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棠(爱国企业家)

由网友(幸福永远缺货)分享简介:黄景棠,男,一八七零年出熟于广东新宁(今台山市),清代终年广州商界里思惟激入的爱国人士,南粤无名度极低的真业野,是近代有平易近主思惟、有遥睹的爱国企业野。被誉为“羊乡大亨”。人物熟平黄景棠,清异治8年(一八七零)出熟于南洋。其父是新添坡、马去西亚1戴的闻名侨商黄福。野有很多财产以及莳植园。买卖10分成水,财力很是雄厚。黄景棠从...

黄景棠,男,1870年出生于广东新宁(今台山市),清朝末年广州商界里思想激进的爱国人士,南粤知名度极高的实业家,是近代有民主思想、有远见的爱国企业家。被誉为“羊城大亨”。

人物生平

手握 133万套房 ,价值13000亿元,中国最大炒房团浮出水面

黄景棠,清同治八年(1870)出生于南洋。其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的著名侨商黄福。家有许多产业和种植园。生意十分红火,财力非常雄厚。黄景棠从小就在其父身边度过他美好的童年,由于家庭富有,在幼年就受到严格的教养,因而少年时就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容易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早就树立将来要干一番事业的意志。

青年时代,大约在1888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离开家庭回到祖国,在广州继续求学。此后便在羊城定居下来,1895年,方25岁的黄景棠便开始踏入社会,他不选择寻觅功名走向仕途的道路,而是积极致力于工商业,成为清末广州绅商中的活跃份子。1905年广州市工商界的绅士、实业家们筹备成立“广州市总商会”,在组建会议上黄景棠当选为坐办(即办理商会内部事务的负责人)。黄景棠起初很积极协助正副会长主持会务,但后来觉得总商会被一些思想守旧的大绅商把持,依附官府权势,忽视商界利益,从中谋私利。他便毅然站起来独树一帜,自己广泛联系一些具有学识、有新思想、办事公正的商人,于1907年组织成立了一个《粤商自治会》。

《粤商自治会》成立之后,为广大商人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更令人瞩目的是,自治会同仁个个都积极代表商界参加维护国家主权的政治斗争。在广州一带的大小商人凡受到外国人或官吏欺负的,都愿意跑到《粤商自治会》来投诉,而《粤商自治会》也经常仗义执言秉公办理,挽救商人的损失,及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粤商自治会》的章程明确地表示了强烈的参与政治的要求,并规定该会有监督官吏之权而不必听命于官府。

《粤商自治会》的主张及行动必然获得广大商民的热烈支持,因为他们一反传统社会商人对官吏、官府毕恭毕敬的驯顺态度,经常对官府进行批评和抗议。1907年,英国借口西江航道治安不稳定,派出军舰深入珠江,游弋及横行江上,爱国人士对此非常激愤,黄景棠站起来领导商界同仁强烈反对英国攫夺西江缉捕权的斗争。

1908年《粤商自治会》在黄景棠的推动下,掀起一次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取得重大效果,打击了日寇企图利用经济手段入侵中国的野心,提高了广州市民抵抗外侮的爱国思想。在中日两国就东沙群岛的归属问题,及中葡两国举行关于澳门界址的谈判交涉时,粤商自治会召开大会,举行游行请愿,并通电中外痛斥清廷官吏,指责他们理政无能,丧权辱国,此事起了唤起民众觉醒起来的作用。粤商自治会的行为,在清廷官吏保守派绅商来看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们经常对粤商自治会进行诸多刁难,控制及破坏。官府把黄景棠等人视为眼中钉,时时刻刻想把他们拔掉,清廷曾发布上谕,指责黄景棠等人《殊非安分》,命令广东官吏对他们《严加管束》以防后患。

黄景棠是一位很有理想抱负的人,他在从事商业活动和办实业方面很有成绩。他在清末广东创办近代企业的热潮中表现很积极,很活跃。1906年2月3日,广州九大善堂,七十二行在总商会开会,黄景棠主持会议,向商界演说,鼓吹兴办铁路公司的必要性。在筹组铁路公司当中,他带头认购十万股,在他的带动下,商人们踊跃认股,很快就聚集了4400多万元,成为清末资本最雄厚的商办企业。

黄景棠当选为粤路公司的副办(相当于副董事长),在这次会议上还制定了方案,反对清廷广东总督岑春煊对铁路实施独霸控制权的做法,并迫使清廷释放绅商代表黎国雄,洗脱其无理强加的《破坏路政》的罪名。由于广州九大善堂,七十二行在广东社会以至海外粤籍华侨中有很大影响力,岑春煊从极力反对商办铁路转为大力支持。这是黄景棠在与清廷的经济斗争中的一次胜利,黄景棠还积极参与粤汉铁路和潮汕铁路的建设,对商办广东粤汉铁路公司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清末广东铁路的建设史上,黄景棠所发挥的作用,应当认真地为他记下重要的一笔。

