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西汉两司马(短语)

由网友(習慣ㄋ一個人)分享简介:文章西汉两司马:是晚清将领右宗棠题卧龙岗诸葛草庐的春联。中文名文章西汉两司马做者右宗棠晨代晚清文体春联春联3副文章西汉两司马——题卧龙岗诸葛草庐做者:右宗棠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阴1卧龙。心异佛定卷烟直;目极天低海月深。来由动闭全国计;草庐尔也过去人。赏析此春联的意义是说,文章写患上最佳的要算西汉的司马迁取司马相如,而经...

文章西汉两司马:是晚清将领左宗棠题卧龙岗诸葛草庐的对联。

中文名

文章西汉两司马

作者

左宗棠

朝代

晚清

体裁

对联

对联三副

谁写得好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文章西汉两司马

——题卧龙岗诸葛草庐

作者:左宗棠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心同佛定香烟直;目极天高海月深。

出处动关天下计;草庐我也过来人。

赏析

此对联的意思是说,文章写得最好的要算西汉的司马迁与司马相如,而经邦济世的人才就当首推南阳的诸葛亮了。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左右——公元前117年),字长卿,四川成都人,汉时文学家。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司马迁(前135~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司马迁十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源久长的家学对他后来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后随父移家茂陵显武里,十九岁为补博士子弟。二十岁时,为走出书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开始了他的游历。他从长安出发,出武关,过江陵,溯沅水至湘西,窥九嶷,于长沙汨罗凭吊屈原;而后向东,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回到长安后,又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之后仕为郎中,侍从汉武帝。武帝对这个广闻博识、学问丰富的年轻人十分重视,命他为郎中,让他带着皇帝的命令出使巴蜀,到达今天昆明一带大西南地区。

西汉文坛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散文和赋,当时散文以司马迁成就为最高,赋以司马相如成就为最高,故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列“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为一篇,并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相关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