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什么临床表现_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原因

由网友(つ合ポ苽詠恆)分享简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较少导致的体征,对于这个特征,伴有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一般来说会出现全身不适、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各大的工厂也屹立在各个角落,在给我们国家增值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导致了很多疾病的发生。就像是我们都觉得发烧很正常,但是在发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什么临床表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较少导致的体征,对于这个特征,伴有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一般来说会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呕吐等症状,这时候就要注意了。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少数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进行激素治疗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合并脏器损害的患者,心、肝、肾功能检测异常。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阳性。其中:

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病人发病第一周即表现有白细胞减少,多为1.0-3.0×109/L; 血小板降低,多为30-50×109/L。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尿常规:蛋白尿、血尿、管形尿。

血生化检查: 肝、肾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血糖升高。

部分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可有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钙等。少数病人还有胆红素及血清蛋白降低。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如何预防?

血小板一般来说都是要参与凝血机制的,如果数量突然变得很少,或者是血小板的功能出现了异常的话,那么可能皮肤粘膜就很容易出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脏器出血。血小板减少的话,患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说,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如何预防?

预防

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初起症状多为恶寒发热、皮肤出现紫斑,以下肢为多,口渴、便结、尿黄或有鼻衄、牙龈出血、便血、尿血等,是一种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症。约80%患者在发病前3周左右有病毒感染史,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还有约20%患者的先驱病是风疹、水痘、麻疹、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巨细胞包涵体病等疾病。约1%病例因注射活疫苗后发病。

血小板减少较容易复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中医中药调理疗法为主,在中药稳定病情的基础上,减少西药用量直至停用以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饮食调理

1、血小板减少患者有热饮食上可给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

2、脾虚可稍多进肉、蛋、禽等滋补品,但亦要注意不要过于温补。

3、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

方法:

1、二鲜饮:鲜茅根1509(切碎),鲜藕20()(切片)。煮对常饮,每日4~5次。本方有凉血养阴,消瘀止血之功。

2、大枣粥:大枣1元,粳米100克。共煮粥,每日早晚服用,久服效佳。本方有益气养血之功。

3、藕柏饮:生藕节500克,侧柏叶。捣烂取汁,加温开水服用,每日3~4次。本方有凉血化瘀,收敛止血之功。

4、花生:每日吃120~1809带衣花生,或用花生衣309,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5~7日为三个疗程。本方有促使血小板升高的作用。

5、黄花鱼膘:1209,加水文火炖1日,时时搅拌至溶化,全料分作4口量,每日分2次服,服时需再加热。本方有调补气血之功。

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因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比如骨髓功能受损,导致生成的血小板数量不够,或者是患有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症。平时大量酗酒的话也很容易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所以最好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这样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北京市成立专家组监测“蜱虫病”

随着本市进入盛夏时节,人们在野外活动时遭遇“吸血虫”的风险陡然增加。昨天,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卫生部门已成立市级专家组,开展对有蜱虫叮咬史、饲喂家畜等人员的疫情监测工作。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发热伴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 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市卫生局称,此项监测旨在掌握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疫情。监测对象为体温超过37.5℃且有相关流行病 学史的人员(如在鼠类活动频繁的地区生活,有蜱虫叮咬史,在田间作业、放牧、接触柴草者;经常垂钓、野营、草地行走者;经常接触猫狗者等)。

目前,本市已成立市级专家组,拟定诊疗技术方案,并指定北京地坛医院作为定点医疗救治医院,负责收治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和确诊患者,并向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传染病技术支持。(记者 李秋萌)

 



经前期综合征的预防原则

女性的生理期不但会带来生理上的改变,对于女性的心理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女性朋友在经期的脾气都会比较暴躁,这属于经期综合征,这一点我们基本上都比较清楚,但是您知道吗,其实女性在月经之前也是有一定比较明显的特征的,这就是所谓的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要比经期综合征更可怕,因此希望各位女性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经前期综合征的预防原则,做好经前期综合征的预防工作。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开始于月经来潮前7~14天,症状逐渐加重,行经期前2~3天达到高峰,行经后明显消失,而且症状伴随月经周期每月出现一次。在这期间,妻子稍忙或工作不顺心,就有可能使症状加重。如果丈夫在妻子经期到来3~5天能从精神上给她以鼓励和安慰,体贴照顾,使她心情轻松愉快,就可以使症状减轻一些。

经前期综合征的预防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饮食要少盐,生活要 有规律,多参加一些文娱和体育活动,就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巴妥等镇静药物或孕激素,雄激素等来治疗。

