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展良(台大历史系教授)

由网友(温瞳)分享简介:吴铺良(一九五八年 -)台湾汗青教野,现任台大汗青系传授。出熟于台北,台湾大教机械系结业,获台湾大学力史系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力史系专士,师启钱穆。曾任台湾大教东亚文化中间分项规划掌管人、台湾大学力史系主任兼研究所所少。中文名吴铺良性别男出诞辰期一九五八国籍中国出熟地台北结业院校台湾大教机械系结业最低学力专士研究熟事业学...

吴展良(1958年 -)台湾历史学家,现任台大历史系教授。出生于台北,台湾大学机械系毕业,获台湾大学历史系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师承钱穆。曾任台湾大学东亚文明中心分项计划主持人、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

中文名

吴展良

性别

出生日期

1958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台北

毕业院校

台湾大学机械系毕业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业

教师

任职机构

台湾大学

职务

台湾大学历史系专任教授

专业方向

历史学

代表作品

中国现代学人的学术性格与思维方式论集

获得荣誉

1998,八六学年度国科会甲种研究奖励,代表作:〈傅斯年学术观念中的反形式理则倾向〉

所属行业

教育

学历

如何复兴中国文化 新传统主义给出思路

吴展良

1993.05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

1989.12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哲学硕士

1988.12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文学硕士

1985.06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

吴展良

1980.06 台湾大学机械系学士

现职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000.08-[1]

吴展良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所长兼系主任 2005.08-2008.07

台大东亚文明中心分项计划主持人 2003-2005

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 2003.09 - 2004.06

美国马里兰大学客座副教授 1996.08 - 1997.06

台湾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1994.08 - 2000.07

台湾大学历史系讲师 1993.08 - 1994.07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英国思想史」、「中国近代史」、「欧洲近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史」等课程之全职教学助教 1987 - 1990

吴展良

中华书局《大英百科全书》编审 1985

研究领域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宋代学术与思想史

西洋近现代思想史

研究成果

学术专书

2010.08 主编《东亚传统思维方式与学术语言的基本特性论集》

2007.07 主编《东亚近世世界观的形成》(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

2000.03 《中国现代学人的学术性格与思维方式论集》(台北:五南,2000)。

1996.12 《分流教育的改革:理论、实务与对策》(与黄俊杰、陈昭瑛合着;台北: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1996)。

1993.05 “WesternRationalism and the Chinese Mind: Counter-Enlightenment and Philosophy of Lifein China, 1915-27”,(Yale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MichiganUniversity Microfilm, 1993)

1985.06 〈朱子理学与史学研究〉(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85)。

期刊论文

2011.5 〈朱子理气论新诠〉,《中国儒学》第六辑,(2011,北京)

2010.10 〈实践与知识:朱熹的早期学术取向析论〉《九州岛学林》(2010春夏,香港)

2008.06 〈朱子世界观体系的基本特质〉《台大文史哲学报》第六十八期(2008,台北)

2007.07 〈朱子的世界秩序观之组成方式〉,《九州岛学林》,(2007,香港)

2007.05 〈朱子的认识方式及其现代诠释〉,《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 〈钱穆先生学术的现代意义〉,《新亚学术集刊》,第十九期。

2004.06 〈圣人之书与天理的普遍性:论朱子的经典诠释之前提假设〉《台大历史学报》第三十三期(2004,台北)。

2003 〈合符于圣人之心:朱子以生命解经的中心目标〉《新宋学》第三期(2004,上海复旦大学)。

2002.05 〈严复的「物竞天择」说析论:严复与西方大师的演化观点之比较研究〉,《台大文史哲学报》第五十六期(2002,台北)。

2001.10 〈清末学人的求道心态〉,《近代中国》第一四五期(2001,台北)。

2001.06 〈重省中国现代人文学术的建立─陈平原着《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述评〉,《台大历史学报》第二十七期(2001,台北)。

