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厚村(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尖山乡仁厚村)

由网友(浅醉丶且听风吟)分享简介:仁厚村委会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尖山城的1个行政村,地处尖山城西南面,距城当局地点地一二私里,到城门路为土路,接通利便,距镇雄县乡三九私里。东面邻因珠,西面邻芒部,北面邻大湾。辖先峰、大山等二零个村平易近小组。中文名仁厚村地舆位置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尖山城西南面下辖地域先峰、大山等二零个村平易近小组所属地域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尖山城...

仁厚村委会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尖山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尖山乡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镇雄县城39公里。东面邻果珠,西面邻芒部,北面邻大湾。辖先峰、大山等20个村民小组。

中文名

仁厚村

地理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尖山乡东北面

下辖地区

先峰、大山等20个村民小组

所属地区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尖山乡

耕地面积

4079亩

简介

云南镇雄发生山体滑坡事故 已有8人遇难

现有农户1422户,共6001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5993人,劳动力2355人。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23550亩,海拔1340米,年平均气温23.5℃,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079亩,林地8748亩,人均耕地0.68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养殖收入为主,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2471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8元。村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今后仁厚村委会的发展重点主要是:种植和养殖,增加果林特色产业种植面积4000亩,养殖业方面发展改良牛625头猪),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一五规划结束时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320元。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160户饮用井水,有496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7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0户。该进村道路为土路;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150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10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0亩。该村到2013年底,有62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1]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709.00亩(其中:田0.00亩,地4709.00亩),人均耕地1.10亩,主要种植粮烟等作物;拥有林地874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600.00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24717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36.84万元,畜牧业收入606.43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86头,肉牛64头,肉羊0头);林业收入14.6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30.22万元,工资性收入10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8.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9.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46人,在省内务工646人,到省外务工1595人。[2]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和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13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84.00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1300亩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422户,共乡村人口6001人,其中男性3019人,女性2982人。其中农业人口5993人,劳动力2355人。到2013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5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4.5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268户。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仁厚小学、陇家湾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尖山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12.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1049人,中学生176人。[3]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30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709.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179.49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4]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4个,党员总数87人,党员中男党员80人,女党员7人。团员0人。[5]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地处半山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要求地上级资助修通村组公路,为普九目标全面实现,要求在仁厚修建附设中学一所,解决村距中学远的困难,要求架通联网电,解决农民照明问题,还要求及时修建村卫生所,解决无诊所,群众就医难。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种植庭园经济1000亩 养殖业 养冻改黄牛127头 养猪655头。

参考资料

1.基础设施 · -(引用日期:2015-11-07)

2.农村经济 · -(引用日期:2015-11-10)

3.文化教育 · -(引用日期:2015-12-15)

4.村务公开 · -(引用日期:2015-11-11)

5.基层组织 · -(引用日期:2015-12-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