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问渡(编钟演奏曲目)

由网友(曾经多少次想逃离#)分享简介:伸本答渡是用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所吹奏的曲目之1,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编钟吹奏类的经典之做。曾侯乙先容:1978年夏,文物考古事情者正在湖北省随州市乡东南约1私里名鸣擂饱墩之处,掘客了1座战国晚期大型木椁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少量精彩文物件1万5千余件,此中有很多外型独特、工艺精深的文物,是前所未睹的珍品。正在曾侯乙墓出土...

屈原问渡是用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所演奏的曲目之一,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编钟演奏类的经典之作。

端午节缅怀屈原,聆听2400岁曾侯乙编钟演奏 屈原问渡

曾侯乙介绍:一九七八年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随州市城西北约一公里名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大型木椁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件一万五千余件,其中有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乐器中,以规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击乐器--编钟最为壮观,这套编钟共六十五件,重2500多公斤,皆为青铜铸造,设计精巧,气势雄伟壮观。于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至今音乐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种乐曲。编钟钟架由铜木结构呈现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七根彩绘横梁,两端均有浮雕着盘龙和花瓣纹。

基本介绍

之前该百科说屈原问渡是曾侯乙所作,但据查证资料,这并不成立,其原因如下:屈原的生卒年月为前340年-前278年,而据考古发现推定,曾侯乙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曾侯乙大约比屈原老了至少一百多岁,另有调查表明屈原问渡的内容参见楚辞中《渔父》一文,该文或为屈原弟子宋玉所作,故年代差度应更大。所以说屈原问渡为曾侯乙所作,完全是无稽之谈。具体作者及其出处,本人暂时查阅不到相关资料,望相关能者为其更正补充,不要让历史被刻意曲解,埋没。屈原问渡参见屈原文“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独清,众人皆醉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