在月经前要少食多餐,并以水果作为小食,避免食用食糖,糖果以及刺激性食物,保证每日的饮食中包括1汤匙冷榨蔬菜油,因为它们富含Ω-3系列以及Ω—6系列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增补剂以及多种矿物质增补剂。

对患者家庭成员作有关疾病保健的宣教十分重要,让患者的家庭成员了解该疾病周期性发作的规律和预期发病时间,理解和宽容并防止患者经前期的行为过失,协助调整经前的家庭活动,减少环境刺激,使患者的失控过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对于经前期综合征的预防原则本文就像介绍到此,其实想要预防经前期综合征出现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说从饮食开始注意不要喝酒少吃甜食,并且注意补充营养等,这些都是预防经前期综合征要做的事情。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临床表现和预防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出现跟骨科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骨水泥植入骨头内而引起心率、血压等症状的综合征,对于患者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因为涉及的范围比较的广,所以当它某些症状出现的时候,人们会以为是其他的疾病,从而不能及时的治疗,耽误的病情的发展,下面我们来说说如何预防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以及它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方便我们更好的治疗这种疾病。

临床表现

1、一过性的血压下降特点下降早、速度快、幅度大。植入后3-5min为血压下降最明显以舒张压降低为主,10min以后一般可以恢复,有的病人表现为血压明显下降;HR在血压降低后明显增快,亦有病人表现为心动过缓,持续时间较长。

2、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以早搏为主,有ST-T的变化。

3、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如:恶心呕吐、头昏头痛。

4、SpO2和SaO2降低,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

5、急性肺水肿有粉红色泡沫痰和双肺听诊可闻及湿罗音。

6、支气管痉挛:有过骨水泥接触史的病人,即使皮试阴性,但再次接触骨水泥仍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预防

1、预防BICS重点应着眼于手术技术:如各种方法降低髓内压、髓腔内彻底冲洗降低凝血酶原激酶的活力、骨水泥充分地预先聚合。

2、低温骨水泥的应用,可降低热效应和气栓的形成。

3、术前应用H1、H2拮抗剂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上就是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预防的措施,希望我们上面的介绍能够为你预防治疗疾病起到比较好的效果。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对于患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抗休克,要解除肺动脉高压,要机械通气以及监测凝血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恢复患者的健康。



​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腹腔室隔综合征这样的症状吧,但是真正了解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人肯定是不多的,腹腔室隔综合征并不是一种我们常见的病症,不过由于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做好对于腹腔室隔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下文我们介绍一下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腹腔室隔综合征(ACS)是指腹内压进行性急剧升高引起的器官衰竭或器官功能不全,亦称急性腹腔高压综合征、腹腔高压综合征、腹腔皮下综合征。生理状态下,腹内压平均为相当于大气压或低于大气压。任何腹腔内容量增加均可引起腹内压升高,但在腹腔积液、妊娠和腹腔巨大肿瘤等慢性状态下,腹腔内容量缓慢增加,腹壁渐被牵张,腹内压无急剧升高,因而无急性腹腔高压出现,也就不致发生ACS。故ACS是发生急性腹腔内高压至一定程度才出现的综合征。

1.腹膨胀和腹壁紧张

是腹腔内容量增加导致腹腔高压的最直接表现。

2.吸气压峰值增加

吸气压峰值大于85cmH2O,是横膈上抬、胸腔压力升高、肺顺应性下降结果。

3.少尿

由肾血流灌注不足,醛固酮和ADH增高引起。

4.难治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因机械通气不能提供足够肺泡通气量,而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O2潴留。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病症,那就是腹腔室隔综合征了,我们知道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危害面很广,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河南义马矿难共有66名矿工生还 8人遇难

 

记者从义煤集团总医院采访了解到,从4日开始升井的被困矿工全部被安置在这家医院进行救治,目前所有矿工生命体征稳定,没有生命危险,治疗正在积极进行中。

 

河南义马千秋煤矿事故救援回顾

5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义煤集团总医院急诊科门前看到,几十名医护人员分成几组,都守候在楼下。随即,救护车辆一辆辆从救援现场呼啸而来,医护人员迅速上前,将刚被救援人员从井下救上的矿工们抬到担架上,迅速送往病房救治。

义煤集团总医院院长助理、副主任医师梁辉告诉记者,今天升井的所有矿工都安排到了医院的外科病房按照病情进行分诊、检查,医院马上就要成立专家组会诊,再按照科室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4日安全升井的7名矿工也全部在这里治疗。他说:“目前所有矿工的生命体症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5 日,义马“11.3”事故抢险救援取大重大进展,经核查,被困井下的49名矿工4人遇难,45人安全升井。记者5日早7时左右在现场看到,被困矿工们一批批被运送上井,首先上来的矿工都是被救援人员用担架抬出井口,随后一批批被困矿工在救援人员的搀扶下,缓慢走向救护车辆。

