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纳沙(2017年第9号台风)

由网友(等风吹来)分享简介:台风缴沙(英语:Typhoon Nesat,国际编号:一七零九,结合台风警报中间:一一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以及天文办事办理局:Gorio,台湾译名:尼莎)为二零一七年承平洋台风季第九个被定名的风暴。“缴沙”1名由柬埔寨供给,名字意思即渔夫。“缴沙”1名正在该台风以前曾被应用过两次,第1次是二零零五年第四号台风,第2次是二...

台风纳沙(英语:Typhoon Nesat,国际编号:17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Gorio,台湾译名:尼莎)为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被命名的风暴。“纳沙”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名字意义即渔夫。“纳沙”一名在该台风之前曾被使用过两次,第一次是2005年第4号台风,第二次是2011年第17号强台风。

台风纳沙最新消息 2017年第9号台风路径图实时更新

“纳沙”于2017年7月21日在帕劳附近海面上生成;7月25日升格为热带低压;7月26日升格为热带风暴;2017年7月27日升格为强热带风暴。2017年7月28日升格为台风;最强达到台风级(40m/s,13级)2017年7月29日19时40分在台湾宜兰东部沿海登陆;2017年7月30日6时在福建福清沿海再次登陆(台风级,33m/s,12级),14时减弱为热带低压,20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台风“纳沙”造成台湾省损失2.4亿新台币,3人死亡。而“纳沙”与台风“海棠”一同对大陆造成的损失达7.6亿元,无人员伤亡报告。

中文名

台风纳沙

外文名

Typhoon Nesat

国际编号

1709

登陆地点

台湾宜兰、福建福清

形成时间

2017年7月26日

经济损失

7.6亿元(大陆)2.4亿元(台湾)

死亡人数

3人

起编日期

2017-07-26

停编日期

2017-07-30

发展过程

2017年7月21日,一个低压区在帕劳附近海面上生成,08时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W。1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未来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直接评为“MEDIUM”(中)。

2017年7月25日15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17时30分,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表示,系统已经在其责任范围内发展为热带低压,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并命名为Gorio。1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在未来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升为“HIGH”(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21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23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发出预报。

台风纳沙 路径图

2017年7月26日0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1W。11时,视其对流持续爆发,螺旋性良好,形态有所改善,核心云区进一步巩固,发展前景优越,中央气象台率先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1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709,并命名为纳沙。12时30分,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1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2017年7月27日0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1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2017年7月28日6时,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08时30分,台湾省中央气象局视其已经影响到台湾东南方海域,发出年内首个海上台风警报。15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

2017年7月29日19时40分,第9号台风“纳沙”在台湾宜兰东部沿海登陆,登陆强度为台风级,40m/s,13级。30日0时移入台湾海峡,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3时中央气象台重新将其升格为台风。

2017年7月30日6时,在福建福清沿海再次登陆,登陆强度33m/s,台风级,12级。30日8时,中央气象台和日本气象厅同时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1],30日11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30日14时继续降格为热带低压,30日20时在福建省境内停止编号。之后,“纳沙”残余环流与同日稍后登陆的台风海棠合并北上进入江西。[2]

预报预警

2018年7月27日18时,视乎纳沙的移动路径和发展情况,中央气象台对其发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直至07月28日6时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同日08时30分,台湾省中央气象局视其已经影响到台湾东南方海域,发出年内首个海上台风警报。

台风特点

大风影响时间长

双台风登陆同一地点

29日福建省中南部沿海风力7-8级阵风9-10级,30日中南部沿海风力9-11级阵风12-13级、北部沿海风力7-8级阵风9-10级,31日中南部沿海风力7-8级阵风9-10级、北部沿海风力7-8级阵风9-10级,沿海还将出现风暴增水。

雨量大、强度强、时间长

29日至8月2日福建省全省将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全省200-300毫米,局部超过500毫米。

为少见的

藤原效应

典范

台风“纳沙”和台风“海棠”发生双台风互相吸引、靠近的藤原效应,并创造了24小时内双台风同时登陆同一地点的气象纪录。登陆后“纳沙”迅速被“海棠”吸收,也是少见的较弱台风吞并较强台风的例子。[3]

灾害影响

中国大陆

受“纳沙”影响,多班来往香港及台湾的航班取消。香港机场管理局表示,截至2017年7月29日下午5时半,共22班来往香港及台湾航班取消,当中包括6班来往台北及6班来往台中航班。[4]

正在登陆福建的台风“纳沙”

