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刑法通论(2009年陈家林所著图书)

由网友(败给可爱)分享简介:外洋最新论著为依据,以日、德刑法通说系统为骨干,参酌中国读者的阅览习气,周全、体系地先容了近代以去外洋刑法思惟的孕育发生取作用、刑法教说的成立取流变、刑法判例的呈现取演入。《外国刑法通论》统筹根蒂根基实践取教术前沿,既先容了伤害社会配景下刑法实践的演入、组成要件的提前完成、中立举动取帮忙犯的闭系等新答题、新教说,也对于传统的刑法...

国外最新论著为依据,以日、德刑法通说体系为主干,参酌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代以来国外刑法思想的产生与影响、刑法学说的建立与流变、刑法判例的出现与演进。《外国刑法通论》兼顾基础理论与学术前沿,既介绍了危险社会背景下刑法理论的演进、构成要件的提前实现、中立行为与帮助犯的关系等新问题、新学说,也对传统的刑法理论的各种争议观点作了细致的梳理。《外国刑法通论》资料翔实,详略得当,重要之处力求旁征博引、见细入微,次要之处则铁笔勾勒、点到为止。

中文名

外国刑法通论

作者

陈家林

语言

中文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页数

697

开本

16

出版时间

2009年

装帧

平装

版次

1

ISBN

9787811397390

所属分类

图书>法律>外国法律与港澳台法律

内容简介

刑法通论 林山田

·查看全部>>

目录

序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地位和种类一、刑法的概念二、刑法的地位三、刑法的种类第二节 刑法的任务一、法益保护说二、社会伦理秩序维持说三、两说的主要对立第三节 刑法规范一、刑法规范的概念二、刑法规范的分类三、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四、行为规范与制裁规范五、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第四节 刑法的机能一、刑法机能的概念二、刑法机能的历史发展三、法治社会中刑法应有的机能四、危险社会与刑法机能的变化第五节 刑法学一、刑法学的分类二、刑法学的性质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刑法理论的发展第一节 启蒙时期的刑法理论一、自由主义的启蒙刑法思想二、德国启蒙绝对主义的刑法思想第二节 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一、古典学派概述二、前期古典学派三、后期古典学派四、古典学派综述第三节 近代学派的刑法理论与学派之争一、近代学派的产生二、刑事人类学派三、刑事社会学派四、近代学派综述五、学派之争第四节 学派之争的平息与法西斯的刑法思想一、学派之争的平息二、法西斯的刑法思想第五节 二战后的刑法思想一、现代新古典学派二、新社会防卫论三、目的主义刑法学四、刑事政策的机能主义刑法学五、规范主义的刑法学及其他理论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二、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第二节 行为主义一、行为主义的概念二、行为主义的内容三、行为主义的根据第三节 罪刑法定主义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概念与沿革二、罪刑法定主义的根据三、罪刑法定主义的形式内容四、罪刑法定主义的实质内容第四节 责任主义一、责任主义的概念二、责任主义的内容三、责任主义的贯彻第五节 谦抑主义一、谦抑主义的概念二、谦抑主义的根据三、谦抑主义的内容四、谦抑主义的贯彻五、谦抑主义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犯罪概说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一、犯罪的概念二、犯罪概念的构成要素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与分类一、犯罪的本质二、犯罪的分类 第五章 犯罪论体系第一节 犯罪论体系的概念与机能一、犯罪论体系的概念二、犯罪论体系建构的必要性三、犯罪论体系的价值第二节 犯罪论体系的视角一、范畴论与认定论二、目的合理主义三、实质的犯罪论与形式的犯罪论第三节 犯罪论体系的类型一、平面的犯罪论体系二、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三、两种犯罪论体系的对比第四节 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展开一、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发展阶段划分二、古典的犯罪论体系三、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四、目的行为论的犯罪论体系五、现代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六、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 第六章 构成要件论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一、构成要件的词源二、狭义的构成要件三、广义的构成要件四、其他含义的构成要件第二节 构成要件的理论一、行为类型说二、违法行为类型说三、违法有责行为类型说第三节 构成要件的机能一、罪刑法定主义机能二、犯罪个别化机能三、违法性推定机能四、理论机能五、故意规制机能六、违法生意识的提诉机能第四节 构成要件的分类一、基本的构成要件与修正的构成要件二、积极的构成要件与消极的构成要件三、封闭的构成要件与开放的构成要件四、基本的构成要件、派生的构成要件与独立的构成要件第五节 构成要件要素一、构成要件要素的概念二、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三、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第六节 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一、行为主体二、行为客体第七节 行为与结果一、行为的意义与机能二、行为学说三、行为的基本形式四、结果第八节 因果关系论 …… 第七章 违法性论第八章 责任论第九章 未遂犯论第十章 正犯与共犯论第十一章 罪数论第十二章 刑事制裁与处遇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查看全部>>

前言

研究刑法,需要不需要学习、借鉴西方刑法理论?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国传统的刑律,是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直至清末借鉴日本刑法,制定《大清暂行新刑律》,才有近代刑法出现。在法律文化上,我国缺乏近代刑法理论的传统;而西方刑法理论,从贝卡里亚以来,特别是从费尔巴哈以来,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学派纷呈,学说林立,大师辈出,硕果累累,在刑法学的研究上,确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陈家林博士撰写了《外国刑法通论》《外国刑法通论》。关于外国刑法理论的著作,近几年来已经出版了若干种。家林博士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撰写《外国刑法通论》时,特别注意在新颖、深入、评议上下工夫。首先在内容的新颖上,不仅如他在后记中所说,注意选择近几年新出版的或经修订的教材、专著,而且注意采用这些著作中的新观点。例如,《外国刑法通论》第六章第九节第三目“对客观归属论的批评与反驳”中,所引山中敬教授反驳其他学者批评的意见,即来自其《刑法总论》(第2版)增加的内容。又如《外国刑法通论》第十章第七节第十目“中立行为与帮助犯”论述中,介绍的山中敬的“事例类型说”,系来自其《刑法总论》(第2版)新增的内容。此外,对浅田和茂、井田良、林干人、高桥则夫等学者的著作的引用,在国内均属罕见。因而看后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其次,在论述的深入上作者更给予高度关注,对刑法理论中的各种学说的争论,作了全面深入的介绍,非常有益于对刑法各种学说的进一步理解,例如,《外国刑法通论》第六章第七节第三目“行为的基本形式”中,在论述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产生的根据”时,介绍了:1.形式的法义务说(形式的三分说);2.实质的法义务说: (1)先行行为说;(2)事实上的承担说;(3)结果因果过程支配说;3.机能的二分说:(1)“法益保护型”的义务类型;(2)“危险源管理监督型”的义务类型。论述系统全面,内容不同一般。又如,《外国刑法通论》第十章第三节第一目“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中,对两说分别作了深入的介绍:对犯罪共同说介绍了:1.严格的完全犯罪共同说;2.完全犯罪共同说;3.部分的犯罪共同说;4.数人数罪的犯罪共同说。对行为共同说介绍了:1.传统的行为共同说;2.现代的行为共同说;3.柔软的行为共同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