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由网友(西风吹寒灯.)分享简介:熟于北京,现为清华大教美术教院传授、专士熟导师首要研究标的目的:工艺美术立异研究,玻璃取陶瓷艺术及脚工艺艺术的创做取实践研究。首要履历及社会兼职:中国工艺美术教会副理事少、中国美术野协会会员。[九]中文名王修中性别男出诞辰期一九五五-零八平易近族汉族国籍中华国民共以及国出熟地北京结业院校中央工艺美术院 教术主弛根蒂根基常识的宽宏是创...

生于北京,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工艺美术创新研究,玻璃与陶瓷艺术及手工艺艺术的创作与理论研究。

主要经历及社会兼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9]

中文名

王建中

性别

出生日期

1955-08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北京

毕业院校

中央工艺美术院

学术主张

基础知识的宽厚是创新的源泉,学科的交叉和审美意识的通达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学术研究是严肃而艰苦的工作,只有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才能在创作与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创造力和创新力的表达,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多寡,也体现在阅历的深浅和经验的丰富。因此,勤于实践和不间断地思考是我们艺术家每日之必需。古人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工艺美术领域涵盖甚广,即便是玻璃与陶瓷两个专业也是深如江海。学术研究需要有炉火般的热情,更要有琉璃般透明纯洁的品质与坚韧不拔的毅力。

王建中,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设计中国”(全国性陶瓷设计评比活动)总策划人。

主要致力于工艺美术创新研究,玻璃与陶瓷艺术及手工艺艺术的创作与理论研究。

著有《国际陶瓷设计大观》《紫砂壶制作技法》《国际陶瓷设计》《磁州窑瓷》《中国名窑名瓷—磁州窑瓷》《世界现代玻璃艺术》《玻璃艺术》《炉火正红》《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作品集》等著作。其陶瓷作品《永恒系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收藏;玻璃作品《启程》《抵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陶瓷作品《远古遗韵》《铁红刻纹罐》由国家博物馆收藏;陶瓷作品《远古回声》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陶瓷作品《蓝色的梦》由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收藏;玻璃作品《回声》被上海玻璃博物馆收藏等。为淄博火车站广场制作玻璃雕塑作品《齐之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行政公署制作壁画《敦煌乐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纽约领事馆制作玻璃壁画《辉煌的四大发明》等。

2001年举办的“王建中玻璃艺术展”。自2002年起在国家重点刊物陆续发表有关当代玻璃艺术的论文,对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理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推动中国当代玻璃艺术与世界玻璃艺术交流;数年来积极致力于中国当代玻璃艺术进入主流艺术领域,做了大量组织、推动、宣传工作。陶瓷与玻璃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地方政府、国外艺术机构、私人收藏。

艺术年表

1955年出生于北京,

1975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学习美术班学习。

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陶瓷美术专业学习。

1980年随白雪石先生赴京郊十渡写生。随张守智先生去湖南醴陵完成日用瓷器设计课程,制作餐具和文具,此套文具为清华百年校庆文具礼品原型。

1981年随王晓林先生赴安徽宁国完成陶器创作课程。

1982年3月,赴浙江省金华市古方陶瓷厂进行毕业实习,以“粗陶细作”为主题,制作配套茶具并完成论文。

1982年7月,毕业留校,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任教。

1983年3月,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为唐山陶瓷公司举办的“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担任班主任。

