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静光(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

由网友(心如柠檬天然酸)分享简介:车静光,男,一九五六年三月熟于上海,传授。一九九五年五月出站,复旦大教物理系专士后。现为复旦大教物理系传授,专士熟导师,中国计较物理教会理事,上海核教会理事,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编纂部、 《Physical Review B》编纂部以及 《Surface Science》 编纂部评审。中文...

车静光,男,1956年3月生于上海,教授。1995年5月出站,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物理学会理事,上海核学会理事,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编辑部、 《Physical Review B》编辑部和 《Surface Science》 编辑部评审。

中文名

车静光

性别

出生日期

1956-03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上海

毕业院校

复旦大学

职业

教育

代表作品

微机集群组建、优化和管理

人物经历

上海普陀区新一届区委班子出炉

车静光

1978年2月考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至1985年1月研究生毕业,在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纺织大学任职至1988年3月。 1988年4月赴德国明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1月德国明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4月回国后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后、2005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获得者。应邀分别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8月, 1998年8月至11月, 2000年7月至12月,2001年7月至10月,2002年7月至9月五次赴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于1999年7月至9月赴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作访问研究;于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贡献

论文著作

作为第一作者于1997和1999年在代表国际物理学界各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论文两篇。在表面研究领域,最常用、最重要的实验方法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TM)。由于STM的探针距离样品表面非常近,它的工作电压会在针尖和样品表面之间形成非常强的电场,达每米1010伏特的量级。强电场对于表面结构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这在过去是不知道的。在理论研究方面,由于表面能带计算通常采用薄片模型而必须在表面方向人为地周期性重复,因而无法模拟这样的表面电场,理论上也因此没有合适的办法对此作出解释。车静光巧妙地利用平板电容器的结构来模拟这个表面电场。这一成果被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评审评价为:“在外电场与表面原子结构之间建立了过去常被忽视的、然而是确实存在的关系。随着STM的广泛使用,对这种关系的了解将越来越重要。”“计算给出了非常必要的透视这一关系的物理图象,对这一领域的其他理论工作者是一种激励。”

代表论文

(1)Origins of Distinctly Different Behaviors of Pd and Pt Contacts on Graphene, Wang, QJ (Wang, Q. J.); Che, JG (Che, J. 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3 (6): Art. No. 066802 AUG 7 2009。

(2)Novel Electronic Structure Induced by a Highly Strained Oxide Interface with Incommensurate Crystal Fields, Ou, HW (Ou, H. W.); Zhao, JF (Zhao, J. F.); Zhang, Y (Zhang, Y.); Xie, BP (Xie, B. P.); Shen, DW (Shen, D. W.); Zhu, Y (Zhu, Y.); Yang, ZQ (Yang, Z. Q.); Che, JG (Che, J. G.); Luo, XG (Luo, X. G.); Chen, XH (Chen, X. H.); Arita, M (Arita, M.); Shimada, K (Shimada, K.); Namatame, H (Namatame, H.); Taniguchi, M (Taniguchi, M.); Cheng, CM (Cheng, C. M.); Tsuei, KD (Tsuei, K. D.); Feng, DL (Feng, D. 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2 (2): Art. No. 026806 JAN 16 2009。

(3)Low photoemission intensity near E-F induced by the surface relaxed structure of CrO2(001) Hong, F; Che, J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6 (16): Art. No. 167206 APR 28 2006。

(4)"Change of Ground State Configuration Induced by the Stark Shift of Surface in Some bcc(001) Surfaces", J.G. Che, Z.Z. Zhu and C.T. Chan, Phys. Rev. Lett. 82, 3292 (1999).

(5)"Faceting Induced by Ultrathin Metal Films: a First Principles Study", J.G. Che, C.T. Chan, C.H. Kuo and T.C. Leung, Phys. Rev. Lett. 79, 4230 (1997).

研究成果

车静光在复旦大学985计划100万元人民币支持下,于2002年6月建成一台包含了96台P4微机的计算机集群。这台集群采用了两项当时国内尚未采用的先进技术:网卡捆绑和网络启动技术;它具有每秒1464亿次的浮点计算能力。查阅当年按Linpack测试的浮点计算能力排序的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这台集群可以排在当时第468位,是一台名副其实的超级计算机。2003年中国国内的计算机也按Linpack浮点计算能力作了一个50强排行榜,它排在全国第27位。排在它前的26台都是商业超级计算机,而它是自建的。虽然在这个微机集群诞生两个月后,联想集团的深腾1800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其他一些计算机厂商专业化的计算机集群技术和产品也开始陆续推出,但在2002年6月国内只有几台计算能力可以和它相比的超级计算机。这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超级计算机,推广这种超级计算机将大大改变我国这方面资源匮乏的现况。为此,车静光将在试制这台集群中所取得的经验写进他的专著《微机集群组建、优化和管理》中。这部专著于200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现已经征得车静光同意,将该书的版权与国外出版商交换,翻译出版英文版。

获奖记录

专著获该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