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由网友(一身傲骨不能输)分享简介:复旦大教发育熟物教研究所是尔国沉要的发育遗传教以及熟物医教研究以及讲授基地之1,现有低级职称研究职员一零名,其余学人员工一五零余名,做为尾席以及依托单元负担九七三、八六三以及天然科教基金等各种名目二零余个。外文名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Fudan University建立时间二零...

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是我国重要的发育遗传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和教学基地之一,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0名,其他教职员工150余名,作为首席和依托单位承担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个。

外文名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Fudan University

成立时间

2002年

师资力量

小动物活体三维成像系统 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检测通

研究所是我国重要的发育遗传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和教学基地之一,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0名,其他教职员工150余名,作为首席和依托单位承担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个。研究所首创的哺乳动物PB转座子系统为大规模研究哺乳动物基因功能提供了新方法,是我国生命科学研究近年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以此为基础,研究所正在国家和地方支持下进行大规模小鼠基因诱变和功能筛选,成功培育突变小鼠数千例。

主要业绩

研究所利用突变动物展开了肿瘤发生与转移、神经发育与退行性疾病、肌肉发育与代谢、不育、自身免疫机理、糖尿病和肥胖等多项疾病机理研究,有关成果已在《Cell》、《Neuron》、《immunity》、《Developmental Cell》、《PNAS》、《Development》、《JBC》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并获得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

荣誉介绍

研究所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体制。研究所注意控制师生比例,保证学生接受教师指导的时间,并要求导师根据科研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安排独立课题,方便他们接受完整的科研训练。研究所引进开设了遗传分析、生化和分子细胞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科学道德和伦理等课程,并通过频繁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每周例会和书报讨论等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几年来,研究所培养了一支勇于创新、勤于探索的研究生队伍,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和上海优秀博士论文、复旦大学校长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九源特等奖学金等荣誉。

社会影响

研究所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习近平、陈至立、万钢、周济等同志均曾来所指导工作。包括美国科学院院长、遗传学会会长、休斯医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6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百余位国际一流学者曾专程来访,多个国内外一流实验室与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研究所成员多次应邀在国际遗传学大会、美国细胞生物学会、遗传学会、肾脏病学会、亚洲突变小鼠资源联合会年会等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并担任《Cell》等8家学术杂志编委,为我国生命科学赢取了国际声誉。

课程设置

遗传分析(吴晓晖和许田)

发育生物学(邓可京和韩珉)

生物化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王晓东、熊跃和徐人尔)

科研伦理与规范(孙璘和林海帆)

书报讨论(徐人尔)

讲座(邓可京)

文献选读(吴晓晖)

模式动物基本实验(应蓓蓓和陶无凡)

发育遗传专题(庄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