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色勒峰(克孜色勒峰)

由网友(快到怀里来)分享简介:克孜色勒峰海拔六五二五米,位于新疆阿克陶境内,以及闻名的慕士塔格峰(七五四六米)隔湖(卡推库里湖)相视,故国的最西端,最初1缕阴光褪来之处。别号私格我4峰山岳详情克孜色勒,故国的最西端,最初1缕阴光褪来之处。克孜色勒峰,又称私格我4峰,海拔六五二五米,位于新疆阿克陶境内,以及闻名的慕士塔格峰(七五四六米)隔湖(卡推库里...

克孜色勒峰海拔6525米,位于新疆阿克陶境内,和著名的慕士塔格峰(7546米)隔湖(卡拉库里湖)相望,祖国的最西端,最后一缕阳光褪去的地方。

别名

公格尔四峰

山峰概况

北大山鹰社2013克孜色勒峰登山报告会举行

克孜色勒,祖国的最西端,最后一缕阳光褪去的地方。

克孜色勒峰,又称公格尔四峰,海拔6525米,位于新疆阿克陶境内,和著名的慕士塔格峰(7546米)隔湖(卡拉库里湖)相望。其周围雪峰林立,和著名的公格尔山,公格尔九别峰,库克色勒等,大致呈东西方向一字排开,同属喀喇昆仑山脉。克孜色勒峰山体高大雄伟,山下发育着广阔的现代冰川,景色苍凉壮丽。

右为卫星图像上的克孜色勒,慕士塔格峰(7546米)与卡拉库里湖。

攀登历史

(不完全统计)

1999年8月,北京大学飘柔登山队攀登,9人登顶。

2008年7月,清华大学登山队攀登,未登顶。

气候

克孜色勒峰气候多变,雪崩比较频繁,无论大本营或是高山营地,都能听到或看到冰雪崩蹋。和许多新疆的雪山一样,每年的7、8月,是登山的黄金季节,但没有幕士塔格地区天气好,好坏天气周期性更替明显。

攀登路线及其难点

攀登路线概述

山峰

克孜色勒,海拔6525米,位于新疆阿克陶县境内,属西昆仑山脉。攀登路线为西山脊路线。

进山路线

喀什到卡拉库里湖。新疆登协在卡湖湖畔蛇有临时工作站和联络官,负责慕士塔格峰和公格尔诸峰的攀登联络和驼队的安排。在卡湖设立过渡营地。卡湖到大本营,约需1天的行程。喀什海拔?米,过渡营地(卡拉库里湖畔)海拔3510米,本营4300米。

攀登路线

攀登路线为西山脊路线。攀登高差2270米,共架设路线绳?米。本营海拔4300米,搭建2顶大帐篷。换鞋处(ABC)海拔4945米。一号营地(C1)海拔4900米,搭建高山帐2顶。二号营地(C2)海拔5800米,搭建高山帐2顶。顶峰(Top)海拔6525米。 BC-ABC:碎石坡+冰河。海拔高差645米,没有架设路线绳。首次上升需要7小时,下撤2.5小时。 ABC-C1:雪坡。海拔高差45米。架设路线绳50米。 C1-C2:雪坡。海拔高差900米,架设路线绳?米。 C3-Top:雪坡+刃脊。海拔高差725米,架设路线绳?米。

攀登路线

喀什——

喀拉库里湖

3510m(RC)

从喀什乘汽车5小时左右可到卡拉库里湖,一般在卡湖边建过渡营地适应。

喀拉库里湖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苏巴什村的中巴公路旁。它是一个高山湖泊,因湖水很深,水呈黑色,故名"喀拉库里",即黑湖的意思,远望湖面银光闪闪,近看湖面清澈如镜。慕士塔格山峰、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倒映其中,湖光山色,十分秀丽。新疆登协在此地设有办事处。周围生活有维吾尔族人、哈萨克族人,柯尔克孜族人,大多会讲汉语,交流和雇佣驼队很方便。

