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松园村(山东省黄岛区藏南镇下辖乡)

由网友(壹身幹凈味)分享简介:丁野紧园村隶属于山东省黄岛区(本胶南)匿南镇,位于匿南镇当局驻地五.五私里处,东取臧野庄相连,西取王野官庄相邻,地处匿马山西北麓,陡崖子火库北岸,距2零4国谈五.五私里,距异3低速私路进口八私里,接通比力便当引。中文名丁野紧园村地舆位置位于匿南镇当局驻地五.五私里处面积四九五亩人嘴七三四人(二零零五年)所属地域山东省黄...

丁家松园村隶属于山东省黄岛区(原胶南)藏南镇,位于藏南镇政府驻地5.5公里处,东与臧家庄相连,西与王家官庄相邻,地处藏马山东南麓,陡崖子水库北岸,距二0四国道5.5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入口8公里,交通比较便利引。

中文名

丁家松园村

地理位置

位于藏南镇政府驻地5.5公里处

面积

495亩

人口

734人(2005年)

所属地区

山东省黄岛区(原胶南)藏南镇

所属国家

中国

人均收入

4934元(2004年)

历史由来

青岛集中供地揽金135.07亿落幕 保利 金地 海尔产城创等均有斩获

据《丁氏家乘》记载:明弘治年间丁氏第四十支丁琪后人由丁家大村(今大村镇大村)迁此立村。明万历年间,丁家有位进士将村北松林圈作陵园,名丁家松园,遂以之名村。清初简称松园。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复原名丁家松园。2012年12月底由于青岛市区划调整,丁家松园村更改为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藏南镇

人口耕地

该村地处丘陵,地势北高南低,土地总面积495亩,其中耕地面积390亩。2005年丁家松园村有205户,人口734人,除丁姓居民外,还有吕、柳、祝、刘、邵、李、程、侯姓等居民。

经济状况

该村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青岛市黄岛区藏南镇藏马山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镇、村通过万亩林场将陡崖子水库万亩水面、万亩蓝莓园、万亩藏马山连接起来,初步建成了“三环五园十八道弯”的大生态、大林场格局(三环即环藏马山、环陡崖子水库、环开城路,五园包括沃林蓝莓园、隆辉现代农业园、中智绿色产业园、汇瑞农业园、泰成生态农业园,十八道弯即在每个弯处建设了富有特色的节点,进行高档组团式绿化),巧妙绘制了一幅“山在林中、林在园中、园在山中”的自然生态画廊,成方连片的林带之间穿插着蓝莓、薰衣草、芳香植物等多样苗木。万亩林场建成后,将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生态保护、特色农业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栽植了紫叶李、樱花、黄栌、美人梅、法桐等,并点缀了牡丹、大马士革玫瑰、薰衣草、鼠尾草等花卉和芳香植物,穿插了蓝莓、茶叶等灌木!

经济发展

青岛市黄岛区藏南镇丁家松园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黄烟、苹果等;畜牧业养殖以户分散养殖为主。

解放后,该村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并相继兴办了工副业项目。2005年,村内从事第三产业企业的有26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家,推动了农民增收。

通过对农业产为结构进行调整,逐步形成了以种植、畜牧养殖、建筑等较大规模的支柱产业,村级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生猪养殖业逐渐发展中形成了较大的规模,2005年该村母猪的存栏量达到了户均0.8头,年出售仔猪1200余头,收入近40万元。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4元。

位于该村北面的青岛藏马山乡村(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正在开发建设中

藏马山

文化发展

1999年兴建了吸纳附近四个村庄的村级一类幼儿园。截至2005年,该村有100余名学生考入了大中专院校,有12人成长为党政副处级以上、军队营级以上干部,有9人成为所在行业单位的高级专业人才。

交通概况

丁家松园村

正在建设的总投资8.3亿元开城路贯穿该村!靠近2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到市区、到青岛港、飞机场、火车站非常方便!离正在开发的董家口港也很近

地理位置

丁家松园村地理位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