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林村(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镇仕林村)

由网友(走了就别后悔)分享简介:仕林村地处福修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镇东南部,位于一零九五米的芹山麓下,平均海拔六五零米。齐村总面积五.二二平方私里,辖七个乡村八个村平易近小组,有三一五户, 一二五五人。各村平易近小组都迟已开明私路,八零%的村平易近小组门路已软化。中文名仕林村地舆位置福修省泉州市南安市人嘴一二五五人平均海拔六五零米村情详情冬天动物东距南安郊区约三二...

仕林村地处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镇西北部,位于1095米的芹山脚下,平均海拔650米。全村总面积5.22平方公里,辖7个村落8个村民小组,有315户, 1255人。各村民小组都早已开通公路,80%的村民小组道路已硬化。

中文名

仕林村

地理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人口

1255人

平均海拔

650米

村情概况

英都镇仕林村 宜居宜业宜游路,乡村振兴正当时

冬天植物

东距南安市区约32公里,西距安溪县城约35公里,南距同安区约 45公里,北至英都镇区21公里。仕林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1959年以前的坂头村是同一个村落。因地形分散,工作条件差。为了便于开展农村工作。1959年经上级审批,仕林村从坂头村分割出来。

历史沿革

仕林村原为吕姓居住,取名吕林,村中有一山寨也称吕林寨。后来吕氏移居外地,柯氏迁住此地,先后出了不少文人,在邻乡中颇有名气,故雅化为仕林。1984年称仕林村委会。

仕林村旧称南安县二十八都,现居处有柯、丁、许、吴、四个姓,其中姓柯占一半左右。姓柯自1552由漳洲龙溪县二十五都徒居南安县二十八都仕林。

曾出有地理名师柯定元,概以为南明隆武朝(1645年-1646年)御前中书(官职待考),精通奇门遁甲,晓谕堪舆之道;民间至今仍广泛流传,其与“洪三边”(洪承畴)各类斗法言兵之轶事。

柯菁莪(青莪),字文钦,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庚辰恩科举人,第三名,未仕;民间传其虽身有残疾,但一目十行,聪慧过人,理学方面颇有心得,著有《策学制艺》(著作待考)。

特产

风景

主要特产:芦柑、酸笋、岩葱、优质稻 等。

新山芦柑

新山芦柑拥有自己的商标。

新山林果场注册“正新山”商标,为农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在本地区开了先例。英都新山林果场出产新山芦柑因气候土壤独特、日照良好、日夜温差大,四周宽阔、空气清新流畅、四周又无污染源、水源水质好,果品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色泽橙红光亮,口感好,含糖份高达12%—15%,味甜汁多,果肉质脆化渣,甜酸适度受到大众的喜爱。历届参加农业部省、市优质柑橘果品评选展示会被评为“金奖”。而通过注册商标,让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使得新山林果场出产的水果被更多地区的人们认识,为农产品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如今的“正新山”水果每年远销上海、石家庄、辽宁等地区,在本地区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酸笋

酸笋原种植在水分较多的山地、杂地或溪涧岸边,酸笋制作方法几乎家家都会,作为仕林特色菜肴自古流传至今。酸笋以其清酸、开脾、可口著称,成为宴席上受欢迎的佳汤。

酸笋的母竹叫玉竹,产笋后,把母竹离地处切掉,来年春天竹头周围又发芽分孽数株,每年农历四月长芽出笋,七月至十月先后收成竹笋,扒净笋壳,洗涤后浸在第二遍洗米水里,三五天后渗透酸味即可取出洗净食用。

每株母竹每年可产竹笋七八十斤,由于笋肉纤维细嫩,味美可口,比外地刺竹大笋更胜一筹。其竹叶还可以用来作棕叶、斗笠叶。

家常便饭,配上酸笋,炒、汤、均可、增加食欲。而宴席上吃过油腻较多的大鱼大肉之后,上一道酸笋,配上相应的佐料,无论是炒还是汤,不但味骄,而且还大开脾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改革开放以来,酸笋成为当地食品抢手货。到仕林赴宴,必吃酸笋,从仕林归回,必买酸笋。酸笋作为仕林新流行的名牌特产,在南安各地盛行起来,并传到泉州各地。

岩葱

仕林村春天植物图组

岩葱别名野韭菜、山韭菜等,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对生长环境 要求“苛刻”。野生情况下,一般喜欢生长在海拔400米以上、阴凉湿润的岩石缝里,一到平原地区便会“水土不服”。而资料显示,由于岩葱生长环境几乎未受不良空气、水源、土壤的污染,所以迄今尚未发生病虫害,也无化肥和农药残留。

岩葱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熬汤或做饺子馅等。医书上记载这种植物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健胃提神、调整脏腑、理气降逆、暖胃除湿、散血行瘀和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治疗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胃虚寒、噎嗝反胃、便秘、尿频、心烦、毛发脱落、痔漏、脱肛、痢疾、妇女痛经等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