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家族(六朝家族)

由网友(骑猪去兜风)分享简介:《6晨野族》是由南京出书社出书的,于二零零八年三月一日起头刊行初版。做者是王永平。[一]基原疑息出书社: 南京出书社; 第一版 (二零零八年三月一日) 丛书名: 6晨文明丛书 精装: 四七二页 注释语种: 中文 开原: 三二 ISBN: 九七八七八零七一八三五五六商品形容内容简介《6晨野族》首要内容:自私元二二九年吴...

《六朝家族》是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一版。作者是王永平。[1]

基本信息

六朝家族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丛书名: 六朝文化丛书 平装: 472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07183556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六朝家族》主要内容:自公元229年吴王孙权称帝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止,这段时期里,先后有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六个王朝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时称建康)建都。历史上,习惯将这六个王朝统称为六朝。

编辑推荐

《六朝家族》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江苏省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目录

丛书总序(李凭)

绪论

第一章“簪缨不替”:琅邪王氏之家族文化

第一节“旧族门户”:琅邪王氏之家族渊源及其门第之形成

第二节 琅邪王氏家族代表人物从政风尚的两种主要类型

第三节“笃孝纯至”与“练悉朝仪”:琅邪王氏崇尚孝义与礼法的家族精神

第四节“妙善玄言”与“仪容甚盛”:琅邪王氏人物之玄化及其名士风流

第五节“好学明经”与“文才相继”:琅邪王氏之经术与文学艺术

第六节 琅邪王氏与佛教、道教之关系

第二章“雅道相传”:陈郡谢氏之家族文化

第一节“新出门户”:陈郡谢氏之兴起及其门第之形成

第二节“君子以明哲保身”:陈郡谢氏人物之从政风尚

第三节“自有天际真人想”:陈郡谢氏名士之玄思及其风采

第四节“谢公家传至孝”:玄风掩盖下的陈郡谢氏家族之礼法精神

第五节“博综众艺”:陈郡谢氏之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

第三章 皇室帝胄:兰陵萧氏之家族文化

第一节 兰陵萧氏之早期世系及其门第之兴起

第二节 兰陵萧氏“皇舅房”之门风与文化

第三节 南齐皇室之门风及文化

第四节 萧梁皇族之门风与文化

第四章 忠义世家:吴郡陆氏之家族文化

第一节“陆忠”:汉晋问陆氏门风的主要特征之

第二节“博学善政”与“文武兼修”:陆氏家风的主要特征之二

第三节 经学世家:陆氏经术传统之延续及其变化

第四节 陆氏家族之文学与艺术

第五章 文采风流:吴郡张氏之家族文化

第一节“张文”:张氏门风的特质及其表现形式

第二节“雅道相传”:东晋、南朝张氏门风的玄化

第三节 张氏之孝义及其佛、道兼容的文化风尚

第六章 从尚武到崇文:吴兴沈氏之家族文化

第一节“家世为将”:沈氏之尚武及其家世地位的变迁

第二节 经术与才艺:沈氏家族向文化世族的转变

第三节 儒家孝义与天师道信仰:沈氏家族的内在凝聚力

后论 六朝家族家风家学的基调与特质

第一节 以儒学精神为基调的世族家风

第二节 以礼学为核心兼容并蓄的世族家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自公元229年吴王孙权称帝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止,这段时期里,先后有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六个王朝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时称建康)建都。历史上,习惯将这六个王朝统称为六朝。

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分裂的乱世。六朝之前,中国处于两汉(西汉、东汉)王朝时期。在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中,绝大部分时期中国是一个统一、强盛的国家。从东汉末年开始,由于内部、外部各种社会矛盾的积聚,国家陷入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动荡、分裂局面。最初是农民起义、豪强割据,不久形成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之势。接着是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公元280~316年,共37年)。西晋以后的长时期里,中国仍然是动荡、分裂的状态:中原士族逃奔江南,在中国南方建立了东晋王朝,以后相继演变为南朝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东晋时期,中国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由几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权;南朝时期,北朝也先后有几个王朝更迭。

后记

这部《六朝家族》终于校对完毕,可以略为放松一下了。由于我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不够“节制”,没有很好地控制合同中约定的篇幅,写了近50万字,排版多达600余页,这是丛书篇幅所不允许的。今年4月,我已看过第一次校样,主要是在篇幅上进行删节,遗憾的是出于作者常有的“敝帚自珍”的心理,依然不够“自觉”,以致没有完成压缩的任务,重新排版后还是超过了70多页。因此,第二次再看校样,尽管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只能是咎由自取。但愿通过这次努力,我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可和同情,在基本达到要求后通过合格验收。说实话,长时间背负着压力或被责令完成某种任务的工作状态,滋味实在不好受。我之所以这样说,确实有点不堪其苦了。大家都知道学者是理性的,但只要是人,都会有感性的一面。无限期的重复工作,必然会减少工作的愉悦性,仿佛变成一种惩罚。

在拙著即将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南京出版社肖泽民副社长。去年他委派编审卢海鸣博士来扬州参加六朝史学术研讨会,约请我写这部六朝家族文化的著作,并当即签订了合约。之所以感谢他们,是因为他们对《六朝文化丛书》的出版所做的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该丛书第一辑10册已顺利完成;2005年底,他们又策划第二辑10册。

参考资料

1.六朝家族 (豆瓣) · 豆瓣(引用日期:2021-09-1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