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牛村(河北石家庄栾城区西营乡下辖村)

由网友(冷笑一直徘徊在脸蛋上)分享简介:前牛村,齐村有耕地总面积二八七.五亩(此中:田四二.六亩,地二四四.九亩),人均耕地一.零五亩,首要莳植玉米等做物;领有林地二一三七.二亩,此中经济林因地四零亩,人均经济林因地零.一五亩,首要莳植核桃等经济林因;草地四一一亩;荒山荒地二五三零.八亩,其余面积一六二三.五亩。中文名前牛村年均气温一四℃所属地域冀中平本西部...

前牛村,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87.5亩(其中:田42.6亩,地244.9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137.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5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草地411亩;荒山荒地2530.8亩,其他面积1623.5亩。

中文名

前牛村

年均气温

14℃

所属地区

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东南方。

行政类别

气候情况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面积

287.5亩(2008)

耕地面积

287.5亩

村情概况

美丽乡村之河北东牛村

前牛村位于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东南方。

【地质地貌】

属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平原分区,冀中地层小区的最南部,境域均由第四纪地层覆盖。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区的河淮台向斜与山西台隆的过渡地带。

晚元古代曾为浅海。晚元古代后期变为陆地。后时为浅海,时为陆地,形成滨海沼泽相含煤地层。二迭纪至三迭纪为陆相冲洪积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红色砂泥岩沉积。从侏罗纪开始,造山运动加剧。从新第三纪开始,境域全部处于地壳运动沉降区,接受了厚达千米以上的冲洪积地层,形成今日的山前倾斜平原。?

属太行山东麓山前倾斜平原的南部,由滹沱河洪积冲积扇南缘、槐沙河洪积冲积扇的北部及其扇间洼地所组成,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海拔45~66米,坡度一般为千分之一,地势平坦。地貌形态可划分为条形波状高地与低地两种,走向西北~东南,相对高差1~2米。

【气候】

位于东部季风区,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总特征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雾,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474?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5天,年日照总时数2521?9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25?438千卡/厘米,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

2005年,全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低气温-12?5℃(1月1日),极端最高气温41?6℃(6月23日);年降水量423?7毫米,较常年偏少。最长连续降水日数5天,降水量42?5毫米,出现在7月31日~8月4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67?4毫米(7月23日);连续无雨雪天数71天(10月21日~12月30日),年平均相对湿度62%,日照总时数2397?4小时,无霜期219天,初霜期10月29日,终霜期3月28日。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话,无路灯。全村有50户饮用井水,有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9.29%)。有5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83.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分别占总数的89.29%和72.73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4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建有小水窖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2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0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2.65万元,占总收入的68.55%;畜牧业收入18.6万元,占总收入的24.2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8头,肉牛31头,禽121只);林业收入7.8万元,占总收入的10.16%;第二、三产业收入2.4万元,占总收入的3.13%;工资性收入4.1万元,占总收入的5.33%。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3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3万元。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3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0.04%。该村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55户,共有乡村人口273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28人。其中农业人口273人,劳动力18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257人,少数民族10人,布朗族6人。

到2008年底该村有五保户4人,享受低保人数2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7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0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10户,占农户总数的18.18%。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里强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酒房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7公里,距离中学2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8人,其中小学生38人,中学生80人,入学率均达100%。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7.51亩。农村集体总收入76.8万元,固定资产总额36.5万元,村集体经营收益40.30万元,村内财务实行自行管理,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2个,党员总数8人,党员中男党员7 人,女党员1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饮水;电力改造方面。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烤烟、核桃种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