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上海书画艺术家)

由网友(浊酒一杯)分享简介:熟平业绩幼启野教,习经诵文。稍少,即师从陈视谈、郭绍虞、翁闿运、施南池、陈从周、钱君陶等先贤门下。持久的书喷鼻陶冶,使其诗字画、词赋章无不雅观趣。凡做绘,均以诗出境。诗绘相映,无没有文章。观其绘,有如读诗,读其诗、有如品绘,出意别致、才情火速。做品曾访日原、南韩、新添坡、马去西亚、泰国、美国、添拿大、英国、澳洲、及台湾、喷鼻港...

生平事迹

幼承家学,习经诵文。稍长,即师从陈望道、郭绍虞、翁闿运、施南池、陈从周、钱君陶等先贤门下。长期的书香熏陶,使其诗书画、词赋章无不雅趣。凡作画,均以诗入境。诗画相映,无不文章。观其画,有如读诗,读其诗、有如品画,出意新奇、才思敏捷。作品曾访日本、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及台湾、香港地区,被多方收藏,并在香港、日本多次讲课作文,进行文化交流。

主要著作

泰丰文化丨喜迎2021,百名当代艺术家共贺新年

《山河万里图》,2012年10月10日在上海紫云轩创作完毕。该长卷耗资120余万余元,估值3600万余元,定稿总长度为168米,画宽0.95米,全画重达95公斤,耗费宣纸1200余张。装裱总面积达1436平方尺,为中国美术界罕见的全景式巨型长卷史诗国画,被媒体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清明上河图》”。

该画卷由九个部分组成,象征着九州同心的中国结红绸带,空灵飘逸,时隐时现,贯穿始终。从白山黑水,到泰山东海;从东方之珠到西湾大桥;从浦东新区到塞外长城,从苍松翠柏到紫荆莲花;从苏武牧羊,到昭君出塞;从神话天境,到星际翱游;从沙漠驼铃,到敦煌飞天从铁路进藏,到卫士戍边;从九曲黄河,到雪域高原……历史与今世交融,神话与现实互动;纵横捭阖三万里,荡气回肠五千年。《春天的歌》之旋律符号意在对祖国统一大业的企盼。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民生小康……画家用饱含激情的浓墨重彩,描摹中华河山的壮美,展现中华文明的璀璨,承载国人的光荣梦想,寄情民族的复兴期冀。这幅画作由王小平牵头,联袂顾孝华、蔡剑明、张培、石亦义,陈伟杰、金忠祥、江明根八位杰出画家共同合作完成。长卷序跋由王小平撰文,著名书法家赵如生书写。[1]

王小平先介绍创作经过时表示,《山河万里图》创作孕育长达5年,着墨成卷历时1年。他在《山河万里图》序里记述了创作初衷和经过。早在2007年,王小平遍游华夏东西南北,搜览江河山川,抚今追昔,感怀系之,产生了用手中画笔,描摹祖国山川形胜、人文典故的想法,沿途留下草稿画纸十万余幅,为创作巨幅长卷积累了丰富素材。2010年8月,正值辛亥革命百年将至,盛夏时节,浩大工程正式启动。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强国”战略。王小平备感振奋,顺天时,应地势,决心创作侧重到对现实生活,特别是当今社会发展成就加以描绘,并以此为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创作任务,王小平在全国范围内广撒英雄帖,在美术创作圈引起强烈反响,应征者经过多轮交流探讨,形成思路上的一致共鸣,最终八位艺术家在相同的理念下走到了一起。[2]

长卷·序

辛亥八月,炎炎盛夏,正是辛亥革命百年将至,余已遍游华夏东西南北,搜览江河山川,揽摹草稿十万余纸,意绘长卷纪之。

开笔未几岁末之时,忽欣闻十七六中全会文化十年之纲,惊喜之余,潸然涕襟,如此民族伟业,能不豪兴勃发,顺天时应地势,当写今史为重。

遂广撒英雄帖,一时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抒胸臆,叙感慨,大浪淘沙,沙里淘金,终聚八君,擎此巨作。

为求精进,诸大师起三更,闻鸡舞,每临晨,披衣绘,话和谐,融友谊,捧肝胆,砥技艺,侠义飞扬,豪情万丈,涤尘万千里,傲说文史长。

伟哉!华夏儿女;壮哉!神州礼唱!经合力奋作一年,倾心自费,终成今日之《山河万里图》巨幅长卷。

既毕,余击筑赋诗为证:秋水泱泱,天苍地茫,山之弥高,日出东方,龙腾鹤翔,千古流长,葳蕤八荒,生态列张,继往开来,传承弘扬,万里风光,北国首章。再曰:巍巍中华兮山河万里,浩浩长风兮日月涌起,天苍地茫兮海疆戈壁,椽笔大书兮青史乃记。

壬辰仲秋江南王小平撰并题于紫云轩

长卷·跋

古我炎黄,紫气东南而来,挟万缕晨曦,佛号金光,掬一捧晴滟,濯我康庄。世纪之初,中华坛旁,民族崛起,国运煌煌,一矗华表,红绸飞扬。大漠深处闻驼铃叮当,南北海疆品袅袅茶香。汉有张骞出塞,苏武牧羊,今有两岸三地,鼓瑟弹唱。

寸尺迎头,感慨万千,时海上升明月,又天涯共此时,大笔挥书墨留香,疏狂酒香又何妨?