记者采访了解到,义煤集团总医院调动了全院120医护人员,调整使用了50多张床位、18辆救护车,全面投入救治工作。在事故现场,第一批医护人员于当晚9时赶到现场,由院长带领10名医护人员和4台救护车一直在现场守候。

据介绍,目前除了有一个伤员腰椎骨折伤势较重,但没生命危险,其它大部分伤员都是爆震伤引起的多处软组织擦伤,情况稳定。

记者在医院几个科室看到,升井的矿工都已经被安排到病房,医护人员正在他们检查伤势,大部分伤员情况稳定,能和记者正常谈话交流。



把这物放在家中竟害了全家人

有些人喜欢养猫、养狗、养鸟,并且将小动物养在人居住的屋子里。这种做法是不妥的,既不符合卫生要求,也对人体健康有害。

这是因为猫、狗、鸟等动物身上最容易寄生跳蚤、虱子、螨、蜱等害虫。由于这些动物整天到处乱跑,还会沾染上各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如果人感染上了这些病原微生物,就会生病。尤其是猫身上常常带有一种叫做弓形虫的寄生虫,如果孕妇感染上了这种寄生虫,就会导致体内胎儿的大脑发育受损。

动物每天都要排出很多的粪便,这些粪便不但臭气熏天,还含有大量病毒和病菌。例如,鸽子的粪便中就含有一种叫隐球菌的致病微生物,可随尘土在人呼吸时吸人体内,也可污染食物。人如果吸入或吃进了这种致病微生物,就会出现发热、头痛咳嗽、胸痛等症状。

动物在室内生活,到处乱跑、乱舔、乱啃食物,也容易造成食物的污染。人吃了这种食物也容易生病。

健康小贴士

为了保持居室环境的卫生,促进人体健康,最好不要在室内养动物。应将动物放在室外饲养,并且定期对动物、食具、笼子清洗消毒。

延伸阅读:饲养宠物面临的健康危机有哪些?

皮肤过敏

有研究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重要过敏原是狗毛、猫毛等宠物毛。过敏症状一般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和皮炎,包括皮痒、皮疹等。在宠物引起的过敏反应中,皮肤过敏较为常见,而宝宝最易中招。日本医学研究人员的一项调查表明,儿童1岁前生活在饲养猫和兔子等动物的家庭,可明显增加罹患过敏性皮炎的几率,但饲养犬类并不会导致患病几率的上升。从事该项研究的专家介绍说,促使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并不是宠物脱毛导致的虱子增殖,而是与宠物的种类有着某种关联。

对于舍不得离开宠物可又对宠物过敏的人来说,要尤其注意卧室卫生。最好把宠物请出卧室,同时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洁,搬走地毯和家具、清洗墙面,一般过敏原水平会在1周以内迅速下降。最好能更换新床垫,且尽量不要拆床垫的膜,并用床罩将床垫罩起来,以免过敏原累积。在卧室内尽量别铺地毯,最好选择易于清洁的木地板或地砖。尽量不用布艺沙发,远离毛绒玩具,经常擦拭家具、橱柜等。

感染螨虫

在家里养宠物,一定要注意宠物的日常卫生,保持宠物笼舍的清洁,不要让宠物接触患病的同类,如果是狗狗,则尽量少带狗狗到不干净的草地上活动,并做好消毒和卫生工作。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宠物的螨虫病会传染给人,但还是要注意防止感染,特别是能够上床和沙发的宠物等,如果发现宠物得了螨虫疾病,在接触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并用稀释的漂白水拖地。

蜱虫感染

一般人都认为直接接触动物容易感染蜱虫病,但实际上除此之外,如果接触了感染动物的排泄物、吸食了感染动物血液的寄生虫和跳蚤、蚊子等,也有可能染上蜱虫病。例如起红斑、引起疲劳的莱姆病,引起发热和出疹子的红斑热病等,都有可能通过蜱虫感染。

日常生活中,在与动物接触时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尤其是养有宠物的家庭更要注意。日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荒岛康有警告认为:“不少家庭过于宠爱宠物,甚至和宠物用同一个碗,睡同一张床,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动物的唾液中有各种各样的细菌,你有可能在睡眠中沾染它们的唾液,还可能通过餐具将它们的唾液吃进体内,这会大大提高感染的可能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猫狗的粪便处理也需要注意。带狗出去散步时粪便最好用塑料袋捡,用纸很容易污染手指。养宠物的家庭应当特别注意定期消毒,以杀死可能存在于家中的蜱虫,可以通过喷洒驱虫药、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家具,养猫并任由猫在外自由玩耍的家庭更需要注意。



