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鼻鳐(长鼻鳐)

由网友(溺死于海)分享简介:少鼻鳐,属于脊椎植物门,硬骨鱼纲,鳐目,鳐科。推丁教名Raja tengu 。漫衍于陆地底层。中文名少鼻鳐界植物界科鳐科门脊椎植物门纲硬骨鱼纲属鳐科鳐属目鳐目推丁教名Raja tengn分类疑息中文名称 少鼻鳐推丁名称 Raja tengu英文名称 Acutenose skate、Long nosed处所名称 Dipt...

长鼻鳐,属于脊椎动物门,软骨鱼纲,鳐目,鳐科。拉丁学名Raja tengu 。分布于海洋底层。

中文名

长鼻鳐

动物界

鳐科

脊椎动物门

软骨鱼纲

鳐科鳐属

鳐目

拉丁学名

Raja tengn

分类信息

中文名称 长鼻鳐

拉丁名称 Raja tengu

英文名称 Acutenose skate、Long nosed

地方名称 Dipturus tengu

作者单位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鳐目

拉丁目名 Rajiformes

中文科名 鳐科

拉丁科名 Rajidae

中文属名 鳐属

拉丁属名 Raj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盘前部菱形,后部圆形;前缘微曲几斜直,波曲不显著。吻尖突;前端扩大翼状软骨长约为吻软骨1/2。尾细长,比体盘长稍短;侧褶发达。

体盘宽大于体盘长,体盘宽约为体盘长1.4倍,约为尾长1.7倍。眼较小,口前吻长为眼径5.0~6.7倍;眼间隔微凹,稍大于眼径,前者为后者1.1~1.2倍。唢水孔宽约等于眼径1/2。口中大,口前吻长为口宽2.6~2.7倍。前鼻瓣宽大,后缘细裂,几伸达下颌外侧;后鼻瓣前部作半环形突出于外侧,形成1入水孔。牙小而多,铺石状排列,上下颌同型,3齿头型,中间齿头钝尖突出,两侧齿头钝圆,多行使用,每行约30~32牙。喷水孔亚椭圆形,紧位于眼后,前部伸达眼的后半部下方,前缘里侧具1皮膜,能开闭。鳃孔5个,狭小,前4个大小约等,最后1个较小。眶上具结刺,连续作半环形排列,眶前2个较小,眶上4个稍大。雌体头后脊板上具结刺1~2个,雄体不显著。尾上结刺较粗大,列成1纵行(雌性成体可增至3行)。吻端腹面和吻侧腹面具小刺。胸鳍边缘和肩区都光滑不具结刺。头后结刺的两侧各有1列粘液孔,每列由若干粘液孔组成。

背鳍2个,大小和形状约相同,前缘与后缘连合,呈半圆形,背鳍间隔短。第二背鳍与尾鳍上叶几连接。胸鳍前延,伸达吻侧中部,距吻端有一相当距离,外角和里角都圆形。腹鳍外缘分裂很深,前部作足趾状突出,弯转时不达后叶的中部;鳍脚宽扁,端部向外围凸。尾鳍上叶短小,约等于第二背鳍基底,下叶细微几近消失。背鳍前尾椎骨46~47。体背面棕褐色,无斑;腹面灰褐色;腹鳍后缘和尾侧皮褶深褐色。

生活习性

海洋底层鱼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