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保山(荆保山)

由网友(莪の吢、伱吥懂╮)分享简介:荆保山,男,山西省平陆县公营林场护林员,一九五二年七月出熟,一九七一年七月进党,低中文明。荆保山曾是1名正在青匿低本守卫国度沉要输油管谈的管线兵。中文名荆保山性别男出诞辰期一九五二年七月平易近族汉族国籍中国出熟地山西平陆事业护林员人物履历荆保山一九七零年退伍,第2年便插手了中国共产党,正在海拔五零零零多米的唐古推山上1湿便是一...

荆保山,男,山西省平陆县国营林场护林员,1952年7月出生,1971年7月入党,高中文化。荆保山曾是一名在青藏高原保卫国家重要输油管道的管线兵。

中文名

荆保山

性别

出生日期

1952年7月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山西平陆

职业

护林员

人物经历

450 荆保山

荆保山1970年入伍,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一干就是17年,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团以上嘉奖。1987年转业分配到运城市平陆县国营林场云盖寺望台工作。

在海拔1460米的云盖寺�望台上,荆保山守望着10万亩油松,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寂和艰辛,如钉子般深扎在山顶,把一生最美好的24年奉献给了中条山和护林事业。24年来,他共清查各类进山人员2万多人次,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50多次。为确保山林安全,荆保山每年除了下雨天请两三天假外,从没有离开过山林,也没有回家过过一个团圆年。

人物事迹

“我与大山有剪不断的缘分!”

1970年冬,18岁的荆保山当兵去了几千里之外的唐古拉山。1987年,荆保山转业被安排到家乡的平陆县国营林场工作。就这样,荆保山来到了位于中条山腹地、海拔1460米的云盖寺林区一个破破烂烂的�望台。

面对眼前这个破败简陋的“家”,荆保山后悔了。原想转业回来后好好孝敬父母、照顾妻儿,没想到又来到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但当第二天一早登上�望台,看着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松林时,他又告诫自己:“保山啊,这林子可是平陆几代人的心血,你一定要把它看好!”“妈妈,我叫保山,从唐古拉山到中条山,我与大山有剪不断的缘分!”他这样安慰年迈的母亲。“危险再大我也不能退缩!”

1999年2月2日,荆保山发现责任区外的小岭村有火情,向林场报告后,迅速赶往火灾点与土地庙灭火队员合力灭火。山高风大,火势凶猛,荆保山与2名队员逆火冲出,另外3名队员却永远留在了山里……

24年来,荆保山还无数次地与狼、狈、熊、野猪相遇;多次在山上病倒,自己熬草药治疗;多次遇大雪封山,断水断粮,靠吃野菜和雪水渡过难关。但困难没有吓倒荆保山,却更加坚定了他护林的决心。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危险再大我也不能退缩!”

“看山护林是我永远的责任”

长年在山上工作,加上煤气中毒后遗症,荆保山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肺气肿等疾病。即便如此,他隔三岔五就到山下挑水,大桶挑不动,就挑两个半桶。由于坡陡路滑,经常是好不容易到了山顶,水却洒了大半桶。

组织上见他年龄大了,多次想为他安排轻松一点儿的工作,但他却坚持留在山上。他舍不得离开那片熟悉的山林。他在日记里写道:“护林看山是我永远的责任。”

“为党做事吃点苦没啥”

荆保山热爱学习,勤于思考。他常说:“人在山上,心要向党。不学习,咱还算啥党员。”24年来,他记录了厚厚20本巡山记录。

利用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修理技术,荆保山经常自带工具和配件,义务为林场40个分散的观察点检修灭火机、对讲机、风力发电机、望远镜等护林装备。检修一趟下来,要步行300多公里,但他总是说:“咱一个护林员,能为党做事吃点苦没啥!”

在多年的巡山和火情观察中,荆保山积累了一套荒火、人为火、雷电火的丰富的识别经验,其火情报告的准确率令人信服。24年来,他不但确保了责任区内的山林安全,还多次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责任区外的火情,受到各级林业部门的嘉奖。

获奖记录

2010年被中共运城市委组织部表彰命名为“时代先锋”,

2010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