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斋(廖少斋)

由网友(北岛荒°南城空)分享简介:廖长斋(一八八三~一九一三),原名传仪,字仲威,安徽淮南廖野湾村人。注释廖长斋(一八八三~一九一三),原名传仪,字仲威,安徽淮南廖野湾村人。常取廖海粟、廖璞杂、廖盘箴、廖子宾、廖瑞然、廖楚珍等廖氏青年以习武教文为名,奥秘举行反清勾当。清光绪310年(一九零四年)考进安徽军备书院,取同窗柏文蔚、常藩侯共进联盟会,并相取擘齐整...

廖少斋(1883~1913),本名传仪,字仲威,安徽淮南廖家湾村人。

正文

廖少斋(1883~1913),本名传仪,字仲威,安徽淮南廖家湾村人。常与廖海粟、廖璞纯、廖盘箴、廖子宾、廖瑞然、廖楚珍等廖氏青年以习武学文为名,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与同学柏文蔚、常藩侯共入同盟会,并相与擘划成立岳王会安庆分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毕业后,分配到新军第九镇当排长,不久任队长。仰慕徐锡麟的为人,时相过从,颇受影响。徐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未遂后,少斋避嫌弃官改姓易名逃避故乡。宣统二年(1909年)受同盟会派遣去贵州工作。武昌起义后,随广西北伐军回安徽,省督孙毓钧委任其为舒(城)合(肥)寿安抚使。柏文蔚改任少斋为革命第一军独立第五团团长,民国2年(1913年)柏文蔚讨袁,少斋奉命去寿县为张汇韬、袁家声襄理军务,迎击倪嗣冲。在凤台、寿县等地与倪军相持不下,恶战20余日,后因江西、南京等地讨袁失利,大势已去,不得已同张汇韬带领廖海粟、毕少山残部退往合肥,拟联合合肥驻军,再定行止。不料,合肥驻军营长夏永伦投倪,少斋被扣留,逼其缴械投敌。少斋坚贞不屈,8.10被夏杀害,年仅30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