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1985年成立于江苏的科研院所)

由网友(〃伪笑、似真ぐ)分享简介:私安部接通办理科教研究所(简称“接科所”)直属于中华国民共以及国私安部,于一九八五年景立,座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博门从事门路接通办理使用技能研究的私损性科研机构。研究所首要致力于私安接通办理营业疑息化、门路接通变乱预防及判定、都会以及私路接通管控、私安接通办理大数据及云计较、物联网涉车办理、私安接通批示中间设置装备摆设、机动车及驾...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简称“交科所”)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1985年成立,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专门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应用技术研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致力于公安交通管理业务信息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及鉴定、城市和公路交通管控、公安交通管理大数据及云计算、物联网涉车管理、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机动车及驾驶人牌证、交通安全宣教设备和基地建设等技术研发应用,承担全国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和交警执法装备质量监督检测、全国公安交警干部培训等业务。

根据2018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有300多的人科研团队,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6人,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内设4个管理部门、9个业务部门,管理2个公司。

中文名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外文名

Traff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别名

交科所·TMRI

成立时间

1985年

办公驻地

江苏省无锡市

机构类型

事业单位

性质

科研院所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钱荣路88号

历史沿革

1985年,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1988年,全国交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成立。[1]

1993年,经公安部批准,依托研究所成立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

1995年,国家科委授牌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2000年,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交通标委会)成立,是经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成立的部属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秘书处设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4]

2007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授权,成立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

2010年8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5]

2012年12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心经公安部批准正式成立,是公安部直属管理的专门从事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的权威机构。[6]

2013年8月,研究所对原有的交通安全实验室、公路交通监控技术实验室、全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中心进一步整合扩建,正式提出组建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实验室。[7]11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院士工作站于正式获批成立。[8]12月,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实验室被正式批准并授牌。[7]

2016年10月31日,由研究所承办的“智能交通与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无锡举办。[9]12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及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机构)进行了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现场评审,检测中心顺利通过评审,检测及检验认可能力增至150项。[10]

2017年3月10日,铁道警察学院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签订了校所合作协议。6月30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交通管理局,无锡市政府等领导为道路交通集成优化与安全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研究所为实验室依托单位[11]。8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签订研究所“共建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协议”。[11]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18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有300多人的科研团队,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6人,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享受公安部特殊津贴,2人入选省市特殊贡献专家,3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人选,11人受聘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铁道警察学院等高校担任兼职教授。[12]

中国工程院院士

(2人):

王正国(双聘)[8]、李骏(双聘)[13]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姜良维[14]

公安部特殊津贴专家:

姜良维、俞春俊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孙正良[15]

(注:以上名单因资料缺少等原因不全)

科研部门

根据2018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拥有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及6个所属实验室,并分别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和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设立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12]

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

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道路交通集成优化与安全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1个):

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所属实验室(6个):

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实验室、交通事故分析鉴定技术实验室、公路交通管控技术实验室、城市交通控制技术实验室、交通管理牌证及RFID技术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和数据分析实验室

机构成就

研究成果

根据2018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先后承担完成“七五”至“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以及科技部、公安部等部委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余项,取得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等科研成果30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8项,软件著作权185项。[12]

2015年3月19日,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资金项目《城市道路交通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等2项项目通过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16]

2017年1月,交通安全部董伟光博士获得省“双创计划”资助,资助项目为“交通事故现场车底自动勘查机器人”,资助金额15万元。[17]

2017年9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研究所为该标准修订的第一负责起草单位[11][11]

2017年12月5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通过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等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编号:2014BAG03B00)的项目验收。[18]

2017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7年第32期中国国家标准公告,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机动车电子标识通用规范 第1部分:汽车》(GB/T35789.1-2017)等6项汽车电子标识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19]

荣誉表彰

根据2018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三等奖1次,其他省部级奖励40余项。

2014年9月22日,信息技术部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1月8日,研究所承担的“高速公路警情监测预警与公安交通安全执法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12月15日,被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评为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 博士后培养

根据2018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接受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江苏省博士后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共同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共有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主要从事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干预技术、交通事故信息综合分析、视频车辆目标数字化建库技术研究、重点车辆事故机制分析及交通风险模型等方面研究。[5]

教学建设

• 交通管理业务培训

根据2018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全国交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建立了由公安部交管局、交通科研所、基层交管部门业务骨干以及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组成的教官队伍,拥有核心课件12门、合作培训教材20册、交警业务训练教材等22册;累计承办培训班329期,培训交通管理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25400余人。[1]

• 涉外培训和智力引进

1998年起,研究所建立了境外培训和国外专家智力引进两种涉外培训渠道,先后组织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巴西等国境外培训班21期,培训428人次,邀请来自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级警官、专家开展智力引进培训班22期、培训学员1603人次。[1]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研究所所徽由英文缩写“TMRI”构成,四周环绕不规则圆。[12]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文化宗旨

• 核心价值观

严谨、创新、奉献、卓越:

做人做事,要稳重踏实、细致严谨,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爱岗敬业、服务奉献,要锐意进取,追求卓越。

• 发展愿景

科技让道路交通更安全更畅通:

交科所作为公安部直属的公益性科研机构,负责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相关科技的研发推广、干部培训和设备检测,为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决策、交警一线实战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 奋斗目标

成为中国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道路交通科研机构:

通过全所员工共同努力,把交科所建设成为道路交通领域国内一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测培训基地,在人才实力、科研水平、成果应用方面成为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12]

参考资料

1.全国交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简介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引用日期:2018-09-07)

2.国家交通安全产品检测中心介绍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引用日期:2018-09-07)

3.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引用日期:2018-09-07)

4.交通管理标委会秘书处简介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引用日期:2018-09-07)

5.博士后工作站简介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引用日期:2018-09-0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