被市场广泛认可,各类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场外交易蓬勃发展。对冲基金在信用保证金制度提供的杠杆下,游走于场内和场外市场,借助于商品和金融市场提供的丰富产品和交易手段,实现了传统的股票和债券所不具有的多样化和超额收益。

就获取第二种阿尔法收益的具体策略而言,主要涵盖:

1、多/空策略,就是将基金部分资产买入股票,部分资产卖空股票或者股指期货。对冲基金经理可以通过调整多空资产比例,自由地调整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往往是规避其不能把握的市场风险,尽可能降低风险,获取较稳定的收益。

2、套利策略,就是对两类相关资产同时进行买入、卖出的反向交易以获取价差,在交易中一些风险因素被对冲掉,留下的风险因素则是基金超额收益的来源。由于采用产品不一,因此套利策略又可以分为:股指套利、封闭式基金套利、统计套利等。

3、事件驱动型策略,就是投资于发生特殊情形或是重大重组的公司,例如发生分拆、收购、合并、破产重组、财务重组、资产重组或是股票回购等行为的公司。事件驱动策略主要有不良证券投资和并购套利,其他策略常与这两种策略一并使用。

4、趋势策略,通过判断证券或市场的走势来获利而不再是将市场风险对冲掉后依靠选择证券的能力来获利,而且有时还大量采用杠杆交易以增加盈利。类型上可以分为:全球宏观基金、新兴市场对冲基金、纯粹卖空基金、交易基金及衍生品基金。[1]

套利机制

阿尔法套利是股指期货所特有的套利机制,其原理是将资产收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因承受系统性风险所享有的贝塔收益,另一部分是因承受非系统性风险所享有的阿尔法收益。阿尔法套利就是寻求具有超额收益阿尔法的证券,并利用股指期货将这些证券的贝塔即系统性风险抵消掉,从而获得超额的阿尔法收益。

目前市场上只有关注于找寻具有超额收益的单个股票或几个股票,缺乏可交易的板块产品,而在ETF市场上,一般都是单纯的跟踪指数,利用其和指数之间良好的拟合性,进行股指的期现套利。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将会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为市场板块,这些板块之间具有较低的关联性,交易这些板块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品种,就成为投资者的自然选择。未来会出现更多的板块ETF,而不同的板块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阿尔法收益,因此,未来寻找具有超额收益的板块ETF,为股指的阿尔法套利又提供了一种可能。[2]

构建阿尔法套利交易方法

阿尔法套利中的阿尔法а是指股票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当а为正时,表明股票走势能够强于指数。而所谓а套利,是指寻找到获得较高а正值的股票构建一个组合,买入该组合的股票,同时卖出等值的股指期货合约,在建立套利头寸后,股票组合如果表现强于指数,若价格是下跌,则指数下跌幅度高于а股票组合,指数期货空头收益高于а股票组合损失,套利组合获得收益;若价格上涨,则а股票组合上涨收益多于期货空头损失,套利亦获得收益。

比如在股指期货上市时,因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而且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可预计一些防御性板块会获得相对指数的强势表现,因此可以买入如下三只股票构建一个а组合:云南白药,伊利股份和北大荒.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该组合价值出现下跌,但下跌幅度远小于指数,取得正向а值。

在股指期货刚上市时,可以买入该组合,同时卖空等值的股指期货合约,经过一轮暴跌以后,期货空头取得收益,并且该收益超过а组合价值的缩水,套利头寸取得正向收益,如下图所示.

阿尔法套利

а套利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面临的难点包括:选取能够获得阶段性超额收益的股票;其次判断价差点位,选择在组合与指数价差较窄时建立套利头寸;当价差扩大获得套利收益后,根据市场状况则机平掉套利头寸获取收益.。

做空机制

投资经理假设持有现货市值X万元,其持仓组合的系统性风险为βs。准备将组合的βP将至0。沪深300期货指数为Y,其系统性风险为βF。那么,卖出合约数量如何确定呢?

现货市值(X)×βs+合约份数×期货指点数(Y)×每点乘数×βF=现货市值(X)×βP

合约份数=现货市值(X)×(βP-βs)/(期货指点数(Y)×每点乘数×βF)

计算结果为负数则卖空,为正为买入。

参考资料

1.全景网 应用股指期货实现阿尔法策略(一) 2010年10月15(引用日期:2011-02-07)

2.金融界 ETF制度亟需改革完善股指套利策略 2010年12月09日(引用日期:2011-02-0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