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白山羊(毛色纯白呈丝光的肉皮兼用型羊)

由网友(一半爱情)分享简介:安徽黑山羊属肉皮兼用型羊,是正在暖温戴半温润天气前提颠末持久选育而造成之处种类,漫衍于安徽省皖北地域以及江淮之间北部,是黄淮山羊的1个处所群,正在安徽省份布较广。该种类以性迟生、繁衍力低、板皮量质差而著称,但其个别小、熟少速率缓,故做为肉羊出产。安徽黑山羊体量健壮,布局均匀,肉量鲜美、皮弛量质差、繁衍率低,是优质之处畜牧...

安徽白山羊属肉皮兼用型羊,是在暖温带半温润气候条件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地方品种,分布于安徽省皖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北部,是黄淮山羊的一个地方群,在安徽省分布较广。该品种以性早熟、繁殖力高、板皮质量好而著称,但其个体小、生长速度慢,故作为肉羊生产。安徽白山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肉质鲜美、皮张质量好、繁殖率高,是优良的地方畜牧品种。哺乳动物陆生动物植食性

中文名

安徽白山羊

外文名

An hui white goats

体重

公羊平均36.3千克,母羊平均26.1千克

分布区域

阜阳、宿县、亳州、淮北、滁州、六安、合肥、蚌埠、淮南等市区县

食性

植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产区分布

羊品种大全 很多品种你肯定不认识

中心产区在阜阳和宿州两市,占总饲养量的60%左右。主要分布地区为阜阳、宿县、亳州、淮北、滁州、六安、合肥、蚌埠、淮南等市区县。

产地环境

地理条件

安徽白山羊

中心产区位于东经114°54'~118°42'和北纬31°50'~34°38' 范围内,属黄淮冲击平原,地势平坦,仅有少量岗、坡、洼地组成的丘陵。海拔14.0~80.0m,平均35.0m。气候条件

属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年最高气温42.0度,年最低气温-14.0度(极端低温-21度),年平均温度13-16度,年平均无霜期210-240天。

年平均降水量740-1000毫米,降水量各月份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易发生春旱、秋涝。5-9月份为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0%。年日照2300小时,平均风速为3.2米/秒,极速21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春季偶见沙尘暴。

土质水源

分布区河流属淮河水系,多条河流流经产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是主要生活生产用水水源。土壤土质有沙质土壤、淤质土壤、砂礓黑土等,土地肥沃。

饲料作物

产区内农作物以旱粮为主,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高粱、谷子、芝麻、花生、油菜籽、蔬菜、中药材以及苹果、梨、桃、葡萄、湖桑等。境内拥有120万亩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盛产桃、梨、杏、苹果、葡萄、李、石榴和柿子等温带水果。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和果树叶可用草食动物的饲料。

体形外貌

安徽白山羊毛色纯白呈丝光,被毛短、粗,面部微凹,鼻梁平直,耳平伸,稍向前招,嘴尖唇薄。公、母羊都有角,公羊角粗大,向上向后,向外伸展,母羊角小,呈镰刀状。公母羊胡须发达,体躯短、深。母羊腹大,背腰平直,乳房紧缩呈球状,后躯发育良好。公羊胸深,前躯发达,背腰平直,有雄姿。公母羊四肢端正、健壮,蹄质结实。

安徽白山羊个体中等,羔羊初生重与每胎产羔数和羔羊的性别有密切关系,初生公羔平均体重1.67kg,母羔体重1.55kg,成年公羊平均36.3kg左右,母羊26.1kg左右;在各阶段的体尺与增重情况相一致。

产肉性能

安徽白山羊屠宰率高,据24只周岁以内羊的屠宰试验,屠宰率平均为47.66%,周岁羊的屠宰率平均为50.92%,成年羊的屠宰率平均为48.92%,由此可见,周岁羊比周岁以内和成年羊的屠宰率都高,周岁羊的体重已达成年羊的78.5%,因此,商品羊以周岁左右进行屠宰较宜。安徽白山羊肉的品质好,肥嫩,鲜美、膻味少,是寒冷季节人们喜爱的食品。

板皮质量

安徽白山羊的板皮属于汉口路板皮。细密坚韧、拉力强,分层性能好,是制革的好原料。制成的皮革柔软、结实耐磨,可做皮箱、皮衣、手套。板皮面积平均在1/3m2以上,板皮的质量与屠宰的年龄和季节有关。以8月龄至周岁板皮为优,老龄山羊的板皮质量差,冬季板皮质量最好,夏季板皮质量最差。

繁殖性能

安徽白山羊性成熟早,有的三月龄即发情。一般初次发情在四月龄左右并开始配种。母羊繁殖的最适宜年龄在2~5岁,以后繁殖率逐年下降;母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但多集中在3~4月份和9~10月份;怀孕期在145~156d之间;一般每年两胎,平均每胎产羔率288.1%,每胎产2~4羔的约占81.43%,最多的可产8羔,产单羔的多见于初产母羊。公羔三月龄开始配种,配种能力最强年龄是2~5岁,夏季炎热时,公羊的性欲不强,配种能力差,受胎率也低。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