1983年8月,和庞瑞媛老师赴江苏宜兴为江苏省陶瓷公司举办“江苏省陶瓷设计培训班”,讲授造型基础课程和陶瓷设计课程,同时担任班主任。

1983年8月,设计创作了紫砂壶《涡线提梁壶》。

1984年,设计创作的两款青瓷作品作为国家礼品赠送3000多名日本青年访华团成员。

1984年8月,参加全国陶瓷美术培训班教学工作,承担造型课教学任务。

1985年5月,设计创作紫砂陶作品《农家乐》《集玉》等多件作品。

1985年8月,赴河南禹县神垕镇游学,创作多件作品,其中创作完成“乙未金羊”原形。

1987年4月,带毕业班去河北邯郸进行毕业设计;同时开办邯郸陶瓷培训班。创作陶艺作品《永恒》《神偶》《神牛》等11件作品,创作茶具《合》。

1988年3月,参与组织全国陶瓷培训班,在北京管庄开课。

1989年,课余赴河北馆陶县黑陶厂指导设计并进行创作,创作《蝶恋花》等7件作品。

1990年9月,陶瓷作品《神偶》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院系师生优秀作品展优秀作品。

1991年,著书《国际陶瓷设计大观》,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3年,出任陶瓷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晋升副教授。受邀赴香港考察陶瓷艺术与紫砂文化。

1994年,著书《紫砂壶制作技法》,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4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994年7月,参加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作品《合》获银奖。

1994年10月,为隆福广场设计制作大型铜浮雕壁画《隆福吉祥》。

1995年11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国际展览公司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委派,作为团长带队赴挪威参加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访问奥斯陆国立工艺美术学院,并作学术交流;访问挪威玻璃工厂。作品《永恒》作为展览海报的主题作品。

1996年,受聘担任邯郸市彭城镇人民政府高级顾问。

1996年,设计创作陶瓷咖啡具《风帆》。

1997年1月,受聘担任宜兴市陶艺协会艺术顾问。

1997年7月,陶艺作品《永恒》入选中国当代陶艺展,被文化部收藏。

1997年12月,作品天坛纪念章、领带夹获“97中国旅游年北京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三等奖。

1998年6月,设计制作陶瓷作品《冷咖啡具》

1999年3月,赴美国俄亥俄州出席美国陶艺教育年会,同时访问俄亥俄大学、加州圣何塞大学、斯坦福大学。陶艺作品《咏》被美国地产公司收藏。

1999年6月,受陶瓷系委托在国内调研并完成有关玻璃专业工作室的课程设计与设备配置方案,上交院里。

1999年8月,陶瓷作品《冷咖啡具》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美展。

1999年10月,《冷咖啡具》获得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工业设计大赛银奖。

1999年12月,陶瓷作品《远古印象》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00年,著书《国际陶瓷设计》,并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0年9月,赴韩国出席国际陶瓷艺术大会,特邀参加WORKSHOP创作。

2000年11月,设计作品《提梁茶具》在第三届北京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获提名奖。

2000年12月,赴韩国参加世界陶艺博览会,陶瓷作品《冷咖啡具》获优秀作品奖,并被收藏。

2001年1月,受学校委派到工艺美术系工作,担任工艺美术系书记。

2001年11月,为纪念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45周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王建中玻璃艺术展”,50件作品参展。

2002年8月,举办“王建中现代玻璃艺术展”。

2002年8月,完成山东淄博火车站中心广场玻璃雕塑《齐之风》的设计制作。

2002年8月,完成《磁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并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3年9月,被清华大学授予“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

2003年12月,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著书《玻璃艺术》,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4年,晋升为教授。

2004年4月,被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评定为“中国艺术玻璃专家”。

2004年4月,日文版《磁州窑》,由日本二玄社出版。

2004年8月,玻璃作品《状态·1999》《状态·2000》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4年12月,《世界现代玻璃艺术》一书,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5年3月,受聘担任“第二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竞赛”评委。

2005年3月,玻璃作品《雪莲》入选“九色之音”国际交流展。

2006年3月,受聘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2006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评委。

2006年3月,玻璃作品《秋风惊绿》入选昆明国际民间工艺展。

2006年3月,玻璃作品《窗》《生命》入选清华美院50周年院庆作品展。

2006年3月,玻璃作品《竹林飞雪》入选2006年韩、中、日国际交流展。

2006年3月,玻璃作品《窗》《生命》入选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

2006年3月,玻璃作品《生命》入选“传统与时尚—中国第二届现代手工艺学院展”暨学术研讨会。

2006年3月,在海淀博物馆举办“发现艺术新空间”四人联展。

2006年8月,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的邀请,担任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2006年10月,受聘担任“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评委。

