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祥(四川财经学院教授)

由网友(若再遇见只剩寒暄)分享简介:林万祥,男,一九三八年熟于4川省资中县铁佛城。一九六一年结业于4川财经教院(现东北财经大教)管帐系。异年留校执学于今。人物履历林万祥传授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七年任东北财经大教管帐系主任,系教术委员会、教位委员会、CPA教诲中间主任,校教位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经济教科博野评审组,校重心教科设置装备摆设博野构成员,天下CPA...

林万祥,男,1938年生于四川省资中县铁佛乡。1961年毕业于四川财经学院(现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同年留校执教至今。

人物经历

这个医生捐了1个亿,全网点赞

林万祥教授1991年至1997年任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CPA教育中心主任,校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经济学科专家评审组,校重点学科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CPA资格评审和教学评估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四川省高级会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现任西南财经大学现代会计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成本研究会、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顾问、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和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林万祥教授在成本与会计学领域潜心研究、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出版著作《成本论》、《现代成本管理论》、《质量成本管理论》、《工业会计》、《成本会计》、《企业会计》、《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投资项目评估》、《中国成本管理发展论》等20余部。在《会计研究》、《经济学家》、《经济学动态》、《国际财务》(香港)、《管理会计》(台湾)等杂志发表论文近100篇,有20多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财政学会、中国成本研究会、中国金融会计学会、成都市科协等优秀成果奖、《成本论》获2003年四川省政府一等奖、《博士课程创新》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学奖,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林万祥教授长期致力于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其研究重点和基本思路是将当代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融为一体,构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向宏观领域拓展,将宏观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发展的新领域结合起来,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研究构造广义成本管理会计的全新体系。近年来,林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带领博士生们连续完成了《宏观成本管理会计》、《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管理会计》、《质量成本管理》、《金融风险会计防范》等系列课题,发表课题研究的系列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两本。这些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对学科建设和未来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一名著名的会计学家,林万祥教授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他还正在为完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推出的,填补我国成本管理空白的《现代成本管理论丛》的十本著作而潜心研究,不懈探索。

教学工作

(一)主讲课程

为本科生讲授过工业会计、成本会计、企业会计、会计原理、经济活动分析等课程。

为硕士生讲授成本管理会计研究、成本管理专题研究、资产评估研究等课程。

为博士生独立讲授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会计前沿专题研究、成本理论研究等课程。

(二)指导研究生

1982年开始,共指导硕士研究生30余人。

1996年开始,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共指导博士研究生31人,已取得博士学位14人。

三、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成果

1.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领域。

2002年完成“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理论基础;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

宏观成本管理会计;

战略成本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会计发展中的新领域(含质量成本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环境成本管理会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会计、责任成本管理会计等)。

2.宏观成本管理会计研究领域。

1999年已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宏观成本管理会计研究”课题。撰写《研究报告》10余万字,公开发表系列论文六篇,包括:

论宏观成本管理会计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意义;

论宏观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论宏观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

论宏观会计实现方式的历史追溯和现实选择;

构建宏观会计与战略会计的初步设想等。

3.战略成本管理研究领域。

2000年已完成“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课题,撰写《研究报告》10余万字,公开发表系列论文六篇,包括:

试论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

战略成本管理的出发点与应用;

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视点——一个分析的模式的构想;

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扩张战略等。

4.质量成本管理研究领域。

2002年完成《质量成本管理论》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社,公开发表系列论文六篇,包括:

质量成本管理刍议;

质量成本核算研究;

论目标质量成本管理及其最新发展;

论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与应用;

论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

质量成本责任会计及其发展等。

5.环境成本管理研究领域。

2001年完成“环境成本管理研究”课题,撰写《研究报告》10余万字,公开发表系列论文六篇,包括:

论环境成本理论结构;

社会环境成本若干问题研究;

企业环境成本研究的国际比较;

论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论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等。

6.风险成本管理研究领域。

2002年研究风险成本管理课题,发表系列论文四篇,包括:

风险成本管理的研究领域;

风险成本管理的本质与特点;、

风险与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管理的理论框架等。

7.金融风险会计防范研究领域。

2002年完成“风险会计防范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课题,撰写《研究报告》10余万字,公开发表系列论文六篇,包括:

金融风险之会计防范;

银行风险防范系统论;

加强金融风险审计研究;

金融会计风险与防范的跨世纪发展趋势;

金融工具与财务会计改革等。

8.CPA与会计教育研究领域。

公开发表论文六篇,包括:

中国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

论我国会计准则的确立;

市场经济与CPA发展目标;

建立CPA发展目标系统;

现代企业制度与CPA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与CPA教育发展目标;

中国会计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等。

9.成本理论研究领域。2001年完成《成本论》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表系列论文10余篇,包括:

对成本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

除本分成的理论依据及其重要意义;

论广义成本理论结构的研究框架;

成本理论创新与会计未来发展;

宏观成本理论与企业业绩评价;

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宏观因素及其对策;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环境和中国成本思想的形成;

秦汉时期的经济形势与中国古代成本思想的早期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经济形势与中国古代成本思想的发展;

唐宋时期中国的古代成本思想的发展等。

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

1、付代国、企业重组与会计问题研究、1999年

2、王兴、金融工具会计研究、1999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