2001.05 〈中西最高学理的绾合与冲突:严复「道通为一」说析论〉,《台大文史哲学报》第五十四期(2001,台北)。

2000.12 〈学问之入与出:钱宾四先生与理学〉,《台大历史学报》第二十六期(2000,台北)。

2000.10 〈孔子思想与现代世界新论〉,《钱穆先生纪念馆馆刊第八期:钱宾四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专刊》(2000.12,台北)。

1999.12 〈严复《天演论》作意与内涵新诠〉,《台大历史学报》第二十四期(1999,台北)。

1999.06 〈严复早期的求道之旅──兼论传统学术性格与思维方式的继承与转化〉,《台大历史学报》第二十三期(1999,台北)。

1996.11 〈傅斯年学术观念中的反形式理则倾向〉,《台大历史学报》第二十期(1996,台北)。

1996.06 “TheCosmo-ontological View of Becoming in Ancient Chinese Taoism,”《台大历史学报》第十九期(1996,台北)。

1995.08 〈从整体性与个体性的融合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钱穆先生纪念馆馆刊》第三期(1995.8,台北)。

论文集论文

2009.12 〈历史上的两种游于艺〉《三教之游论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出版中)

2009 〈实践与知识:朱熹的早期学术取向析论〉《庆祝余英时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中)

2008 “InSearch of the Core Value of Life: Confucianism and the Perplexity of ModernSociety,"The 2008 Global Forum on Civilization and Peace,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Korea. (forthcoming)

2008 〈当代人文学术的危机与中国人文学术的未来〉《文新当代学人论集》(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

2007.12 〈朱子的世界观体系之基本性质〉,《史华慈与中国纪念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出版中])

2007 〈当代人文学术的危机与中国人文学术的未来〉《文新当代学人论集》(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

2006.11 〈严复的终极追求〉,《二十世纪人文大师的风范与思想─前半叶》(台北:东吴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编,学生书局出版,2006)

2006 《朱子的认识方式及其现代诠释》,《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出版中]

2005.09 〈人类的三大信仰体系〉《文明对话下的中国性与欧洲性》(中坜:台湾中央大学,2005)。

2005.09 〈现代社会与东方思想〉《文明对话下的中国性与欧洲性》(中坜:台湾中央大学,2005)。

2005 〈朱子认识观暨认知方式的基本性质〉(日文),(日本千里山:关西大学出版社,2005)。

2001.04.01 〈寻找核心价值:论儒学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困境〉,《中华文明二十一世纪新意义》」(台北:喜马拉雅基金会,2001)。

2000.11 〈严复的终极追求〉,「二十世纪前半叶人文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东吴大学)。

2000.03 “Historicity,Tradition, Praxis and Tao: A Comparison of the World Views of Zhang Xuechengand Moder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Classics and Interpretations: TheHermeneutic Traditions in Chinese Culture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Publishers, 2000)

1998.05 〈明遗民之志节与中国近世学术文化精神〉,《明末清初书法展─文人卷》(台北:何创时基金会,1998.5)。

1998 “NeoromantischerKonfuzinismus und Anti-Rationalismus in China zur Zeit derVierten-Mai-Bewegung,”Der Confuzianismus:Ursprunge-Entwicklungen-Perspektivern,(Leipzig: Leipziger Universitatsverlag GmbH,1998)

1995.05 〈民初大学的理念之原型及其对当前通识教育的启示—以北大、南开、北洋三校为代表(1912-1928)〉,《传统中国教育与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系,1995)。

1995.05 〈中国现代保守主义之起点:梁漱溟的生生思想及其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批判(1915-23)〉,《当代儒学论集:传统与创新》(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1990.04 〈宋史研究指南─学术思想之部〉,《中国史研究指南》(台北:联经,1990)。

