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子村(正子村)

由网友(非谁不可)分享简介:邪子村,离归龙墟仅一私里,现有九百多村平易近,近二零零户野庭。10几年前,邪子村因为经济掉队,曾是1个遥近有名的乱村、穷村、落伍村。正在天下上下鼓起设置装备摆设新屯子冷潮后,邪子村正在下级党委果撑持下,鼎力大举增强村“两委”班子设置装备摆设,踊跃指导群众成长特点经济,慢慢完美村的各项根蒂根基举措措施设置装备摆设,增强村里的文明设置装备摆设,提倡文化新风,与患上了沉大的成就。...

正子村,离回龙墟仅1公里,现有9百多村民,近200户家庭。十几年前,正子村由于经济落后,曾是一个远近有名的乱村、穷村、后进村。在全国上下兴起建设新农村热潮后,正子村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大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完善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里的文化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基层建设

好日子都是苦出来的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结务实的村“两委”班子是改变村落后面貌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正子村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大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一些年富力强、有开拓精神的年轻干部被村民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同时大力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全体干部的素质。为了改变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现状,他们积极筹措资金,于近年建成了一座占地11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建立、完善了党员学习活动室、婚育学校、阅览室,上级还给村购买了电视机、VCD机等电教设备,村订了《南方日报》、《韶关日报》、《家庭》、《人之初》等报纸、书刊。依托学习室、阅览室,干部们自觉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等知识,提高了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的能力,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针对原村财务村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村委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他们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取信于民,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特别是涉及经济发展、开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问题均由村‘两委’、村民代表讨论决定,并在政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计生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村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村干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正子村一举甩掉了落后帽子,村党支部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发展种植地膜花生和尖椒   从本村的实际出发,村“两委”班子选定了种植地膜花生和尖椒为该村的特色产业。以前,正子村近7百亩水田种植的多是水稻、黄豆,产值低,收入少。为了带动村民种植地膜花生,在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村干部发动村民办了一个连片100亩的地膜花生种植示范点。通过对比,利用良种良法种的花生比常规种的花生效益要高很多,农民尝到甜头后,年年自觉种植地膜花生,如今全村共种下了地膜花生近400多亩,每亩地膜花生比传统花生可增加收入150多元,仅此项收入可为全村种植户增加收入达70多万元。在发展尖椒种植时,也是采取示范带动的方法。村干部首先组织余中组、群英组2个组集起40亩水田租给农户试种尖椒。尖椒一年亩产可达5000多斤,当年尖椒夺取了大丰收,并且价格达到了每斤1元,这些试种的村民赚得笑开了怀,尖椒生产一举在全村铺开。目前全村种植了100亩尖椒,仅此项收入可为全村种植户增加收入达60多万元。村民的口袋涨起来了,村里的本康房也多起来了。目前,全村村近200户家庭中有150多户建了红砖房,60多户家庭还建了沼气。为了改善村里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村干部经常组织村民修筑村内坑洼不平的道路,并在近年向公路部门争取资金铺好了2.3公里水泥路。2004年,村干部引导村民自投劳力,自筹资金建水池安装自来水,目前,该村95%家庭用上了自来水。为了改变村民文化生活单调的现状,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村委花一定的资金支持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2005年、2006年该村参加镇举办的男子篮球赛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二名。去年该村还被县里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