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文化馆(宿松县文化馆)

由网友(云仙)分享简介:宿紧县文明馆初修于一九五零年,是当局创造的非盈利性的私损职业单元。现有员工一二人,此中低级职称一人,中级职称五人,低级职称六人。注释宿紧县文明馆内设“非物资文明遗产掩护办私室”、“文艺部”、“训练部”。文明馆的首要社会本能机能是向国民群众宣传党以及当局的大政目标、政策、法令、法例,是向国民群众普及科教文明常识的教导站,是组织...

宿松县文化馆始建于1950年,是政府设立的非盈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6人。

正文

宿松县文化艺术 宿松县文化艺术休闲娱乐

宿松县文化馆内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文艺部”、“培训部”。文化馆的主要社会职能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是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辅导站,是组织指导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阵地,是发展城乡先进文化的主力军。

建馆56年来,文化馆在上级文化部和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在文化局党组的正确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群众性文艺活动的组织指导任务和一系列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方面,把具有宿松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南词”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将“断丝弦锣鼓”成功申报为省级名录项目。同时,为丰富我县广大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6年10月,宿松县政府通过置换老馆,再购新馆的方法,投资300万元,崭新的宿松县文化整装上阵,1500平方米的空间焕发了工作人员打造“群众艺术殿堂,市民文化乐园”的梦想。进入2007年,宿松县文化馆“四面开花”,广场演出、艺术展览、剧场展演、赴省参赛、艺术培训等,不断拓展着文化馆文化服务的领域。其公益性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兑现。我们坚守这块阵地,全身心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让他们享受的文化权益,最大可能地汲取政府提供的文化滋养,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