2006年10月,赴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艺术教育中心进修。

2007年2月,玻璃作品《窗》《朝阳》入选韩国清州国际工艺展。

2007年2月,参加美国芝加哥SOFA玻璃艺术博览会。

2007年10月,《窗系列》荣获第5届韩国清州国际手工艺大赛优秀奖。

2008年1月,当选为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2008年5月,受山东省聘请担任该省旅游商品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8年5月,玻璃作品《吉祥之星》入选中国日用玻璃联合展,获特等奖。

2008年5月,玻璃作品《窗系列》参加当代新艺术展。

2008年5月,玻璃作品《生命之花》参加先锋艺术展。

2008年5月,陶瓷作品《故乡记忆》参加中国新工艺展。

2009年3月,受聘担任第44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纪念品评比评委。

2009年8月,受聘担任“博山杯”中国陶瓷琉璃艺术大奖赛评委。

2009年8月,作品《印象98》参加深圳文博会。

2010年3月,著书《炉火正红》论文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0年7月,受学校委托带队赴英国交流访问。

2010年7月,受聘担任第八届大连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评委。

2010年8月,鉴于在中国工艺美术领域中突出的成就和卓越贡献,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特聘王建中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顾问。

2010年8月,被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任为“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0年8月,陶瓷作品《大观》参加中国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设计论坛。

2010年9月,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聘请担任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评审委员。

2010年10月,受聘担任第六届玻璃艺术大奖赛评委会主任。

2010年11月,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聘请,担任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聘请,担任首届陶瓷艺术大会论文评比评审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聘请,担任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0年12月,出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论坛“新科技与工艺美术”。

2011年3月,玻璃作品《秋水伊人》参加首届玻璃艺术大师展。

2011年3月,玻璃作品《战国印迹》参加第六届中国手工艺展。

2011年5月,作品《宇宙洪荒》参加中国—爱尔兰艺术展。

2011年5月,出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1年7月,受聘担任大连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评委。

2011年8月,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聘请,担任首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1年8月,玻璃雕塑作品《叠泉》入选首届中国玻璃艺术名家作品展,荣获金奖。

2011年8月,荣获“推进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发展特殊贡献奖”。

2011年9月,赴韩国出席“利川国际陶艺节”。

2011年11月,鉴于在中国玻璃艺术事业中的突出贡献,特授予王建中“首届中国玻璃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2年4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邀请,担任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

2012年4月,为“穿越—战国琉璃与当代玻璃艺术展”担任学术主持。

2012年4月,作品《秋天的记忆》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展。

2012年4月,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聘请担任“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评委。

2012年5月,创作的玻璃作品《窗系列-朝阳》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12年5月,受聘担任“201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之“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年5月,受安徽省美术家协会聘请担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第一届陶瓷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2012年5月,玻璃作品《秋天的记忆》参加“穿越—战国琉璃与当代玻璃艺术展”。

2012年5月,玻璃作品《涌泉》等3件作品参加“正在改变的传统—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展”。

2012年5月,玻璃作品《水的记忆》等3件作品参加“艺术经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

2012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从山西上党琉璃发展与演变,论证中国琉璃自创说的研究”经审核通过,顺利结项。

2012年7月,指导本科生作品《水》被评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

2012年7月,指导本科生论文《窑制玻璃的形态研究》被评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论文。

2012年7月,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聘请,担任第二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年9月,被山西省朔州市人民政府特聘为朔州市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专家。

2012年10月,受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聘请,担任“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推介活动”评委。

2013年6月,受聘担任河北省陶瓷玻璃行业协会顾问。

2013年7月,受聘担任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评审委员会主任。

2013年9月,受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台湾工艺之家协会邀请,担任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精品奖”专家评委。

