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滩遗址(兔儿滩遗址)

由网友(独白)分享简介:兔儿滩遗迹,位于青海省异德县巴沟城连合村南侧,工具少约一五零米,南北严约八零米,是连合村农平易近正在二零世纪七零年月中期举行农田基原设置装备摆设时偶尔发明的。一九八三年省文物考古队试掘后,确证为马野窑文明半山类型,一九八六年七月,列为省级重心文物掩护单元。中文名兔儿滩遗迹外文名Rabbit Beach所属地域青海省异德县种别遗迹票价...

兔儿滩遗址,位于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南侧,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80米,是团结村农民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偶然发现的。1983年省文物考古队试掘后,确证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1986年7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兔儿滩遗址

外文名

Rabbit Beach

所属地区

青海省同德县

类别

遗址

票价

免费

简介

青海古遗址有哪些

兔儿滩遗址

发掘中,清理了圆型土窑一座,直径约80厘米,深40厘米,窑顶及东部已被洪水冲毁,窑底铺有河卵石,窑内有6件未出窑的陶罐和木炭,窑口、火膛、烟囱塌毁不清,还清理出墓葬2处,相隔80厘米,均系土坑葬,墓坑四角呈弧形。一座面部稍被水冲毁,残长270厘米、宽100厘米、深124厘米,内葬1仰身直体成年女性,头向东,下肢小腿被水冲去,随葬器物集中放置在头向的上部,共计11件陶器。另一座长185厘米、宽100厘米、深140厘米,内葬一青年,骨架因碰动显得凌乱,随葬有4个陶罐,放置在头向的上部。

主要景观

从两座墓葬的规模大小、随葬品的多少、葬式的异同等方面研究,兔儿滩遗址具有母系氏族制的特点,氏族成员之间基本没有主从、贵践贫富之分,男女之间基本是平等的,其社会性质应处在血缘关系为纽带、母系为中心的原始氏族公社阶段。从随葬品中未发现石斧、石刀、骨镞、陶纺轮等生产工具和绿松石、串珠等装饰品等方面分析,兔儿滩遗址尚处于半山类型早期,生产水平低下。这次试掘共出土文物25件,其中陶壶8个、陶碗3个、陶罐14个。这些文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泥质红陶器,共4件,陶质细腻,呈砖红色,泥条盘筑手制彩绘;一类为加砂粗红陶系,共21件,陶质坚硬火候高,胎壁薄,其中5件带有黑彩。

历史

虽然它们的胎质不同,制形各异,但造型均匀对称,饰纹和谐统一,证明属半山型早期,不仅有相对独立的生产部门分工,而且具有感觉来反映自然的高超手工技艺,为研究黄河上游最西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