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臣(陈培臣)

由网友(乱一世狂傲)分享简介:陈培臣,一九四九年熟,广东省潮州意溪镇人。从意溪莲上城里走进去的陈培臣,仅读过3年书,且读的都是1年级。停学后的他起头追随闻名潮州木雕巨匠、父亲陈舜羌操起刻刀教潮州木雕。从这时辰起,陈培臣就取潮州木雕结下了半个世纪的“情缘”。如今,他曾经成为广东省潮州木雕界今朝独一的中国工艺丹青妙手、尾批潮州木雕名目代表性传启人。中文...

陈培臣,1949年生,广东省潮州意溪镇人。

16开 厚册 陈培臣木雕艺术 签名 保真 品好

从意溪莲上乡里走出来的陈培臣,仅读过三年书,且读的都是一年级。辍学后的他开始跟随著名潮州木雕大师、父亲陈舜羌操起刻刀学潮州木雕。从那时候起,陈培臣便与潮州木雕结下了半个世纪的“情缘”。如今,他已经成为广东省潮州木雕界目前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潮州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中文名

陈培臣

性别

出生日期

1950-11

籍贯

广东潮州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广东省潮州意溪镇

主要成就

工艺美术大师

辍学从艺

13岁随父走上学艺路

陈培臣的老家在潮州意溪。这里,有远近闻名的木雕村,也是“潮州木雕之乡”。从清末的木雕大师张愚起,意溪莲上乡人中间走出了多位木雕大师,潮州木雕因此兴旺。建国后,潮州木雕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大奖,是著名的木雕大师张鉴轩和陈舜羌捧回的。张鉴轩和陈舜羌都是意溪莲上乡人,前者是张愚的徒弟,陈舜羌则是张鉴轩的徒弟。

“师带徒”,是传统潮州木雕的学习方法。到了陈培臣这一代,他跟的师傅正是自己的父亲、著名木雕大师陈舜羌。

陈培臣13岁离开家乡,来到潮州城里跟父亲做学徒。

艺术造诣

一根原木雕出46只虾蟹

潮州木雕,不得不说虾蟹篓,这是木雕一绝。螃蟹龙虾,在鱼篓内外爬行,或争或斗,惟妙惟肖。最早的虾蟹篓大致是在上世纪20年代出现的。1957年,陈培臣的父亲陈舜羌和他的师傅张鉴轩创作了第一个立体通雕《蟹篓》,从莫斯科捧回来一个国际大奖。这被陈培臣看作了一次“变革”,虾蟹篓从房屋梁上的装饰品变成了四面可观的艺术品。“反响,木雕界都知道。”陈培臣如此介绍。

从那以后,虾蟹篓也成为了陈家的拳头作品。1957年轰动木雕界的《蟹篓》,只是一个蟹篓和七八只螃蟹构成的,后经木雕艺人们不断改进。到了1998年,陈培臣大胆创作,利用一根高达2.2米的原木创作了一件《龙虾蟹篓》。陈培臣在这根直径0.8米的原木上雕出了两个蟹篓,蟹篓之间用一根逼真的绳子相连。18只龙虾、28只螃蟹遍布蟹篓内外,甚至还有些螃蟹是用钳子夹挂在绳子上。浪花、菊花更为这个作品增添了色彩。作品问世后,获得了广东省首届工艺名家名作展金奖。

艺术成就

29岁进人民大会堂做木雕

陈培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带徒弟,一直到现在。现在的徒弟中,也有自己的儿子陈树东。自祖辈陈舜羌开始,陈氏潮州木雕两次进入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成为一段佳话。

第一次是在1979年,陈舜羌赴京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雕饰装修。当时,年仅29岁的陈培臣已经是一个技艺熟练的木雕师傅了,他也跟随父亲参与了广东厅的雕饰创作。2000年的时候,《岭南佳果》被广东省人民政府选送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岭南佳果》是一件双面通雕作品,在高1.2米,宽1.2米,厚仅10厘米的木头上雕出了芭蕉树、木瓜树、荔枝树、菠萝树和飞鸟等等,非常有南国风情。

荣誉

2021年11月5日,拟入选广东省国家级[1]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合格档次人员公示名单。

参考资料

1.广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公示_通知公告_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引用日期:2021-12-2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