2013年9月,随全国政协出席第二届中国(博山)琉璃文化艺术节,主题发言《中国琉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3年10月,担任“中国杭州2013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论坛嘉宾。

2013年12月,受聘担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

2013年12月,受聘担任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心主任。

2013年12月,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教育杰出贡献奖”。

2013年12月,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组委会邀请,担任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委。

2014年1月,玻璃艺术作品《清泉》《秋的记忆》《涌泉》入选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透器·透气—2014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

2014年2月,受聘担任《中国定窑》艺术编委。

2014年2月,受聘担任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2014年2月,玻璃作品《叠泉》参加南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代玻璃艺术展”。

2014年5月,策划“设计中国—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设计特展”,同时主编《设计中国—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设计特展》画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ISBN978-7-5140-0575-2)。

2014年5月,受聘担任上海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评委。

2014年6月,受聘担任第四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评审委员会主任。

2014年8月,受聘担任第六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评审委员会委员。

2014年10月,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四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4年12月,策划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14年12月,玻璃作品《清泉》、紫砂作品《方的联想》入选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14年12月,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组委会邀请,担任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委。

2014年12月,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世界玻璃艺术史研究”工作,并撰写完成《世界玻璃艺术史》一书。

2014年12月,完成“十二五”国家项目《中国名窑名瓷—磁州窑》写作。

2015年3月,受聘担任中国陶瓷艺术大展论文评比评审委员会委员。

2015年3月,受聘担任“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评审委员会主任。

2015年3月,玻璃作品《山·水·天》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15年4月,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艺术学院玻璃专业之邀出访美国,并演讲《中国当代玻璃艺术与文化》,访问美国西雅图玻璃艺术大师戴尔·切胡利工作室,并与切胡利会面。

2015年6月,受聘担任第五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评审委员会主任。

2015年9月,受聘担任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并演讲《陶瓷文化与设计创新》。

2015年10月,上海玻璃博物馆“元·初—王建中玻璃艺术展”开幕。

2015年10月,总策划并担任“设计中国”第二届中国陶瓷设计大赛评委会主任。

2015年10月,受邀在中国宜兴国际文化艺术节陶瓷文化高峰论坛演讲《大文化背景下的陶瓷艺术创新》。

2015年11月,受邀在广西艺术学院演讲《新经济文化语境下的设计艺术与创新》。

2015年12月,受邀在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演讲《当代玻璃艺术与文化》。

2015年12月,受聘担任“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委会主任。

2015年12月,受聘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2016年4月,在景德镇制作系列作品《云》。

2016年4月,玻璃作品《秋天记忆》在台湾辅仁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6年5月,赴台湾东方设计学院访问交流,主题演讲“中国当代玻璃艺术”。

2016年6月,担任江苏省陶瓷大师评比评委。

2016年7月,《元·初》等3件作品,在国家大剧院主办的“璃光艺彩”艺术展展出。

2016年7月,玻璃作品《抵达》《望风云舒卷》等4件作品,在国家博物馆“2016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展出。

2016年7月,第二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预赛评委会主任。

2016年8月,玻璃作品《元·初》在“学院传薪”艺术展展出。

2016年9月,玻璃作品《窗》《望风云舒卷》等3件作品,在“碰撞·裂变-当代玻璃艺术展”展出。

2016年11月,《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作品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6年11月,《王建中的艺术世界》论文集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6年11月,《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200余件作品。