夏季宝宝的7大疾病预防原则


1、防止中暑

如果宝宝先是肤色发红,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

宝宝烦躁不安,有的会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测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宝宝很有可能就是中暑。妈妈们应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四周环境通风,温度适宜。

2、宝宝脱水要注意

医学上称为婴儿夏季脱水热。脱水前期无明显症状,宝宝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妈妈就要小心了。出现这种现象,妈妈们应及时给宝宝补充足量的水分。该症是因炎夏气温高、气候干燥,宝宝通过排汗而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宝宝发热,有时体温可达39℃到42℃。

3、饮水不足也会引起腹泻

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宝宝就极容易腹泻。宝宝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4、警惕夏季伤风感冒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室内外温差大,宝宝就很容易在夏日里伤风感冒。

5、蚊虫叮咬易引起皮肤病

夏天也是蚊虫活动的时节。宝宝幼嫩的皮肤就成了攻击对象,它们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宝宝很容易抓破皮肤而引起细菌感染,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蚊虫,宝宝的手脚被蚊虫叮咬后,会留下色素沉积,而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它不仅仅有碍肌肤的美观,严重的还会转变成蜂窝性组织炎。妈妈们应在每天睡觉之前,喷洒无毒害的杀虫剂,或者给宝宝使用蚊帐。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上万金油、绿油精等药膏。

6、户外活动防晒伤

夏天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晒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晒伤后宝宝皮肤会变红,有刺痛和瘙痒感,有的宝宝会哭闹,而有的宝宝则只会在皮肤脱皮或刺痛感来的时候才表现出烦躁不安。有些妈妈不愿意为刚出生的宝宝用防晒霜,认为宝宝不需要,或是担心防晒乳液会伤害宝宝的娇嫩皮肤,而事实上六个月大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开始用防晒乳液了。长时间在户外,可选择防晒系数15-25的防晒乳液,每隔4-5小时给宝宝擦一次。

7、谨防外伤感染

蚊虫叮咬后,宝宝抓破伤口,如果细菌侵入,就很容易形成伤口感染。所以在宝宝被蚊虫叮咬后,最好马上给宝宝搽上专用药水,防止因瘙痒引起的抓挠。



​梅尼埃综合征临床表现

生活中常见疾病较多,在对疾病治疗上,要先对疾病进行各方面了解,这样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方法,梅尼埃综合征是很多人不熟悉的疾病,这样疾病对身体影响很大,患有梅尼埃综合征后,患者要先对自身疾病表现进行了解,那梅尼埃综合征临床表现都有什么呢?

梅尼埃综合征临床表现:

典型的梅尼埃病有如下4个症状:眩晕、耳聋、耳鸣及耳内闷胀感。

1.眩晕

多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患者常感周围物体围绕自身沿一定的方向旋转,闭目时症状可减轻。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头部的任何运动都可以使眩晕加重。患者意识始终清楚,个别患者即使突然摔倒,也保持着清醒状态。

眩晕持续时间多为数10分钟或数小时,最长者不超过24小时。眩晕发作后可转入间歇期,症状消失,间歇期长短因人而异,数日到数年不等。眩晕可反复发作,同一患者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不同患者之间亦不相同。且眩晕发作次数越多,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长,间歇期越短。

2.耳聋

早期多为低频(125~500Hz)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聋,可为波动性,发作期听力下降,而间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复。随着病情发展,听力损失可逐渐加重,逐渐出现高频(2~8kHz)听力下降。本病还可出现一种特殊的听力改变现象:复听现象,即患耳与健耳对同一纯音可听成两个不同的音调和音色的声音。或诉听声时带有尾音。

3.耳鸣

耳鸣可能是本病最早的症状,初期可表现为持续性的低调吹风样,晚期可出现多种音调的嘈杂声,如铃声、蝉鸣声、风吹声等等。耳鸣可在眩晕发作前突然出现或加重。间歇期耳鸣消失,久病患者耳鸣可持续存在。少数患者可有双侧耳鸣。

4.耳闷胀感

眩晕发作期,患耳可出现耳内胀满感、压迫感、沉重感。少数患者诉患耳轻度疼痛,耳痒感。

在对梅尼埃综合征临床表现认识后,治疗梅尼埃综合征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自身疾病表现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梅尼埃综合征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而且患者饮食上,对刺激性食物都是不可以选择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