注意事项

:夏季攀登新疆的雪山,虽然山区气候相对稳定,但进山公路常被洪水冲毁。从喀什到卡湖的314国道,正常条件下5个小时可到达,但我们后来的一名队员在此路段因为洪水苦耗60小时。在此地区登山,雇佣骆驼价格昂贵,150元/头/天,外加骆驼工25元/天/人。比西藏的牦牛和牦牛工昂贵。

喀拉库里湖(RC)——BC(4300)

喀拉库里湖为慕士塔格等传统过渡营地,附近已经有居民定居。此过渡营地和克孜色勒大本营之间路途较远,约需要一天的行程。

大本营建在姜满加尔冰川旁边,地形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开阔,冰川河从本营前流过,没有滚石、洪水的威胁。如图所示为,在本营位置看姜满加尔冰川。

注意事项:

克孜色勒大本营约高4300米,从海拔1300米左右的喀湖一天内步行上升到此,对人的高山适应性是个严峻的考验。从大本营往上,无须建立前进营地。大本营建在丝农冰川和满加尔冰川之间,距水源近,但据清华去年反应,水源水质浑浊,不能引用。附近属高山草甸,旱獭成群。晴朗的天空里,穿秋衣、球裤即可御寒。

BC——换鞋处(4945m)

地形描述:

本营位于顶峰的西南方向,海拔4300米。从地图上看,有两条巨大的冰川从顶峰附近分别向西偏南和向南偏西方向延伸,本营就位于两条冰川末端的连线上。本营至C1的路线位于两条冰川之间的彼此连接的山脊上,大多是碎石坡,坡度平均在30°,并不难走。但是到达C1之前需要上到一个海拔5200的陡峰,坡度较大,有残雪,比较危险,需要架设路绳。

难点与危险

:冰河、滚石

换鞋处——C1 4945m

地形描述:

当年选择的换鞋处已在雪线上,且换鞋处不是非常宽阔。换鞋处和C1之间相距不远,从换鞋处下降到C1,大约比一根路线绳(50米)稍长,一开始的一段下降非常陡,几乎是90度,但是雪坡,必须架设路线绳,快到C1时,慢慢变缓。

难点与危险

:雪坡较陡C1建在雪坡下面的一个小平台上,但离雪坡较远。此小平台位置不是很宽敞,当时扎了一顶喜马拉雅Hotel和一顶Mountain 24。

C1-C2

地形描述:

C1以上的路线是一个漫长的硬雪坡,坡度平均30°左右,有少数的暗裂缝,较陡的地方需要修路。将到5800米海拔时坡度陡然增大到50多度,但是5800米处是一个不大的平台,够搭两顶mountain100。但是从平台往上到6100的路线是一个两壁都是悬崖的刃脊,只有很窄的路线供通行,而且雪层较深,可以看出明显的裂缝。

从此平台出发,再向上翻过一个雪坡,到达一个非常宽阔的平台,C2搭建在此平台上。因为平坦,若降大雪,容易埋没帐篷。故搭帐篷时无需过分向下深挖,建议用硬雪砌防风墙。放在C2的物资容易被埋没,若没有参照物难以挖掘,注意做好标记,妥善保存。

难点与危险

:雪坡较陡

C2-顶峰6525m

地形描述:

从脚印和路线旗可以看出行走路线。在路线旗附近是一个雪檐,在这一段的下面,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陡的雪坡,但是不长。

难点与危险:

在从C1到顶峰的路线上,有少量裂缝,需要引起注意。

路线综合评价

1、地形难度

地形相对比较复杂,集中在从C2冲顶的途中,裂缝,陡坡,雪檐,刃脊都会遇到,但在路线上没有明显的、难度较大的冰坡。

2、气象

气候较好,比较稳定,晴天较多,周期较长,比较干燥,不像西藏登山,帐篷里面都是水,若降雪,则降雪量比较大,需要晒山,避免雪崩。

3、综合难度

克孜色勒的路线非常长,据说比卓奥友峰的攀登路线还要长(曾攀登过卓奥友的北大山鹰社队长陈科屹判断),且在当时的本营看不到顶峰,看不到C1以上的营地位置、路线,它们完全被挡住,非常不利于制定行军计划和攀登计划。从当时的C2冲顶路线比较长。在C2以上需要结组行军。总体来说,攀登难度较大。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