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五加(五加科五加属植物)

由网友(我后桌的前桌最帅)分享简介:蜀5添(教名: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var. setchuenensis)是5添科5添属的动物,为中国的特有动物。漫衍于中国大陆的陕西、贵州、甘肃、4川、河南、湖北等地,熟善于海拔一,零零零米至三,二零零米的地域,多熟善于灌木森林中,还没有由人工引种栽培。中文名蜀5添亚纲蔷薇亚纲...

蜀五加(学名: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var. setchuenensis)是五加科五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陕西、贵州、甘肃、四川、河南、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灌木丛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名

蜀五加

亚纲

蔷薇亚纲(Rosidae)

拉丁学名

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var. setchuenensis

植物界

多蕊木族(PLERANDREAE Benth. emend. Hoo Tse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外文名

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伞形目(Apiales,Umbellales)

五加科(Araliaceae)

五加属(Acanthopanax Miq.)

蜀五加 E. setchuenensis

命名者及年代

(Harms) C. B. Shang et J. Y. Huang

分布区域

甘肃,贵州,河南,湖北,陕西,四川

形态特征

曾经被视为苏联国家机密的一味中药,价格便宜但药效不逊色于人参

蜀五加[植物]

灌木,高达4米;枝无刺或节上有一至数个刺;刺细长,针状,基部不膨大。叶通常有小叶3,稀4-5叶柄长3-12厘米;小叶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渐尖至尾尖状,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长5-12厘米,宽2-6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疏生齿牙状锯齿或不整齐细锯齿,侧脉约8对,上面不及下面明显,网脉不甚明显;小叶柄长3-10毫米,无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数个组成短圆锥状花序,直径约3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3-10厘米;花梗长0.5-2厘米;花白色;萼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2毫米,开花时反曲;雄蕊5,花丝长约2-2.5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球形,有5棱,直径6-8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长1-1.2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灌木丛林中,海拔1000-32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甘肃(天水)、陕西(太白山、宁陕、商县)、河南(卢氏)、湖北(兴山、房县)、四川(巫山、巫溪、松潘、茂汶、天全、宝兴)和贵州(梵净山)。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理县。

近种区别

本种和藤五加Acanthopanax leucorrhizus (Oliv. ) Harms近似,区别在于叶通常有3小叶,小叶片革质,全缘或疏生锯齿,下面灰白色。

参考文献

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 Harms ex Diels in Bot. Jahrb. 29: 488. 1900; Harms & Rehd. in Sargent, Pl. Wils. 2: 559. 1916; Harms in Mitt. Deutsch. Dendr. Ges. 27: 16. 1918; 钟心煊,科学社丛刊1: 188. 1924; 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925. 1937; Li in Sargentia 2: 73. 1942; 崔友文,北研丛刊6: 181. 1947——Eleutherococcus setchuenensis (Harms) Nakai Fl. Sylv. Koreana 16: 30. 192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