2016年12月,玻璃作品《途·夜》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其他作品

出版书籍

2016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作品集》

2015年江西美术出版社《设计中国》

2009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炉火正红》

2005年河北美术出版社《世界现代玻璃艺术》

2005年日本二玄社《中国名窑名瓷——磁州窑瓷》

2004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玻璃艺术》

2002年江西美术出版社《磁州窑》

2000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国际陶瓷设计》

1999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陶瓷设计原理》

1997年江西美术出版社《高考三小时范画》

1996年长春出版社《设计指导》

1994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紫砂壶制作技法》

1991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国际陶瓷设计大观》

作品收藏

1988年陶艺作品《永恒系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收藏

1990年陶瓷作品《和声》被香港私人收藏

1990年陶瓷作品《神牛》被香港私人收藏

1991年陶瓷作品《鳌》被新加坡私人收藏

1992年陶瓷作品《悟》被台湾私人收藏

1995年紫砂作品《汉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展览中心收藏

1996年陶艺作品《永恒系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收藏

1997年作品《春之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展览中心收藏

1999年陶瓷作品《蓝釉刻纹罐》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99年作品《咏》被美国C·G地产公司收藏

1999年作品《远古印象》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00年陶瓷作品《远古遗韵》《铁红刻纹罐》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0年作品《海之花》被韩国木浦市政府收藏

2001年陶瓷作品《冷咖啡具》被韩国世界陶瓷博物馆收藏

2001年作品《花之梦》被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收藏

2006年作品《蓝色的梦》被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收藏

2006年陶瓷作品《红荷》被韩国安城陶瓷博物馆收藏

2006年玻璃作品《秋风惊绿》被云南翰荣轩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

2008年玻璃作品《紫气东来》被林达集团收藏

2015年玻璃作品《回声》被上海玻璃博物馆收藏

荣誉简史

2015年陶瓷作品《丙申瑞猴》获中国第二届生肖大赛金奖

2015年玻璃作品《山·水·天》获清华美院教师作品展优秀奖

2013年荣获“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教育杰出贡献奖”

2011年荣获“推进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发展特殊贡献奖”

2011年玻璃铸造艺术品《叠泉》获中国轻工精品展暨首届中国玻璃艺术名家作品展金奖

2007年作品《窗系列之朝阳》获第5届韩国清州国际手工艺大赛优秀奖

2003年荣获“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

2002年作品《天安门礼品设计》获中国首届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

2002年作品《巫》《舞》获首届清华工美杯教师作品展铜奖

2001年作品《冷咖啡具》获韩国世界陶瓷博览会优秀奖

1999年作品《远古印象》获中国当代陶艺大展珍品奖

1999年作品《冷咖啡具》获北京1999工业设计大赛银奖

1997年作品《天坛》系列获“97中国旅游年”设计大赛三等奖

1994年作品《合》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创作银奖

1994年荣获“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990年作品《神偶》获国工艺美术院校优秀作品评比优秀奖

1989年作品《大寿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新成就展一等奖

主要成就

1、2011年荣获“推进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发展特殊贡献奖”、2013年荣获“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教育杰出贡献奖”;

2、与同事创立清华大学玻璃艺术专业、工作室及教育体系,清华大学的玻璃艺术工作室是中国最早建立本科玻璃艺术教育专业的院校;

3、2001年举办的“王建中玻璃艺术展”,对中国当代玻璃艺术起到了推动作用;2004年出版的《世界现代玻璃艺术》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世界现代玻璃艺术发展的专著,对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发展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作为策展人组织中国当代玻璃艺术进入国家级展览,如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从创立双年展开始至今已历经三届;

代表作品:《方的联想系列》,《大明潮系列》,《霸王枨》,《永恒系列》,《窗系列》,《宇宙洪荒》,《元·初》,《创世》,《邂逅-太极与引力波》等。

学术兼职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心主任,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设计中国”(全国性陶瓷设计评比活动)总策划人。

参考资料

1.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作品展 · 中国美术家网(引用日期:2017-08-14)

2.“璃光艺彩”玻璃艺术展 · 雅昌(引用日期:2017-08-14)

3.“元-初”王建中玻璃艺术展 · 雅昌(引用日期:2017-08-14)

4.发现艺术新空间 · 雅昌(引用日期:2017-08-14)

5.王建中玻璃艺术展-北京站 · 雅昌(引用日期:2017-08-1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