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寒菜(出自《连云港市志》的食品)

由网友(守护)分享简介:过暑菜是连云港市海州地域独有的1种菜。正在港乡堪称众所周知。过暑菜分为乡里以及乡外两种,海州乡里的过暑菜少有花边,鸣花叶过暑菜,食之辛辣中略戴清喷鼻味,烧进去汤黑汁鲜、养分富厚;海州乡外的过暑菜没有少花边,汤汁略白,并且口胃也要稍次之。中文名过暑菜外文名无类型10字花科集叶白菜类来由 《连云港市志》食物特色每一年阳历89月里,把菜...

过寒菜是连云港市海州地区特有的一种菜。在港城可谓家喻户晓。过寒菜分为城里和城外两种,海州城里的过寒菜长有花边,叫花叶过寒菜,食之辛辣中略带清香味,烧出来汤白汁鲜、营养丰富;海州城外的过寒菜不长花边,汤汁略黑,而且口味也要稍次之。

中文名

过寒菜

外文名

类型

十字花科散叶黑菜类

出处

《连云港市志》

食品特点

陕西黄河边这座古城太有文化了 尝个特色美食,都满满的文化底蕴

每年阴历八九月里,把菜籽播撒在翻过多遍的熟地里,个把月之后,待苗成菜,再选取壮苗,一株株揪去大叶,移栽一次。为了防止冻害,菜要栽深,并在菜上覆盖碎草,有条件的还可以披上草帘(不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否则味道就变了)。经过一冬保鲜环境里的慢慢生长,过寒菜在春节前后,也就是过了立春,就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了。由于这个时节大白菜已经过时,大棚蔬菜还在培育生长中,过寒菜打个时间差,加上市民们图个新鲜,总是要卖个好价钱的。

过寒菜口味微苦、微辣,吃起来有点像野菜,而又绝非任何野菜能与之相比的,人们还流传着“‘五九’、‘六九’最好吃,‘七九’、‘八九’还可以”的说法,是正宗的海州地方小菜。它的烹制方法也很多,最传统的吃法当属清炒,或焯水后放入糖、盐、醋、芝麻油和海米,凉拌着吃。过寒菜还可以烧肉,在排骨即将出锅前,把过寒菜洗净后简单改刀,或干脆择洗干净,放入锅内稍微焖一下,便可以盛盘品尝鲜嫩的过寒菜和美味的排骨了。利用过寒菜的特殊味道拌以虾皮、鸡蛋做成三鲜饺子,或拌以猪肉馅做成荤馅饺子,更是风味独特,入口绵鲜微辣、苦中带甘、菜香飘溢,让人口齿留香。

相关典故

奇怪的是过寒菜只在海州长,出了海州就无法生长,外地根本没有。在这背后,有一个感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海州城里土质差,不能生长蔬菜,百姓成年累月啃黑窝头,而城里有钱人就去外地买菜吃。有个财主菜吃不了,就倒在后园,他家有个丫头叫葛寒,见菜扔了可惜,便拾起来偷偷送给穷苦乡亲们吃,大家很感激她。

可这件事让财主知道了,他把葛寒打得死去活来,还撵她去山上放羊。寒冬的一天,葛寒在山坡上放羊,想起小时候听妈妈讲过山神奶奶的故事,就对着大山哭喊道:“山神奶奶——山神奶奶——求你帮帮忙。”刚喊完,只见前面的草丛里爬出一条大蛇,吓得葛寒连连后退。这时大蛇抬起头说话了:“葛寒,你叫我吗?别怕,我就是山神奶奶。”说着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问她有什么难事。葛寒欣喜万分,求山神奶奶把她带到一个好地方,再帮助乡亲们弄菜吃。可山神奶奶却说,只能帮葛寒办一件事,而且要让乡亲们有菜吃,还需要一个人化为菜才行。葛寒听了牙一咬、心一横,跪倒在山神奶奶面前说:“山神奶奶,你把我变成菜吧,我愿意。”最后,山神奶奶把葛寒的躯壳变成了菜。

当天夜里,乡亲们梦见葛寒挨家叫大家去地里收菜吃,清早开门一看,果然房前屋后都长着绿油油的菜。乡亲们欣喜极了,但得知这菜是葛寒变的,个个感动万分,叫这救命菜为“葛寒菜”。后来大家叫走了嘴,就成为“过寒菜”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