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健明(苏健明)

由网友(回眸笑花斩刺)分享简介:苏健亮(一八九一―一九六二年),名金康,平易近国期间闻名的陶瓷工艺野,后井窑场新发瓷庄谋划主。注释苏健亮(一八九一―一九六二年)名金康,福修德化县乡闭宝佳丽。清光绪107年邪月106日,苏健亮出熟于1个世代从瓷的陶瓷工艺野庭。父苏如寰(一八五五―一九一九年),乳名光,字教宇,1熟以瓷为业,武艺传予于孙。如寰有四个儿子,健亮最小...

苏健明(1891―1962年),名金康,民国时期著名的陶瓷工艺家,后井窑场新发瓷庄经营主。

正文

用镜头记录逆行的身影

苏健明

(1891―1962年)名金康,福建德化县城关宝美人。

清光绪十七年正月十六日,苏健明出生于一个世代从瓷的陶瓷工艺家庭。父苏如寰(1855―1919年),乳名光,字学宇,一生以瓷为业,技艺传予于孙。如寰有4个儿子,健明最小,个个业瓷为生。健明小时曾入塾学3年,初识文字。少年随父学艺,擅手拉坯成型术,并能造型设计、模具制作、釉水配制、装窑烧成等全套技能。他的“技艺冠后井,声誉称‘五窑’,名扬县内外”。

苏健明壮年时期于后井窑场经营新发瓷庄,组织妻儿家庭成员从事瓷业生产。自家作业为主,紧张突击活路适当雇用技术工辅助,自己烧制自己销售。产品有日用细瓷与日用工艺陈设瓷,尤以造型精巧、工艺质量较高的产品居多,为县内外各陶瓷营销商所青睐而争相订货,供不应求。他的名牌产品如牛童文具盘、梅花八角杯、墨海盒等畅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诸国。

苏健明用手工拉制的高80多公分的天球花瓶与口径40多公分的大花盆,以及驰誉国内外的牛童文具盘、墨海盒等产品皆难于烧制。如文具盘盘面大、附塑牛毫部件多、工艺复杂,墨海盒盖薄,在当时技术设备简陋、土模手工制作困难,烧成易变形、断裂,制作烧成难度大。以上产品,别人无法生产,唯有健明能于烧制,成为当时新发瓷庄的独家名牌产品而垄断市场。

苏健明一生技术操作认真,工艺质量要求严格,所制坯体薄度适中匀称,部件粘接细致精密,烧成技术胜人一筹,故一级品率特别高,为同行所折服。新发瓷庄一直经营至1956年合作化入股参加宝美瓷业合作社。入社后,健明任技术员,负责工艺技术指导与管理。1957年宝美瓷业社并人德化瓷厂,大部分社员转为该厂职工,时健明已近古稀,未进厂而家居休息。

苏健明卒于1962年农历12月22日日,年71岁。他生前作品,据传于民国时期曾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评获奖,荣获奖状挂满居室,惜皆毁于1950年代,未曾保存,故参展时间、作品名称、获奖项目、等次皆失记。

健明妻陈氏奏娘(1898―1968年),本县南斗溪口人,著名的陶瓷装饰彩画艺术家、工艺家、书画家陈其章胞姐。她一生勤劳,全力协助丈夫经营瓷业生产。他俩未育男孩,抱养二了。长子玉潜(1913―1940年),系长兄金卯所出半嗣,长媳罗传娘,本县雷峰盖云岐人,两人皆从事瓷业生产。次子克绳(1934年生),小学毕业后随父学艺,1951年进德化瓷厂,1962年到三明市陶瓷厂任技术员传艺,1981年返回德化瓷厂任成型车间主任,1985年调技术科负责日用瓷成型工艺技术管理,1993年5月退休。次媳陈能英,1954年进德化瓷厂,1978年退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