截至2017年7月30日6时,受台风“纳沙”影响,福建东北部、浙江东南等地出现暴雨,浙江温州、福建宁德局地大暴雨(100~133毫米);台湾东北部和南部出现大暴雨,局地雨量有400~600毫米;福建东部和浙江东部沿海出现8~9级瞬时大风,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沿海10~12级。

厦门沿岸地带、海边休闲度假区、景区、景点17点之前全部关闭,客渡船按恶劣天气要求及时停航。30日多趟途经福厦动车将停运。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截至8月4日9时统计,受2017年第9号台风“纳沙”、第10号台风“海棠”以及强冷空气共同影响,共造成北京、河北、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8省(直辖市)35市132个县(市、区)81.7万人受灾,19.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900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00余间房屋倒塌,64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5.8千公顷,其中绝收1.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6亿元。[5]

具体灾情如下:[5]

据北京市民政局报告,房山区2600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2400万元。

据河北省民政厅报告,唐山、秦皇岛、邢台等7市28个县(市、区)17.3万人受灾,39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近150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近2200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台风纳沙登陆福建引起巨浪

据福建省民政厅报告,福州、厦门、莆田等9市62个县(市、区)26.8万人受灾,18.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近10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200余间房屋倒塌,29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8.8千公顷,其中绝收近7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

据江西省民政厅报告,南昌、景德镇、赣州等4市13个县(市、区)6.1万人受灾,7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2300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近300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7千公顷,其中绝收4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据山东省民政厅报告,济南、枣庄、潍坊等7市15个县(市、区)11.9万人受灾;近100间房屋倒塌,8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6千公顷,其中绝收2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000余万元。

据河南省民政厅报告,开封、濮阳、商丘等4市8个县(市、区)10.8万人受灾,10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8.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

据湖南省民政厅报告,株洲市荷塘区、益阳市南县、郴州市资兴市300余人受灾。

据广东省民政厅报告,潮州市潮安区、饶平县8.4万人受灾,1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1.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600余万元。

台湾省

台风纳沙造成台湾山体滑坡

台风纳沙、海棠24小时内接连袭台,强风豪雨给台湾农牧渔业造成严重影响。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公布,农林渔牧业产物及民间设施估计损失计2.3845亿元(新台币,下同),受损作物主要为香蕉,被害面积697公顷,损失金额3744万元。

据台湾各县市农业受损分析显示,截至7月31日下午4时,宜兰县损失1.2040亿元、占总损失的50%,屏东县损失6085万元、占26%,嘉义县损失1135万元、占5%。

其中,农作物被害面积3623公顷,损害程度22%,换算无收获面积803公顷。受损作物主要为香蕉、葱、番石榴、文旦柚及太空包香菇等。畜产损失估计1213万元,主要包括鸡、鸭及猪等。“渔产损失”估计1596万元,主要是赤鳍笛鲷、青斑及午仔鱼受损。“民间设施损失”估计474万元。[6]

防御工作

为贯彻落实唐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宁波市防指就第9号、第10号台风的防御工作要求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出梅以来,宁波经历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部分海岛、山区旱象露头,一些干部群众盼雨心切,容易滋生松懈情绪,且台风后期路径对宁波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防台形势较为复杂。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思想上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认真分析“纳沙”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危害,宁可信其大,宁可信其重,宁可信其强,从最坏处着想,做最充分准备。气象、海洋、海事、国土、综合执法、住建、交通、海洋预报等单位要坚持24小时值班,相关责任人进岗到位。

二是加强监测,及时预警。气象、海洋、水文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密切关注台风未来动向,加强监测预报和会商分析,及时通报和发布预警信息。

三是周密部署,立即行动。海洋、海事、交通、旅游、国土、城管等相关部门要立即组织对防汛防台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等隐患点开展安全大排查,发现问题立即应急处置,严格落实各类水利工程、小流域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城市内涝防御的各项防汛防台措施,加强安全巡查,强化科学防范,确保“不死人、少伤人”。

四是强化避险,做好人员疏导。要切实做好海上船舶避风保安措施,及时做好所有船舶的回港避风工作。要做好涉海旅游人员、涉海作业人员和沿海养殖人员的安全转移,适时停止海上交通、涉海旅游和休闲渔业等活动。

参考资料

1.台风291709号(纳沙) · digital typhoon(引用日期:2018-11-04)

2.台风纳沙登陆福建沿海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8-11-04)

3.台风10号(海棠) · 数字台风网(引用日期:2018-11-14)

4.台风“纳沙”“海棠”夹击 香港空气变差天气酷热 · 央广网(引用日期:2017-08-05)

5.“纳沙”“海棠”影响8省市 已致直接经济损失7.6亿 · 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频道(引用日期:2017-10-2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