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万里关河眼(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

由网友(你只能属于我)分享简介:来由齐宋词词牌名宴清都做品类型触景熟情做品类型伤时感事主题抒情主题宴饮主题感伤主题相思主题孤傲写景登低写景落日写景喝酒写景写火写景写山都会姑苏河湖淮河做品赏析此词正在流落异乡,追想友朋,吊唁苏姬中,注进了对于国是颓危的苦恼伤。上片“万里”3句。言词人身处广袤的江淮平本,山山川火一览无余。正在郁悒中谛视东方,茫茫暮色中落日邪1点...

出处

全宋词

词牌名

宴清都

作品类型

触景生情

作品类型

忧国忧民

主题

抒怀

主题

宴饮

主题

感伤

主题

相思

主题

孤独

写景

登高

写景

夕阳

写景

饮酒

写景

写水

写景

写山

城市

苏州

河湖

淮河

作品赏析

此词在漂泊他乡,追忆友朋,怀念苏姬中,注入了对国事颓危的忧伤。

中华好诗词 宴清都 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上片“万里”三句。言词人身处广袤的江淮平原,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在愁闷中凝视西方,茫茫暮色中夕阳正一点点地收敛起余晖。“天低”三句。“断江”“淮甸”,即指词人身处的江淮平原。因淮水出海口被黄河故道所夺,故淮河也称“断江”。“甸”,即淀。系淮河各处淤积成的湖泊,所以也叫“淮甸”。“天低”句,系孟浩然“野旷天低树”诗句的脱胎换骨。此言词人身在旷野,只见天边的树显得异常低矮,潮汐在淮河的原入海处分道,大路在一个接一个的湖泊之间迂回延伸。“吟鞭”两句。言词人的马鞭遥指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路边客店,说是将去那里借宿一宵,并且可在那里迎着习习凉风喝上几杯“玉露酒”。“恨自古”两句,承上作结。言从古至今有多少个才子佳人,如果面对着旷野、夕照、孤店、独酌等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出许多寂寞凄凉的感触。这正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祖之处。“才子”,也是梦窗自况。

下片“吴王”三句。“吴王故苑”,指苏州吴地,此系梦窗多年寄居的“第二故乡”。“蓬转”,以蓬草乘风飘转无定,喻词人常年在外奔波,居无定所的生活。此言词人离开苏州后,不知道留在那儿的朋友们有没有再聚会过。而自己却羁留外地,迁居无常,命运多舛。“挥毫”三句,忆旧也,词人紧接自己奔波在外的感叹,想起从前在苏州时与朋友集会欢宴秉烛挥毫,彻夜传杯畅饮的快乐日子,如今就像做梦似的消失殆尽,连所爱的女子也杳无音信。词人苏妾离他而去,在这首词中,略吐端倪。“区区”两句,言自己虽归程未定,路途遥远,但这种区区小事难以阻隔得断他的思念,所以他用片纸表达自己的心曲,并且反复叮嘱带信的人一定要把信送到目的地。“寄相思”两句,又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意。而从“芙蓉旧院”一句也可看出,词人思念的是在苏州西园故居“芙蓉旧院”中住着的苏妾。此言词人身居客中,追忆在苏州家中曾与苏妾挑灯夜话的情景。

这首词在章法结构上,亦存有时空变化快,将景、情、事融为一体的特色。时而写眼前景物,时而直抒胸臆,时而逆笔写异地往事,时而转笔叙写今日情事,在多次转折变化中表达了愁情。[3]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抒怀词。据词中意,此词当作于苏姬即将离词人而去之时,而当时词人尚在淮地出差,因作此词抒怀。[2][1]

作品评价

复旦大学原教授李庆甲:“用比兴手法和苍凉的音调,隐晦曲折地写出了对宋室沦亡的哀伤之情。”(《词综·前言》)[2]

作者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宴清都·秋感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2-03-28][2] 赵慧文 徐育民 . 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 . 北京 : 中国书店 ,2007 . 147-149 .[3] 唐圭璋 . 词话丛编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 . 4447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