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蚌村(云南省普洱澜县上允镇曼蚌村)

由网友(久愛不厭@)分享简介:该行政村隶属澜沧县上允镇,地处上允镇东边,距镇当局地点地一零私里,到镇门路为土路,接通利便,距县乡一零二私里。东邻东河、大山城,南邻坝老,西邻南洼,北邻上允。辖老曼蚌、大芒费、卡卡等一五个村平易近小组。现有庄家七九五户,有村落人嘴三三二七人,此中农业人嘴三三一八人,逸能源二三四四人,此中从事第1财产人数二三零六人。齐村领土...

该行政村隶属澜沧县上允镇,地处上允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02公里。东邻东河、大山乡,南邻坝老,西邻南洼,北邻上允。辖老曼蚌、大芒费、卡卡等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95户,有乡村人口3327人,其中农业人口3318人,劳动力234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06人。

2020年普洱荣誉榜 60个亮点写就普洱 高分答卷

全村国土面积55.53平方公里,海拔1625米,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1189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8554亩,人均耕地2.6亩,林地11430.82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8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植业为主。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全村有685户通自来水,有11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5%)。有72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2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99%和4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6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7户(分别占总数的23%和19%)。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5辆,摩托车59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44亩,有效灌溉率为2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4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3亩。

中文名

曼蚌村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普洱市

面积

55.53平方公里

人口

3327人

地理位置

云南省普洱澜县上允镇曼蚌村

行政区类别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耕地面积

8,554.00亩

车牌代码

云J

电话区号

0879

气候条件

山地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554.00亩(其中:田2,044.00 亩,地6,510.00亩),人均耕地2.60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11,430.8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8亩,主要种植 草果、茶叶、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602.97亩;草地25,740.00亩;荒山荒地29,740.00亩,其他面积7,227.21亩等资源。

基础设施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168 户;全村有 1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1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9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93万元,占总收入的62%;畜牧业收入76万元,占总收入的1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900头,肉牛176 头,肉羊20 头);林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5%;第二、三产业收入78万元,占总收入的19%。农民人均纯收入798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09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0人(占劳动力的8%),在省内务工140人,到省外务工6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795户,共乡村人口3327人,其中男性1788人,女性1539人。其中农业人口3318人,劳动力2344人。该村以汉族、拉祜族、哈尼族、佤族为主混居地,其中汉族1067人、拉祜族874人,哈尼族851人、佤族527人,其他民族8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36人,参合率92%。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澜沧第二人民医院,卫生所面积为75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澜沧第二人民医院1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5个。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14,642.00平方米,拥有教师8人,在校学生263人,距离镇中学10.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37人,其中小学生263人,中学生74人。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 1 个,下设 7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1,少数民族党员 40 人,其中男党员65人、女党员 7人。

村委会由支书、副书记、副主任、支委委员、村委委员组成,下设 15 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支部 1 个,共有团员 38 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4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0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554.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463.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80万元,有固定资产33.5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4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1]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薄弱,缺少资金。。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发展烤烟种植和甘蔗种植。。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044.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47.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3亩。该村到2014年底,有71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参考资料

1.村务公开 · -(引用日期:2016-04-1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