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识日(词语)

由网友(逞强久了自己都觉得累)分享简介:瞽者识日来历于(苏轼《经入东坡文散事略·日喻》意义为形象的“谈”(原理、纪律等)难意识的环境比太阴难意识的环境紧张,而人们欠亨晓谈的环境以及熟去便没有意识太阴的瞎子不什么区分。纵然相识的人通知他,用再巧妙的比方以及开导,也无奈使那些比方或者开导比盘以及烛更能比方太阴。从铜盘到把钟,从烛到龠,云云展转地拉导,会有止境吗?以是人间...

盲人识日来源于(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意思为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区别。即使了解的人告诉他,用再巧妙的比喻和启发,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启发比盘和烛更能比喻太阳。从铜盘到把钟,从烛到龠,如此辗转地推导,会有尽头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用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却主观猜想它,这都是研求“道”的通病。

中文名

盲人识日

出处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

释义

事物规律难以寻找,要不停的琢磨

近义词

盲人摸象

外文名

The blind recognition sun

原文

逗趣文言文第二季第11天 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

字词解释

1.眇:目盲,瞎。

2.或:有人。

3.扪:摸。

4.龠(

yuè)

:古时的一种竹制的古乐器,像短笛子。

5.既:尽,完了,终结。

6.达:通达,明白,洞晓。

译文

一生下就眼睛瞎的人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向有眼睛的人询问。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认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规律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同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铜盘和蜡烛。从铜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结果吗?

道理

事物规律难以寻找,但我们要不停的琢磨

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