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俄宪(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由网友(大学大学就是大概学学)分享简介:李俄宪,传授、专士熟导师、华中师范大教日语系主任、副院少。出熟于一九六二年一月。一九八三—一九九三年一零年间正在曲阜师范大教等海内低校从事日原文教以及西方文教的学研事情。一九九三—二零零三年一零年间正在日原继续业余进修取研究。一九九八年日原国立山嘴大教硕士结业,获文教硕士教位,二零零一年日原国立新潟大教专士结业,获文教专士教...

李俄宪,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系主任、副院长。出生于1962年1月。1983—1993年10年间在曲阜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从事日本文学和东方文学的教研工作。1993—2003年10年间在日本继续专业学习与研究。1998年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硕士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做完博士后研究回国。在日本研究期间兼任新潟大学外国人研究员、青岛大学教授、长期在NHK文化中心和水产省文化机构兼职工作。

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指导外国语学院高层次课题申报

现任日语专业硕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外国文学东方文学分会副会长、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日本全国解释文学学会、日本全国大学国语国文学学会、日本比较文学学会等学会会员。

中文名

李俄宪

性别

出生日期

1962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

职业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教授

代表作品

中岛敦文艺的研究

研究方向

李俄宪

日本近代文学,中日文学比较研究,跨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日文专著《中岛敦文艺的研究》,《外国文学史新编》等。论文和译著“李陵和李徵——中岛敦文学的特质问题”,“中岛敦〈古俗〉两篇与《弟子》”等三十余篇。承担着国家教育部项目〈近代日本小说与中国古典〉及省级和校级项目〈先秦两汉文学与近代日本小说〉〈日本文学中的中国文学现象〉等,并多次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宣读相关论文与报告。

社会评价

他成长于一个全民性反日的时代,却选择了日语作为自己终身的专业;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习惯于在谈话中不时蹦几句日语出来表达自己;他留学日本11年,几乎成了一个被日化的中国人,却在谈论起中国现状时忧国忧民,甚至义愤填膺;他身为副院长,对于有关的行政事务尽心尽力,却依然在每天睡前睡后坚持读一两页日本小说;他是罕见的日本文学的博士生导师,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用日语和他们调侃道“你这个小傻瓜”;他年过五十,说起话来却神采飞扬,声情并茂。他,就是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主任——李俄宪教授。

人物访谈

最初选择日语源自好奇,李俄宪教授坦言。从小生活在一个全民性反日的时代,李俄宪教授自己也未能例外。稍微不同的是,他同时很好奇,好奇日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度。虽然中学里学过一点点英语,但是“日语是我发自内心想要学习的第一门外语,是我的‘初恋情人’”,李教授笑道。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很多毕业于日本国立大学,受惠于日本十几年本土教育的人得以假释,成了李教授日语道路上的启蒙老师。李教授强调,自己非常荣幸能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接触了日本最本土的发音,文化和材料,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研究,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本科毕业后李教授就留校工作了,同时从事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学的研究。在他看来,教学不是对自己研究时间的一种占据和浪费,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己的科研意识和选题。直到现在,李教授还在日语系给本科生上课,而且本科生的课程远远多于硕士和博士的。对于记者的疑问“许多老师平衡不好科研和教学”,李教授迅疾而自信回答道:“我是一个例外。”

在他看来,能教授自己喜欢的文学是种莫大的幸福。李教授说,“本科生的课程是我口头表述的科研,而那些论文只是文字的表述而已。”不久前全国最受欢迎的大学教授的评选中,李教授高居第二。

虽然有那么多的课程要上,那么多相关的行政事务要处理,那么多科研项目要费神,李教授依然要在每晚睡觉前看日语原著小说,早起后亦不例外,否则便夜不能寐,白天亦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和生活。正是带着对日语和日本文学的无限热忱,李教授一路走来在教学和科研上被鲜花和荣誉簇拥着却坚守着最初的纯净和清醒,坚守着他对“初恋情人”的款款深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