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铅村(窝铅村)

由网友(落樱.)分享简介:窝铅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街城西面的1个行政村,距龙街城当局地点地二零私里,距彝良县乡三零私里。东邻卓基村,南邻梭嘎村,西邻洛泽河村,北邻毛坪城。辖彝蛮洞、碗底、窝铅等一九个村平易近小组,有庄家八三八户,从事第1财产的有二三四九人。齐村领土面积二零.六六平方私里。年平均气温一八℃,年升火质九零零 毫米,合适莳植玉米、烤烟、...

窝铅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街乡西面的一个行政村,距龙街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距彝良县城30公里。东邻卓基村,南邻梭嘎村,西邻洛泽河村,北邻毛坪乡。辖彝蛮洞、碗底、窝铅等1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38户,从事第一产业的有2349人。全村国土面积20.66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900 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

中文名

窝铅村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昭通市

地理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街乡

特产

核桃、樱桃、猕猴桃、李子

所在地点

贵州省邵通市

村情概况

彝良龙街一村民称窝铅村有人洗矿,严重影响生态,官方回复来了

窝铅村现有农户838户,人口3540人,其中农业人口3450人,劳动力2458余人,从事第一产业的有2349人。全村国土面积20.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55亩,人均耕地1.77亩,林地16910亩。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900 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66.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1.75元。

自然资源

窝铅村境内煤炭、硅铁、石英沙等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蓄量巨大。目前已引进宜宾天原公司进驻村内实地开发,开发之后将会给全乡乃至全县经济带来飞速的发展。

近几年以来,窝铅村两委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上进行了艰辛地探索。他们利用窝铅村海拔较低、温度适中、光照充分的特点,引导村民种植核桃、樱桃、猕猴桃、李子等经济果林,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经济发展了,文明乡风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目前,窝铅村正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础设施

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10户通自来水,有728户饮用井水,有72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7.1%)。有838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5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2户(分别占总数的15%和13.4%)。

该村到乡道路为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5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汽车11辆,拖拉机8辆,摩托车12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29.6亩,有效灌溉率为47.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29.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1亩。

全村无沼气池、太阳能、小水窖;无完成"一池三改"农户。

全村无自然村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无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居住砖木结构的有96住房;有56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6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66.6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12.96万元;畜牧业收入280.1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62头,肉牛378头,肉羊290头);林业收入15.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8.9万元;工资性收入1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1.7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第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40人,在省内务工254人,到省外务工86人,其它性收入为27.57万元。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拥有教师16人,在校学生260人,距离龙街乡中学20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15人,其中小学生260人,中学生55人。

该村无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业余文娱宣传队。

人口卫生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2人,占人口总数的1.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05人,参合率90%;享受低保34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 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8人,少数民族党员20人,其中男党员67人、女党员1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基础设施条件差,公路路面凹凸不平,运输较难;通电视率、电话率不高,信息不畅通;自来水、小水窖、自然能源利用普及底,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2、文化教育基本设施还较差,校社建设存在一定困难,无图书室、文化娱乐室建设,不能更好地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3、看病就医较难,村医疗卫生设施差、人员不足,群众就地看病难。4、缺乏水源,无资金来源,通自来水、建小水窖等难度。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烤烟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7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2600头、牛1600头、羊1200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37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121.75元增加到2880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