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岛偷袭战(1942年美国与日本之间的战役)

由网友(一个人狠孤独)分享简介:一九四二年八月一七、一八日 由承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大将的授意,美国水师陆战队第2突击营对于承平洋日原占领下的马金群岛举行了1次突袭步履,步履目的是捣毁岛上的军事举措措施,汇集日军谍报,抓获日军俘获,和最沉要的转化日军注重力以加重在瓜达卡缴我岛做战美军的压力!中文名马金岛狙击战所在马金群岛时间一九四二年八月一七、一八日成果...

1942年8月17、18日 由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的授意,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二突击营对太平洋日本占领下的马金群岛进行了一次突袭行动,行动目的是摧毁岛上的军事设施,搜集日军情报,抓获日军俘虏,以及最重要的转移日军注意力以减轻正在瓜达卡纳尔岛作战美军的压力!

中文名

马金岛偷袭战

地点

马金群岛

时间

1942年8月17、18日

结果

美国胜利

交战各方

美国

参战方

美国,日本

基本简介

马金岛战役,美军兵力是日军的9倍,为何赢得那么 难看

海军陆战队第二突击营。营营长埃文斯-卡尔森之前曾经作为美军军事观察团成员到过抗战中的中国,会见并参观过共产党和所属抗日武装,并对游击战有兴趣,回国后不久卡尔森中校受罗斯福总统命令着组建海军陆战队第二突击营,并成担任营营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按照他在中国战场上受到的启示,他将这个营打造成了擅长特战的精锐部队!

相关人物

埃文斯-卡尔森,1896年2月26日出生,1946年以准将军衔退役,1947年5月27日病逝,后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背景介绍

下面再说说马金岛的自然状况,现属于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的马金群岛由两部分组成,大的环礁群岛被当时的美军称作马金环礁(MAKIN ATOLL)也被称作布塔里塔里岛,陆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在其北部的小岛被称作小马金岛。

选定马金岛作突袭目标,是因为岛上守军比较薄弱,据情报显示岛上可能只驻守有45名日军士兵,在最初制定的针对马金岛的作战方案里,由二营出动两个连外加营部抽调组成的指挥部,由营长卡尔森和副营长詹姆斯-罗斯福亲自指挥并参与行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J-罗斯福正是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大儿子。全体人员将搭乘两艘潜艇前往马金岛海域,其中营指挥部以及A连和B连的18人一共121人搭乘美海军亚尔古号布雷潜艇,其余的B连突击队员共计90人搭乘另一艘鹦鹉螺号(SS-168)前往,17日由马金岛登陆,18日撤退至小马金岛再搭乘在那里接应的两艘潜艇返回。

全体人员8月8日登艇出发,17日凌晨抵达马金岛附近海域,但由于恶劣的天气和海面风浪,卡尔森临时改变原来分散登陆的计划,决定两个连一起登陆到一个地区,但由于一些失误,一个排没收到这个命令结果导致这个排按照原计划独自行动,远离集体。登岛的主力部队也并不是很顺利,分乘动力橡皮艇的主力部队由于风浪,发生多起橡皮艇动力故障倾覆,造成许多落水的突击队员的武器丢失。

克服重重困难两个连在清晨5点30分左右登陆,很轻易的击溃了登陆地区防守的日军,但也惊动了全岛的日本守军。登陆后按预定计划A连由连长梅尔韦恩-C-帕姆雷(Merwyn C. Plumley)中尉的带领向西南方向的日军据点进发,B连在连长拉尔夫-柯依特(Ralph H. Coyt)上尉的带领下紧跟。

踏上征程的突击队员们受到了岛上日军守备部队的“热烈欢迎”雨林之中处处都可能隐藏着危险,有日军的机枪火力点封锁,不时还有日军狙击手隐藏在树上打冷枪,最要命的还数那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高喊着“BANZAI”(日语的万岁)的自杀式肉搏者!!不过还好,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员面对这种情况并未慌乱,沉着应战,消灭了两拨这样的万岁冲锋。在交火中奉命带领手下人开火吸引日军火力的克莱德-托马森(Clyde A. Thomason)中士不幸中弹牺牲,后来获追颁“荣誉勋章”他也成为二战中第一位获此勋章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在他牺牲后不久他的家乡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市民便自发募捐购买战争公债,用于购买两艘军舰,一艘是命名为亚特兰大号的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另一艘便命名为托马森号的巴克利级驱逐舰DE-203)大家小心翼翼的在热带雨林中摸索前行,由于时刻都可能有日军的火力冒出来,所以前进的异常困难。

中午11点30分左右,两架日军的轰炸机飞抵战区,卡尔森和他的突击队员们隐蔽在雨林里,轰炸机在盘旋几圈并未发现什么情况,也未得到地面日本守军的报告后,草草的扔下炸弹飞走了。

