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与鼓(钟与鼓)

由网友(宠溺Dē愛)分享简介:《钟取饱》是1部由杨牧所著闭于诗歌研究的做品,4川国民出书社出书刊行。出书社4川国民出书社ISBN九七八七二二零零零九四七一做者杨牧出书疑息做者:杨牧出书社: 4川国民出书社副标题: 诗经的套语及其创做体式格局本做名: The Bell and the Drum: Study of Shih Ching as Formul...

《钟与鼓》是一部由杨牧所著关于诗歌研究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009471

作者

杨牧

出版信息

图说寺院中的钟与鼓

作者:杨牧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

原作名: The Bell and the Drum: Study of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译者:谢濂

出版年: 1990-12

页数: 218页

定价: 2.70元

装帧: 平装 32开

ISBN: 9787220009471

内容简介

《钟与鼓》在国外的《诗》学以及中国文学研究中是颇具代表性的:一是他的研究建立在中西比较文学的基础上,再则是引入西方现代诗歌批评的新方法,同时也广泛吸收了传统研究——从汉代经学家到当代学者——的某些方法与成果。

本书作者王靖献是将套语理论系统引入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中的第一人。一方面,他根据中国语言和韵律的特点,对专为分析西方叙事史诗而发明的套语理论作了相应的修正与扩充,使之可应用於《诗经》这样的东方抒情诗的研究之中,从而丰富了套语诗歌的理论。另一方面,他又运用这一批评方法,从《诗经》的形式入手,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方式及其美学意蕴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且创获很多。比如,他认为,“兴”即套与理论中的“主题”概念,是一种套语式的表现结构,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创作方式。“兴”句所咏景物并不一定是诗人眼前亲历的实景实事,而是平时贮存于诗人记忆之中的现成的套语结构,它们与诗歌所咏的内容有著内在的联系。

作者简介

杨牧(1940- )本名王靖献,花莲人。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获柏克莱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长期任教於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後来返台,在东华大学担任人文社会学院院长,现为中研院文哲所所长。创作甚丰的杨牧,从早期的「叶珊」时代就有诗集 《水之湄 》、《花季》,在浪漫抒情风格上形塑他的名声。他的散文作品,也映照抒情婉约的文风。随著人生阅历的增进与世事观照之增广,在诗的书房里的杨牧对现实与冥想更为深刻地触探,形成一种讲究语字锻鍊的诗风。透过诗与诗学交互碰触,他在书房里观照现实世界,也把现实世界捕捉进书房里。《瓶中稿》、《杨牧诗集》、《海岸七叠》、《有人》、《完整的寓言》,杨牧以诗集与文集构成他的文学风景。曾获诗宗奖(1971)、吴三连文艺奖(1990)、国家文艺奖(2000)、纽曼华语文学奖(2013)等重要奖项。

目录

原序

第一章 引论

1-1 从歌到诗

1-2 习语

1-3 口述套语创作的理论

1-4 套语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 套语

2-1 《诗经》套语的定义

2-2 全行套语

2-3 套语式短语

第三章 套语分析示例

第四章 主体

4-1 抒情诗的主题创作

4-2 主题创作与“兴”

4-3 其他典型的主题

第五章 结论

注释

附录一:各类诗所特有的全行套语

附录二:套语分析的另一种方法示例

参考文献

索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