会议论文

2010.6. InConflicts with Western Rationality: The Trouble of Hu Shih, Leader of ChineseModernists

2009.12.14-18 「民族认同与历史意识:审视近现代日本与中国的历史学与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12.17 〈朱子的世界观体系及其历史意义〉,「史华慈与中国:纪念史华慈诞辰9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与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所合办,2006.12.16-18。

2006.04.19 〈当代人文学术的危机与中国人文学术的未来〉,“21世纪的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与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合办,2006.4.18-19)。

2006.02.11 〈朱子的政治思想〉「东亚朱子学的同调与异趣」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台大校友会馆,2006.2.10-11)

2005.09.01 “朱子之历史思想(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Zhu Xi)”,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nfucianism: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orento:Universityof Toronto, 2005.9.1-2.)

2005.08.06 〈阳明的气化世界观与其核心思想析论〉,「东亚近世世界观的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台北:台湾大学,2005.8.6)。

2005.05.04 〈朱子的认识方式及其现代诠释〉,「西方的诠释,中国的回应」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2005.5.3-5)。

2005.04.23 〈朱子的认知方式析论〉,「东亚传统思维方式与学术语言的基本特性圆桌型学术会议」(台北: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2005.4.22-23)。

2004.12.20-23 〈钱穆先生学术的现代意义〉,「香港中文大学的当代儒者——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国际学术会议(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4.12.20-23)。

2004.09.16 〈朱子认识观暨认知方式的基本性质〉,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nteractionand Confluence of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日本千里山:关西大学,2004.916-17)。

2004.08.20 〈朱子的世界秩序观之构成方式〉,「东亚近世的世界观」国际会议(台北:台湾大学,2004.8.20-21)。

2004.04.27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Zhu Xi’s Worldview,” Symposium onHistory, Poetry,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2004.4.27-28)

2004.03 〈朱子世界观的基本特质〉,「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2004.3.14-15)。

2004.01 “The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o-Confucian Worldview: An Interpretative ModelFocusing on Zhu Xi,” Asia in the World Workshop,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2004.1.30)

2003.07 〈朱子的宇宙观及其经典诠释〉,「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第十五次学术会议」(台北:中国丽致大饭店,2003.7.22)。

2001.06 〈朱子之鬼神论述义〉,「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第七次会议」(广州:中山大学,2001.6.23)。

2000.12 〈朱子之理气论新诠〉,「中国的经典诠释传统第十次学术会议」(台北:台湾大学,2000.12)。

1998.11 〈何谓思想史〉,「何谓历史学──历史作为史学理论」研讨会(台北:1998.11.13)

编辑(期刊、书籍)

2005.01 《朱子研究书目新编1900~2002》(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

2000-2001 《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文化历史篇教师手册》下册(台北:三民书局,2001;与古伟瀛、王世宗、王远义先生合编)。

研究报告

2006.08 「人文学热门及前瞻学术研究议题调查计划历史学门分项报告」,(台北:国科会人文处,2006;敝人为历史学门分项计划负责人,负责个人学术相关部份的编写及整体学科报告的编辑)。

其他著作文

2010. 10 〈钱门忆往〉《鹅湖》424期(台北:2010/10)

2006.12 〈历史上的两种游于艺〉,《中研院文哲所通讯》,「三教之游:游学、游方与仙游」座谈会引言。

2004.04 〈传统人文学术的未来〉《开放时代》第二期(广州,2004.4)。

2000-2001 〈十八世纪以前的历史发展〉、〈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变迁〉、〈现代人文思想〉、〈当代文化价值〉收入《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文化历史篇》(台北:三民书局,2000-2001)。

1998 《朱子”近思录”课程的通识内涵与教学设计》,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报告。

1997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及其对当前通识教育之启示》,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报告。

1996.06 〈中西思想与文化史研究在线指南〉 “ON-LINEGUID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 WESTERN INTELLECTUAL & CULTURAL HISTORY,”Internet: , 1996.6.26,第一版,1999.4修订[1]