两个小时后,又有12架日本飞机飞抵,其中有两架是水上飞机,两架水上飞机带来了日军的增援部队。在试图降落在海岸边的时候遭到埋伏的突击队员的轻重火力的攻击,一架立即起火爆炸,另一架试图重新起飞逃走,结果失败自己撞毁。其余的飞机对突击队员的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狂轰炸,结果是收效甚微,有的攻击竟然还打在日本人自己的阵地上,最后只能撤退。

日本人有增援,有补给。突击队员们也不孤独,他们得到了当地居民的义务支援,运送补给,提供日军情报,帮助美国人消灭这些入侵者,对突击队员们也是一种莫大的精神鼓励,根据当地人提供的信息,卡尔森判断,岛上仍有大批的日本守军,而且日军的援军也正远远不断的赶来,他觉得形式越来越对己方不利(事实上是判断错误,事后证明经过激战岛上的守军已经基本被肃清)下午17点左右,他召集了营部会议,包括J-罗斯福在内军官都表示应该按照计划向小马金岛撤退为原计划的18号的撤离做准备,于是卡尔森听从大家的意见准备下令撤退。

19时30分,在留下20人作为掩护后,大部分人分乘来时乘坐的橡皮艇撤离,结果偏偏不巧,又有几艘橡皮艇的动力系统故障,队员们不得不试图划桨迎着海上的风浪前行,最终在与风浪对抗中落败,除少数一部分人员撤回到潜艇上剩下包括卡尔森在内120人不得已又撤回岸上!但是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武器已经在海上撤离时丢失了!只有起初负责掩护撤退的20人还留有完整的装备。当天午夜期间还数次发生与日军巡逻队的交火事件,几名日军被打死,己方也有哨兵负伤。最后关头卡尔森甚至想到了派出代表找日军谈判乞降,考虑到己方伤员需要救治,更因为他不想他的副手J-罗斯福就这样死在这里,这对总统对整个美军来说都将是一次士气上的沉重打击。在又一次举行了军官碰头会(罗斯福并未与会)讨论后,18日凌晨3点多,卡尔森派遣他的副官和一名突击队员前去与日军谈判并取得进展,但阴差阳错之下他们找来的日军士兵在谈判结束返回的时候被二营的流动哨击毙,投降遂告吹!就在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谈判的同时,J-罗斯福带领部分突击队员趁着风浪减弱的时候又一次尝试撤回到潜艇,结果成功了,岸上留下了卡尔森和约70名突击队员。先前外出负责谈判的两人回报说据观察岛上已经没有有组织的有规模的日军部队了,卡尔森半信半疑,于是组织巡逻队在岛上进行搜索,看能否找到敌人或者是一些补给,果然除了击毙两名落单的日军外,剩下的只是一片狼藉,在破坏了岛上一些军需库和军事设施后,剩下的一整天里他们几乎都在试图和接应的潜艇取得联系,日军方面除了派出飞机继续对岛上的突击队员做徒劳攻击,并无别的动作。

当晚亚尔古和鹦鹉螺号准备靠岸接应,但是队员们的橡皮艇已经不够用,无法全部转移到潜艇上,无奈在向当地老乡征用了几艘渔船后总算全体人员才返回到潜艇上,由于撤离混乱,两个潜艇上的人员编制被打乱!也没有统计出准确损失数字。

抵达珍珠港后清点发现阵亡18人,失踪12人(有三人后被证实阵亡)!这12人中的9人便是本文开头提到的与大部队失散分开的那个排!他们登岛后一直远离主战场,迷失在密林之中,后来得到老乡的帮助,躲避日军的搜捕,直到30日才向日军投降,几周后被转移到夸贾林环岛上全部被日军斩首。

卡尔森在后来的报告中说,光是他亲自清点过的,就有83具被击毙的日军的尸体,再加上当地人向他提供的信息,估算可能一共有160多名日军被击毙,包括来自日军两架被击毁的水上飞机和登陆艇上的增援部队,除此之外,原计划中的任务目标基本没有实现,行动中并未抓获一名日军俘虏,并未得到重要的日军军事情报,甚至并未减少瓜岛战役中的日军数量,相反的日军反而加强了对马金岛及其所在地区的整个吉尔伯特群岛的防御力量,加固了防御工事!以至于在后来43—44年的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战役中美军受到惨重的损失。卡尔森和他的突击队员回到珍珠港后收到英雄式的欢迎!尽管他们回来的时候个个狼狈不堪。卡尔森本人因为本次行动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并收到大众媒体的大力吹捧,但参与此次行动的下级军官事后对于他却有很多微词,特别是关于他在18日凌晨决定要向日军投降的决定,丧失了一个军人的尊严要知道那儿已经没有什么日军了,他们完全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从容的撤离。

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次对突击队员来说不太成功的行动对整个太平洋地区的美军士气有一种积极的影响,而且此次行动检验了美海军陆战队的特种作战能力和战术,为以后的一些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