黄景棠曾经以《家族合资》的形式,邀集同宗,同乡兄弟亲戚共同合资,开发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广州芳村一带的土地。他购置了一大片地产建造货仓、码头、楼房、店铺等,使芳村成为一片繁荣的地区,变成了广州一处令人瞩目的后院。此外,他还在光绪末年筹建横跨珠江的第一座《海珠大桥》,但由于时局的动乱及其它的一些原因,这一设想未能实现,他认为这是一桩憾事。然而,他所首创的建设《海珠大桥》的构想具有重大意义,终于使后来人把它实现了,可以说《海珠大桥》后来的建成,黄景棠曾经起着启发作用。黄景棠为人正直,有正义感,思想开明,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他在广州及芳村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医院及多项慈善事业,为广大群众所热爱和拥戴,曾被人们誉之为《华侨慈善家》。

黄景棠虽然是一位殷实商人、实业家,但他的素质与一般商绅不同,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很有文化修养,能说能写,能文能诗,并且酷爱艺术。他原来的住宅,位于现在的广州龙津西逢源大街,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环境清雅、逸致、宁静,富有艺术特色。他亲自定名为《小画舫斋》,是清末广州文人雅士常来雅集的地方,他经常邀请一些著名文人和有识之士前来雅集。他与同代的广东著名诗人丘逢甲、潘飞声、邱菽园、黄永等经常来往,相互酬唱,吟诗作对,表现出一派风流倜傥的风度。他的诗作典雅而深沉,具有扎实的功底。著有《倚剑楼诗草》传世。黄景棠刻意研究杜甫,其诗作带有少陵风格,如他的五言律诗《丙申纪年》的诗句就有所反映,诗曰:

“俯仰一长叹,时艰力不支;

尚沿周礼乐,渐改汉威仪:

痛哭千时策,苍茫感遇诗;

辅轩献天子,全仗老谋施。”

清末诗人黄永称其诗:“规模杜陵,必以忠君爱国为主义。”而诗人潘飞声曾赋诗赞扬黄景棠诗作的豪放风格,诗曰:

“侠传苍虹贯,词坛疾骑惊,

千金酬壮士,五字峙长城,

燕市登搂酒,秦关出塞筝,

过江名辈少,此笔独纵横。”

可见黄景棠并不只是一位《羊城大亨》大商贾、大实业家而已,而且是一位胸有才华的实实在在的诗人,从《倚剑楼诗草》里可以找到研究晚清广东社会及文学史方面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作为一位具有爱国思想、为正义而斗争的有识之士,为广东近代作过贡献的商界名人。黄景棠在历史上是应有一席地位的。

1911年夏天,黄景棠由于鼓动广州商人抵制清廷宣布实行《铁路国有》的措施而成为清廷缉捕的对象。在官府的淫威压迫之下,商绅们都纷纷畏事退缩了,黄景棠为形势所迫,在危险的关头远走南洋,避开风势,直至满清皇朝的统治被倾复之后才重返广州。1912年他回到广州之后,不久便因病逝世(具体日月不详),根据资料只写明黄景棠死于民国之初,时年仅四十余岁。

建造芳村长堤

1907年冬,黄景棠和一批爱国商人组织成立“粤商自治会”(属立宪派的政治团体),维护祖国主权及商人正当权益。黄景棠敏锐地看到和广州一水之隔的芳村,必然会发展成为广州的卫星城,成为码头仓库区。1906年左右,他以“家族合资”的形式,购置了芳村地区白鹅潭边大沙地、二沙地的大片土地,在芳村上冲(今过海隧道口)至芳村下冲(今下芳村轮渡码头),兴建一条长1000多米的芳村长堤。建堤的石料为花岗岩,每块石料长88厘米,宽高各70厘米,表面平整,据说建造时还以铅汁灌缝。现在芳村大堤还存有“美商佐治洋行界”、“黄余庆堂界”、“黄余昌堂界”、“黄佐善堂界”等刻石。芳村长堤建成后,把芳村陆地向白鹅潭伸展了250米,并在堤边栽种了一排榕树。但后来发现栽下的榕树有大量白蚁,要彻底根治才能建筑仓库。由于时局不稳,黄景棠的计划只完成了大堤部分。

芳村长堤建成后,以白鹅潭为中心,芳村、荔湾、海珠形成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而芳村的城市建设也由芳村长堤向纵深发展。

经90余年鹅潭风浪的冲击,芳村长堤依旧岿然不动。黄景棠对芳村建设所作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