荣誉记录

重要学术服务工作

2008 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历史系所评鉴规划委员

重要奖助

2009, 九八学年度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奖助

2008, 九七学年度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奖助

2000.1-2004.12,教育部追求卓越计划「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之研究-理学的世界观与认知方式之基本特质:以朱子的经典诠释为中心」。

2002,九一学年度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奖助:「逻辑方法与传统思维:以严复思想为中心」(Logicand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With Focus on Yen Fu’s Thought)。

2001,八九学年度国科会甲种研究奖励,代表作:〈严复《天演论》作意与内涵新诠〉。

2000,八八学年度国科会甲种研究奖励,代表作:〈严复早期的求道之旅──兼论传统学术性格与思维方式的继承与转化〉。

1998.8,台湾大学补助「中国的经典诠释传统」研究:「中国学术思想传统中道的观念之基本特质」子计划。

1998,八六学年度国科会甲种研究奖励,代表作:〈傅斯年学术观念中的反形式理则倾向〉。

1997,八五学年度国科会甲种研究奖励,代表作:“TheCosmo-ontological View of Becoming in Ancient Chinese Taoism”。

1995.8,国科会补助「以传统中国文化为本的大学通识教育内涵之研究(六):朱子《近思录》课程的通识内涵与教学设计」研究计划。

1994.4,国科会补助「现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及其对当前通识教育之启示」研究计划。

1994,八二学年度国科会新任学人研究奖助,代表作:“Western Rationalismand the Chinese Mind: Counter-Enlightenment and Philosophy of Life in China,1915-27”。

1991-92,Andrew Mellon Fellowship

1990-91,蒋经国基金会博士论文奖助。

1989-90,1. 时报文化基金会青年学者奖助。2. YaleUniversity Fellowship

1988-89,Yale University Fellowship

1987-88,Arthur Wright Fellowship

1986-87,Yale University Fellowship

策划或经办之学术研讨会

2010.6.18-19, Conference on Counter-Enlightenmentand Modernity in Modern China (Leiden, Netherlands: Leiden University)

2005.8,「东亚近世世界秩序观的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台北:台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筹备人。

2005.4,「东亚传统斯维方式与学术语言的基本特性」国际学术会议(台北:台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筹备人。

2004.8,「东亚近世世界秩序观的形成」国际学术会议(台北:台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筹备人。

1998.10.22-23,台湾大学学务处主办,「跨世纪台湾的文化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委员。

1995.3.21,台湾大学历史系主办,「传统中国教育与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总干事。

1993.4,耶鲁大学两岸学会主办,”Th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inland and Taiwan Relations toward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Yale University, USA. 策画人。

所参加之研究计划

2004-2005,台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东亚传统思维方式与学术语言的基本特性」

2004-2005,台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东亚近世世界观的发展」

2003-2004, 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合作,”The Meaning of the East”

2003-2004,台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宋代世界观的形成与基本特质」

2000-2004,教育部追求卓越计划「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之研究-理学的世界观与认知方式之基本特质:以朱子的经典诠释为中心」

1998.8-2000.7,台湾大学「中国文化经典的诠释传统之研究」大型研究计划

1995.8-1996.7,国科会科教处「以传统中国文化为本的大学通识教育内涵之研究」大型研究计划

1994-95,国科会科教处「传统中国教育与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大型研究计划

1994-95,中研院文哲所主办「刘蕺山研究计划」

1993-96,中研院文哲所主办「当代儒学主题研究计划」

目前及长期之研究主题

一、「中国近世世界观形成与演化」

二、「中西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交会」(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中西思想交会时所表现的深层冲突与融合之研究)

三、「宋儒的世界观与认知方式之基本特质」

四、宋代的心灵世界:「朱子的学说体系」、「欧阳修的生命情怀」……

参考资料

1.吴展良专任教授 · 台湾大学历史系(引用日期:2019-07-3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