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魏晋时期陶渊明创作的咏怀诗)

由网友(十梦九有你)分享简介:做品文体5言新诗做品类型壮志难酬讲义阶段低中选建下,低中现代诗歌赏析主题感伤主题悲忿主题喝酒写景写风做品赏析陶渊亮的诗歌,往往能展现出1种粗浅的人熟体验。这类体验,是对于熟命自己之粗浅省检。对于于人类糊口去说,其意思乃是少青的。《纯诗》第2尾取第5尾,所写工夫流逝、本身对于熟命已感应有限,而志业无成、熟命之价值还没有能完成之苦恼...

作品体裁

五言古诗

作品类型

壮志难酬

课本阶段

高中选修下,高中古代诗歌赏析

主题

感伤

主题

悲愤

主题

饮酒

写景

写风

作品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陶渊明最经典的一首诗,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结苍凉无尽。

总的来说,全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万里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呈露。有志未骋之悲慨,亦是心灵中之一境界。所以诗的全幅境界,自然融为一境。诗中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其陶冶人类心灵,感召、激励人类心灵之意义,乃是长青的,不会过时的。渊明此诗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之喜爱,根源即在于此。[3]

创作背景

陶渊明共有《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义熙十年(414),大都感慨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此诗为其中第二首,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他的生平经历使他深深了解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4][1]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潜(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刘宋时改名潜,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说宜丰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祖父曾为武昌郡守。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主要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作品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卒于浔阳。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杂诗(其二)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中国)《邮说国学:哺育中华三千年》编写组 . 邮说国学 . 厦门 :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9-08 . 126 .[3] 董玲主编 . 古诗词必背215首 . 长春 :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4-01 . 39 .[4] 李成民主编 . 高考领航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 西安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06 . 13 .[5] 易滢主编 .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 上 . 南京 : 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8-07 . 344 .展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