壬辰仲秋日之夜江南小平撰跋并记

壬辰仲秋江南王小平、顾孝华、蔡剑明、张培、石亦义,陈伟杰、金忠祥、江明根合作于于海上紫云轩。

澳门一景图序

公元2007年,余领衔绘制山河万里图百米长卷,遂游华夏东南西北,访名山,问古刹,逐明月,追红日,跨江河,饮大川,集草稿十余万纸,意为尽兴。

辛卯九月,公元2011年,集海上八大名家,一众群贤,于秋蚊嗡嗡声中欣然开笔,一路画来,苦尽甘来,期间,各抒胸臆,纷叙感慨。为求精进,起三更,闻鸡舞,每临晨,披衣绘,捧肝胆,不苟同,砥技艺,话中肯。狭义飞扬,豪情万丈,翻复详摹,八易其稿,壬辰九月,终成一卷。待裱成,一展惊天,观之无不倾容。

襟怀间,又觉少了港澳段,经余细思精虑,决以西湾一桥、舍利一塔、莲花一旗、钓鱼一岛入画稿中,连长卷本身合为五个一。

余在长卷之跋中有文写道:汉有张骞出塞,苏武牧羊,今有两岸三地,鼓瑟弹唱。看二区白莲与紫荆合开并蒂欢苍海归珠,惊区旗共神一笑遨太穹羡舍利有塔,画西湾大桥比肩百米长卷,听山河万里角羽宫商。既拟定即挥毫,奋笔二昼,潇洒绘就7.6米,于是有了今日这段长卷一景。因为增绘,序跋亦须重写,于是亦有了海上榜书第一的赵如生先生之书法作品首尾呈现。更因增补这7.6米,原长卷只得忍痛全卷揭开重裱,开开合合,整卷完毕不经意中竟达168米之巨,伟矣是卷,今重笔再绘此澳门一景图,俯仰沧桑,揽尽风云,颛为斯记。壬辰仲秋江南王小平又记。[3]

长卷第一部分

长卷第二部分

长卷第三部分

长卷第四部分

长卷第五部分

长卷第六部分

长卷第七部分

长卷第八部分

长卷第九部分

长卷第十部分

创作背景

为给当世奉献一幅艺术精品,艺术家们宵衣旰食,夙兴夜寐;王小平这样描绘当时的创作情景:创作团队“起三更,闻鸡舞,每临晨,披衣绘,话和谐,融友谊,捧肝胆,砥技艺,侠义飞扬,豪情万丈,涤尘万千里,傲说文史长。”(《山河万里图》序)。“当百五十长卷合拢毕稿之时,恰又逢秋风潇潇,蟹肥螯金满畦菊黄之际。漫漫三百六十五天,从萧瑟秋风始,经白雪盖垅,跨春草碧茵,再炎夏绿荷,又金风送爽,期间饿了泡一盏熟面,冷了裹一紧棉袄,困了草稿作褥宣纸当被就地作榻而憩,无昼无夜,无寒无暑,无暇无酬,唯有心中不熄之民族合欢篝火。”(《山河万里图》跋)。经过一整年的艰苦创作,终于成就今日之《山河万里

图》巨幅长卷。

此次展览中,还展出了题为《唯精唯一、乃真乃心》的写意画,成为《山河万里图》巨幅长卷创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2012年11月13日,在北京“798”ArtKey艺术馆,《山河万里图》在此隆重展出。国画《山河万里图》是描绘中华壮美山河自然风物,浓缩五千年悠久人文历史,讴歌华夏儿女自强不息、记录盛世中华发展成就的一幅巨型长卷。十八大期间,此次展览成为2012北京文博会和798艺术节上的重头戏,为节日献上一份厚礼。

此次展览,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基金支持,上海增爱基金会主办,国际艺术授权基金、artkey艺奇文创集团承办,这也是该幅巨作自上月创作完成以来首次公开面世。此次展览中,还展出了王小平的《唯精唯一、乃真乃心》的写意等精品画作。

参考资料

1.丹青献礼十八大 民族复兴寄真情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6-09-07)

2.丹青献礼十八大 民族复兴寄真情 · 搜狐网(引用日期:2016-09-07)

3.巨型长卷史诗国画《山河万里图》首次面世(引用日期:2016-09-0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