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由网友(渐行渐远渐陌生)分享简介:二零零八年,熟物教诲博科招熟。 二零一零年,化教原科招熟。 二零一零年普低化教原科业余起头招熟。概述贵州师范教院化教取熟命科教教院,前身是贵州教诲教院化教系,初修于一九八零年,一九八五年景低化教原科业余招熟,一九九三年景低化教教诲博科业余以及函授原科业余招熟,二零零五年招收获低熟物教诲原、博科业余教熟。除了举办低降博、低降...

2008年,生物教育专科招生。 2010年,化学本科招生。 2010年普高化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概述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举行2010级化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工作启动大会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贵州教育学院化学系,始建于1980年,1985年成高化学本科专业招生,1993年成高化学教育专科专业和函授本科专业招生,2005年招收成高生物教育本、专科专业学生。除举办高升专、高升本、专升本各种不同层次的脱产、函授学历教育外,我院还承办了各种类型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及化学、生物实验技术人员短期培训班40余期,共向社会输送五千余名合格的本、专科人才,为贵州省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学化学及中学生物教师,他们大多数成为贵州基层中学的骨干教师,还有相当部分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办学二十多年,为贵州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适应高等教育和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走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道路,2005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高等教育,我院化学教育专科专业被确定为首批招生专业之一。2008年,生物教育专科招生。2009年生化制药技术专科招生。2010年,化学本科招生。200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贵州教育学院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2009年8月,依据《贵州师范学院内设机构调整更名方案》,化学系更名为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665人,其中普高专科生592人,成高本、专科生73人。设有普高专科专业3个: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生化制药技术;成高专科专业1个:生物教育;成高本科专业2个:化学教育、生物教育。2010年普高化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师资队伍

学院下设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及化工、生物基础、生物专业、制药、教学法等八个教研室。目前有校内专(兼)职教师37人,其中教授4人,占11%,副教授(高级实验师)15人,占41%,讲师11人,占30%,副高以上职称者占教师总数的52%。教师中有博士6人(含在读博士1人),占17%,有硕士17人(含在读硕士1人),占46%,硕、博学历者占教师总数的63%。35岁以下青年教师21人,占57%,36~45岁教师6人,占6%,46~55岁教师9人,占24%,55岁以上教师1人,占3%。教师分别毕业于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北京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师大、贵州师大、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省内外重点大学。有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基本合理。

办学资源

学院现有基础化学实验室、基础生物实验室、制药基础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室和中学教学法实验室等五大类实验室,总建筑面积14200 m。有大小各类实验室88间。

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尤其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部、厅级科研项目42项,现有各级在研项目25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梁希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部级)二等奖1项,省、厅级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35篇,被SCI、CA收录6篇。

自普高招生以来,我院秉承注重教学质量的一贯传统,狠抓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普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每年都有数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中期选拔考试,被录取到贵州师范大学(本科)继续学习。我院的中期选拔录取率逐年上升,07年为2.70%,08年为13.89%,09年为15.38%,在学校名列前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