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突箱鲀(辐鳍鱼纲鲀形目箱鲀科鱼类)

由网友(陈年美酒)分享简介:粒突箱鲀为辐鳍鱼纲鲀形目箱鲀科的此中1种。英文名:Ocellated box fish、Polkadot boxfish。又称木瓜鱼、金木瓜,属鲀形目、箱鲀科、箱鲀属,为1类勾当于珊瑚礁区的寒带海火鱼。粒突箱鲀漫衍于印度西承平洋海疆及红海的泄湖、珊瑚礁区等处,产质较大,寻食小型猎物及礁石上的无机量碎屑等。可做为抚玩鱼。...

粒突箱鲀为辐鳍鱼纲鲀形目箱鲀科的其中一种。英文名:Ocellated box fish、Polkadot boxfish。又称木瓜鱼、金木瓜,属鲀形目、箱鲀科、箱鲀属,为一类活动于珊瑚礁区的热带海水鱼。粒突箱鲀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及红海的泄湖、珊瑚礁区等处,产量较大,觅食小型猎物及礁石上的有机质碎屑等。可作为观赏鱼。

中文名

粒突箱鲀

别名

木瓜

外文名

Ocellated box fish、Polkadot boxfish

鲀形目

脊索动物门

辐鳍鱼纲

箱鲀属

粒突箱鲀

拉丁学名

Ostracion cubicus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动物界

亚纲

真骨下纲亚纲

箱鲀科

分布区域

黄海、东海、南海

外型特征

无斑箱鲀

粒突箱鲀

本鱼略呈正立方体,体具四棱脊,无背中棱,仅在背鳍前方有一稍隆起;各棱脊无棘;腹面突出 呈弧状。背鳍短小,位于体后部,无硬棘,具9根软鳍条;臀鳍具9根软鳍条;尾鳍圆形。幼鱼头部及身体呈 黄色而散布许多约与瞳孔同等大的黑色斑;成鱼体黄褐色至灰褐色,头部散布小黑点,体甲每一鳞片中央有 一约与瞳孔同等大小的镶黑缘的淡蓝色斑或白斑。各鳍鲜黄色至黄绿色,或多或少散布小黑点;尾鳍较暗。口小,唇厚略突出。鳞片特化成骨质盾板的坚硬外壳,表皮粗糙。幼鱼似一颗黄底黑点的小圆球,随成长变为黄棕色;雄鱼体带蓝灰,具有许多大黑点。最大体长:45cm。

背鳍9;臀鳍9;胸鳍10;尾鳍10。体长为体高2.0—2.8倍,为头长2.9—3.5倍;头长为吻长1.8—1.9倍,为眼径2.7—3.2倍。体长方形。体甲大致四棱状,无棘突。头短而高。吻高,稍突出,吻背面略凹。口小,位低,前位;颌齿细长柱状,棕褐色。背鳍1个,位于肛门前上方。体色变异较大,幼鱼体鲜黄色,上有黑圆点;随着鱼体成长,体色转为暗棕色,黑点变小;雄鱼体蓝灰色,骨板接缝黄褐色,身上有大黑点;雌鱼体色带橄榄色。体长可达460mm。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中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及台湾沿海。常栖息于内湾或半遮蔽的礁坡上,幼鱼常躲在阴暗处,成鱼喜在岩礁边缘近沙地的半遮蔽或洞穴处。以藻类及无脊椎动物为食。[1]

分布范围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海域,东非、南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红海、塞舌尔群岛、留尼汪、马尔代夫、圣诞岛、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关岛、库克群岛、新几内亚、澳洲、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群岛、新喀里多尼亚、萨摩亚群岛、东加、瓦努阿图、法属波里尼西亚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生活环境

本鱼主要栖息于半遮蔽的潟湖或珊瑚礁区,栖息水深1~50米。

生活习性

行独立生活,性情胆小且迟钝,受惊吓时体会分泌毒素。属杂食性,以海藻类和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及小鱼等为食,产浮游性卵。

经济利用

可食用,但须去除内脏,多做为观赏鱼。

品种简介

木瓜也是箱鲀科的代表品种,它们体内也有闭合的骨骼,身体更接近正方形。木瓜也是分布很广的一种鱼,菲律宾、马来群岛、澳洲海域、南日本海、红海和我国南海、东海都可以捕获得到。成熟的个体可以生长到875px以上,但用于观赏的多是1-250px的幼体,特别是1-75px的超小个体,因为行为可爱,非常受到欢迎。

饲养方法

木瓜很喜欢啄咬珊瑚的触手,不适合饲养在礁岩生态水族箱中。不过除了在引进之初容易被白点病感染外,这种鱼还是非常容易饲养的。他们对盐度、温度、硬度、酸碱度、硝酸盐都有很宽的适应范畴,而且可以在水族箱中活许多年。

注意事项

粒突箱鲀

如果受到化学药物或震荡刺激,木瓜也会大量地释放毒素,毒死包括自己和生活在一起的鱼类。而且250px以上的木瓜非常容易患白点病,这是很另人头疼的问题。因此,饲养时要特别注意检疫环节和过滤系统的维护。轻微的白点病,木瓜自己可以抵御并康复,而如果是严重的白点病,即使选择捞出来扔掉,也不要轻易加药治疗,因为那样可能一下子牺牲了所有的鱼。 参考资料

1.粒突箱鲀 · 水产网(引用日期:2015-12-1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