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籽莎(莎草科鳞籽莎属植物)

由网友(浅笑あ忆往昔)分享简介:鳞籽莎(教名:Lepidosperma chinense Nees & Meyen ex Kunth)是莎草科鳞籽莎属动物。多年熟木本,具蒲伏根状茎以及须根。熟善于海拔八零零⑴五零零米山边、山沟树荫下、干地以及溪边。中文名鳞籽莎目莎草目Cyperales推丁教名Lepidosperma chinense Nees ex...

鳞籽莎(学名:Lepidosperma chinense Nees & Meyen ex Kunth)是莎草科鳞籽莎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状茎和须根。生长于海拔800-1500米山边、山谷树荫下、湿地和溪边。

中文名

鳞籽莎

莎草目Cyperales

拉丁学名

Lepidosperma chinense Nees ex Meye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别名

辣死鸡草

亚目

须叶藤亚目Flagellariineae

莎草科Cyperaceae

鳞籽莎属Lepidosperma

鳞籽莎种

命名者及年代

Nees et C. A. Mey.

分布区域

福建,广东,湖南,海南

形态特征

这些植物的名字你读对了吗

鳞籽莎2

秆丛生,高45-90厘米,圆柱状或近圆柱状,直立,坚挺,基部被枯萎的叶鞘;叶鞘紫黑色、淡紫黑色或麦秆黄色,长3-8厘米,开裂,边缘膜质,叶舌不甚显著。

叶圆柱状,基生,较秆稍短,直径2-3毫米,平滑,坚挺,无毛。苞片具鞘,圆柱状或半圆柱状,与鞘等长或稍长,顶端稍扁,急尖或钝,无毛。

圆锥花序紧缩成穗状,长3-10厘米;小穗密集,纺锤状长圆形,长6-8毫米,具5片鳞片,有1-2朵花;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6.5毫米,顶端钝,具短尖,背面龙骨状突起粗糙,表面略被白粉,最下面的2片鳞片中空无花,其上面两鳞片内各具1朵两性花,下面一朵雌蕊不发育,或有时下面1鳞片内无花,最上面的鳞片不发达;下位鳞片6枚,很短;雄蕊3,花丝较花药长1倍半,花药线形,顶端药隔突出;花柱细长,柱头3,较花柱稍短。

小坚果椭圆形,长3.5-4毫米,褐黄色,平滑,有光泽,无喙,基部为硬化的鳞片所包。

花果期7-12月,有时在5月抽穗。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00-1500米山边、山谷疏荫下、湿地和溪边。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省、湖南省和广东省。马来亚也有分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